4 讨论
4.1 大学生孤独感、现实社会支持及网络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4.1.1 孤独感总体状况及人口学变量差异4.1.1.1 孤独感总体状况从整体上来看,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孤独感,且有三分之二的大学生都会体会到中等程度的孤独感,甚至大约有近 20%的大学生对自己现在的社会交往活动不满意而报告自身体验到较高的孤独感。这可能是因为:第一,在新环境适应中存在困难。
当个体升入大学,无论是个人目标还是社会期望、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与家人和老同学或亲密朋友的分离更是加剧了他们的孤独感体验;其二,对大学生活存在不合理的认知和期待。似乎觉得经过了大学的学习就能很好的胜任工作。当发现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之间联系不大时,开始困惑,感到失望、迷惘和孤独。其三,从人的发展阶段上看,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青年期是由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期,心理学家将青年期称为人生发展过程中"狂风暴雨"的时期,也称为人生的"第二次断乳".在这个阶段大学生面临着自我接纳、人际关系等多方面艰巨的心理发展课题。而处于狂风暴雨中的大学生心理发展并不成熟、情绪并不稳定,容易产生心理冲突,体验到孤独感。其四,激烈的学业和环境资源的竞争。
进入大学后,每个学生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并希望尽可能地在学校各种活动中得到锻炼。然而学校并不能为每位同学都提供相应的机会,往往通过竞争获得,这就使得同学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由此导致同学之间并不能完全信任,相互之间竖起较高的防御机制,影响人们的沟通,导致孤独感。
4.1.1.2 孤独感人口学变量的差异男生报告体验到的孤独感平均分高于女性,但进一步独立样本 T 检验显示两者并不存在差异。说明男生可能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一些技巧,但只要愿意与他人沟通,并不会严重影响到他的生活,这与孟晋(2002),骆光林(1999)的调查结果相同。
在年级差异检验中,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孤独感体验并不相同。对女生来说,大一孤独感最强烈。这可能是因为女生对于性别本身对新环境的焦虑和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感知有关。女生对不熟悉和陌生的环境比男生容易体验到焦虑和担心,但一旦熟悉了环境孤独感会很快降低。对男生来说,大二的时候体验到最高的孤独感。在经过了一年的了解和适应后,男生对学校新环境的好奇心和新鲜性已经消退,由学习方式不适应的和身份地位的转化带来的困扰接踵而来,再加上功课的繁重和人际适应中的冲突,强化了大二学生的孤独感体验。
理科生的孤独感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的孤独感水平。与张翔(2006)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文科学生孤独感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并不一致。这可能理科学生学业压力较重、自身又不善处理情绪或生活中的困难有关;而文科生有较多的户外活动时间,且对于环境的接受性和容忍性较高,所以对孤独感的体验低于理工类学生。
每天上网时间与大学生体验到的孤独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个体长时间将精力耗费在网络上,不愿意从其中脱离出来去参加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将会大大减少自己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接触的机会。随着社会交往活动的减少,社会交往圈逐渐缩小,生活范围越来越狭窄,人际情感越来越淡漠,疏远,最终使个体体验到孤独感。且长期利用网络与他人沟通,由于网络本身的匿名性和虚拟性,可能会降低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影响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进一步影响大学生的孤独感体验。
内外向人格特质与上网时间、性格对孤独感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对外向男大学生来说,每天上网时间越长,体验到的孤独感水平越高。这可能是因为外向大学生把'真我'定位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中,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表露和分享更能够满足他们对于归属和爱的需要。而对于网络中的表达和呈现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想法,'网络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的冲突,所以反而可能会增加他们的孤独感。
但对于内向个体和外向女大学生来说,若上网时间小于 3 小时或大于 5 小时可能会降低个体的孤独感体验,可能与对他们来说互联网是他们逃避让他们感到不舒服的社会交往的避难所, 由于性格内向者存在一定社交障碍,缺乏基本的社会交往技巧,难以与他人相处,与他人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社会支持较少,本身就体验到孤独感。而网络为使用者提供非常便利、有效的沟通机会,走进网络可以将自己的现实生活的社交挫折而产生的失败或是挫败感发泄出来,网络使用对内向个体来说是弥补个体人际交往缺陷的一种应对方式。或女生喜欢通过网络搜寻信息或寻求帮助有关。有研究显示女生更喜欢通过网络与不在身边的朋友进行较长时间的交流,在此过程中体验到归属与被关爱,满足了她们在现实中没有得到满足的沟通和交往的需要,孤独感降低。但较浅短的交流和沟通不能满足她们与人沟通的需要,这些浅层次和伪装的自我暴露反而会增加孤独感的体验。
