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周恩来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周恩来的教育思想是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进程中,指导中国教育改革和实践的理论结晶。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周恩来同志更加意识到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发展,并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深刻领会周恩来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如下一些指导和启示。
5.1 重视教育和人才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提高全民族知识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周恩来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至始至终高度重视教育和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面临着许许多多复杂而又艰难的任务,周恩来深刻体会到人才和干部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和各种人才的不足会严重制约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周恩来在其领导和主持的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中,曾多次要求有关部门和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教育和人才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并以政府总理的名义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周恩来还十分关心和爱护学校教师,积极改善学校教师待遇,还领导制定了一些落实国家知识分子的措施。尤其是在"文革"期间,周恩来总是力所能及的保护国家知识分子。即使在周恩来自身也处于困境中时,周恩来依然想方设法发展国家教育事业。
在担任共和国总理期间,周恩来多次提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工程。在周恩来同志的艰苦努力之下,开辟了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之路,并初步形成了内容十分丰富而又深邃的教育思想体系。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开展,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1978年的恢复国家高考制度,标志着我刚重新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教育方针,充分调动了当时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知识学习文化的积极性,深刻影响了当时我国学习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同年,邓小平同志还在当时的全国教育工作者会议上指出,教育必须要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尊师重教。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至始至终把国家教育放在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党和政府还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事业"等口号,把教育看