4.1.2 现实社会支持现状分析大学生报告获得的现实社会支持每道题平均得分为 3.78,物质支持的每道题平均得分 3.87,信息支持每道题平均得分为 3.82,陪伴支持每道题平均得分为 3.79,情感支持每道题平均得分为 3.58.测验采用五点计分,中间值为 3,因此可以看出大学生体验到较高的现实社会支持。进一步检验发现女生报告比男生体验到更高的社会支持,再一次验证了以往的研究结论。这可能是传统的刻板观念和性别刻板角色存在一定的联系。在社会期望中,男生被认为比女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强,且认为若承认自己会有较高的负面情绪会有损自己"男子汉大丈夫"的形象;而女生相对比较细腻,脆弱,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关心。且当一个女生表现除脆弱时更加受人怜惜,所以社会给女生提供更多的支持。且男生、女生表达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有关,女生在遇到难题时倾向主动向他人求助来解决问题,而男生多尝试借助自己的力量来应对困境;此外,女生对外在社会支持的敏感和需求也会影响对于男生对支持的感受。但物质支持与情感支持的性别差异却不显著,物质支持差异不显著可能与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以及家长对子女上学态度的转变有关。情感支持主要反映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可,差异不显著可能与大学生自尊水平均较高,男生与女生之间差异不明显有关。
大一、大四学生报告获得的信息支持、物质支持、陪伴支持和情感支持均高于大二、大三的学生。大一的学生一方面他们会通过网络与家人和以前的朋友联系以获取支持,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会通过网络发展新的在线关系,拓展自己的支持来源。
大四学生由于在正处于找工作期间,目的感比较明确,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较多。而大二、大三由于课业任务相对较重,他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学习和课业上,同时面临较多的矛盾,所以体会到的社会支持低于大一和大四的学生。
每天上网时间对现实社会支持的影响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对男生来说,每天上网时间越长社会支持水平越低。在网上逗留的时间越久,相对用来和周围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时间就越少,对现实社会支持的感受就会较低。且长时间处于虚拟空间的交往会使个体情感淡漠,对外在环境的感知能力下降进而影响个体体验到的社会支持。但对女生来说,超过五小时的上网交流时间,不仅提高了她们的愉悦感,还提高了她们对生活中来自他人支持的感受性与对现实社会支持的较高评价。
4.1.3 网络社会支持现状分析大学生体验到网络信息支持每道题的平均得分为 3.5,情感支持每道题的平均分为 3.05,陪伴支持每道题的平均分为 3.11 均高于中间值 3,只有网络物质支持的平均分为 2.7 小于中间值。说明大学生体验到的网络社会支持处于中等稍偏上水平。进一步检验发现网络信息支持、网络陪伴支持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报告体验到更高的现实社会支持与陪伴支持。这可能是与男生接触网络的可能性较高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男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支持较低有关。在本研究中发现,男生获得较低的现实社会支持,且并不能充分利用来他人的支持和援助。网络交往的便利性,使得男生能够通过网络交往满足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支持,促使他们选择通过网络获得需要的归属感和陪伴。网络物质、情感支持差异不显著可能与大学生在网络中获得物质、情感支持较少有关,对于实际的物质支持以及对自我的认可与评价大学生还是主要从现实生活中获得。
每天上网时间的差异使大学生获得的网络社会支持存在明显不同。上网时间越长,网络社会支持越高。每天上网时间越长,用于建立新的网络关系和维护旧的虚拟关系网络的时间和精力也就越多,所以在网络中获得的情感支持和自我认同感越高。而大学生的信息支持在上网时间维度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随着网络使用的推广,现在大学生都能通过网络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
4.2 网络社会支持与现实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人格的调节作用。
外向大学生比内向大学生报告获得更多现实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会支持,即外向性影响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这与以往研究一致。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外向型的人表现为爱社交、积极进取,往往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有较为乐观的评价,对社会支持的感受性较高。另一方面,外向大学生即便是遇到了人际关系问题,也多半会将其看做一种挑战,并享受挑战的过程和结果。在遭遇失败后也比内向个体更倾向于求助和表达,而非自我幻想或自怨自艾。积极的应对策略和较为开放的态度也为外向学生赢得了他人的好感,提高了他们的社会支持。而受本身个性的影响,内向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交往还是趋于保守和被动的,所以在网络中的交往,外向大学生的积极态度同样赢得了较多支持。
现实社会支持与人格在对网络社会支持的影响中存在交互作用。对内向个体来说,现实中获得的支持越高,体验到的网络社会支持也越高,与富者更富理论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可能与现实社会支持高的内向大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成功交往经历提高在网络中沟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网络中的支持也给予更正性的评价。若现实生活中的支持较低可能也会使内向大学生在网络中的交往仍然比较保守和被动,影响他们从网络中获取支持。且进一步检验发现,对内向个体来说,网络社会支持也能显著预测现实社会支持。这可能与内向群体在从网络中获得社会支持过程中提高个体愉悦感、幸福感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从而提高了对现实社会支持的感受,这也提醒我们对于内向个体,我们除了通过现实生活的鼓励和支持还可以借助他们觉得比较舒适的网络环境为他们提供帮助,这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一种特殊的支持,还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他人支持的感受和体验。
而外向个体之间的两种社会支持之间并无明显的相互作用,与社会补偿理论并不相符,也不符合富者更富理论。对外向大学生来说,不管现实社会支持还是网络社会支持都较高,这是由大学生开朗和乐观的态度决定的,现实中的支持并不会影响他们对其他形式社会支持的评价。
4.3 不同人格大学生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分析。
从现实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看出两种社会支持均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不论哪种支持,社会支持度越高,被试的孤独感就越低。
这与韦斯(Weiss)提出的社会需求假设理论相符: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提供不同的社会支持功能,满足人们不同的社会需求以维护人们的心理健康。
对不同性格群体进一步进行分析显示,对外向个体来说,现实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均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即获得越高的信息社会支持、物质支持、陪伴支持和情感支持,孤独感水平越低,这与以往的研究较为一致。而且回归分析表明,除物质支持外,信息支持、情感支持、陪伴支持均对孤独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也就代表着,但外向个体感受到孤独时,周围人可以通过为他提供建议、解决方法等信息支持,帮助他体验到自我的成就或能力来提高情感支持,还可以帮他转移注意力,从事消遣或娱乐活动等陪伴活动来降低他们的孤独感,或通过网络上的物质支持与情感支持来降低他们的孤独感。但物质方面的支持或来自网络上的其他支持可能对他们来说影响并不明显。
但对内向群体来说,回归分析显示只有陪伴支持能够显著预测内向群体的孤独感水平。这可能与内向个体本身体验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有关。由于原本的支持较少,他们最渴望的就是有人愿意去关注他们、陪伴他们。这是他们最基本的需求,就相当于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底层需求,在基本的要求还没满足的情况下他们还没有考虑或有资本去要求其他的支持。
另外,网路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分析显示,内向大学生来说网络社会支持并无法显著影响他们的孤独感体验。然而对于外向个体,网络信息支持与网络情感支持均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因此除了现实生活中的交流,外向个体借助网络与他人进行信息的沟通、人际交往和来往网络他人随自己的认同与回应对于降低大学生的孤独感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网络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有利于大学生的生活和发展。
进一步的交互作用发现对于不同性格的个体,网络社会支持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对内向个体,当他们的现实社会支持较高时,体验到的网络社会支持越高,孤独感就会越低。即对内向个体来说,网络社会支持可以与现实社会支持累积负向作用于大学生的孤独感。这可能是因为对内向大学生来说,当他们的现实社会支持较高时,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对网络社会支持的评价也是积极的,这种积极的评价和态度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孤独感。
而对于现实社会支持较低的外向个体,网络社会支持越高,他们的孤独感体验却越强烈,这可能与不同性格群体喜欢和适宜的交往方式不同有关。对于外向个体而言,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会缩短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而网络中的交流又不能满足他们对于交往的需要,因此会增强他们的孤独感体验。现实社会支持较高时,外向个体的网络社会支持却会负向作用于孤独感,与现实社会支持累加降低大学生的孤独体验,这可能主要是他们网络中的交流多是维持现实中的关系而开展的,是现实社会支持的进一步延伸,所以仍正向作用于孤独感。
4.4 网络社会支持、现实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分析-自尊的中介作用。
上述研究表明,自尊与现实社会支持中的信息支持、情感支持、陪伴支持、物质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即社会支持越高的大学生,自尊水平越高,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和满意度。同样,网络社会支持及各维度与自尊的相关也较为显著,也就是说借助网络提供的社会支持与现实社会中的支持一样对提高自尊有着明显的作用。
回归分析显示自尊在大学生群体的现实社会支持与孤独感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即现实社会支持除直接作用于孤独感外,还通过自尊间接作用于孤独感;而网络社会支持则完全通过自尊影响孤独感。自尊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自尊水平越高,体验到的孤独感越低。即网络社会支持对孤独感的影响是以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为基础的,若不能提高自尊就不能降低大学生的孤独感。
两种社会支持通过自尊影响孤独感的原因,可能是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满意度,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即使因一时的人际关系受挫产生孤独感,因其对自己有正面积极的评价,所以其孤独感的程度和实践可能都会低于低自尊者。而自尊心水平较低的大学生,对自己缺乏必要的信心,过于自我保护,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对社会环境作出消极评价,从而对社会支持的感受力较低甚至是消极评价他人提供的帮助而导致孤独感。且自尊较低的大学生往往在人际交往中畏首畏尾,时刻担心出错,别人会瞧不起自己,所以尽量避免与他人交往以保护自我,更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孤独感体验。
学习倦怠指学生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学生如果出现学习倦怠,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率及学习成绩。成就目标定向是指个体对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不同个体追求成...
本文主要围绕大学生恋爱心理展开论述以及如何引导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恋爱心理。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由学术堂整理,题目为大学生错误恋爱心理与应对措施的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原标题:大学生恋爱心理研究摘要:大学生恋爱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
4实验二内外源因素对安于现状偏差的影响4.1实验目的探讨内外源因素对现状偏差的影响,且在不同的决策情境中,内外源因素的影响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内源因素主要指被试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外源因素主要指同伴和他人的推荐。4.2研究方法4.2.1被试华中科技...
当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网络,经济发展需要网络、教育学习需要网络、人际交往也需要网络,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当下网络的使用已经十分便捷,除了计算机以外,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都可以上网,可以说网络已经是无处不在,因此网络...
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社会的缩影,教师和学生在这个小社会中各自担当自己的角色,维护着相互之间既密不可分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而维护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课堂管理。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多种多样,学生群体心理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对于...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犯罪、休学、退学、精神失常等心理健康问题呈现高发趋势,给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对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高校和谐稳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大学生规避心理风险,健康成长的切实需要...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加,大学生成为心理问题高发群体。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有着自己的特征,而随着高考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因此,本研究从高职学生的视...
多年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被关注,如何对贫困大学生开展经济和心理的支持,也被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所关注。来自教育实践的经验表明,在贫困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学生自身的成就动机,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水平及社会支持有错综复杂的关系。一些理论研...
本文通过对90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找出大学生中在恋爱观方面的缺陷及不足,从而给予相应的建议,引导学生度过恋爱难关。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90后高校学生恋爱现状调查与应对措施的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原标题:90后大学生恋爱现状及...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的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和助人过程。在充满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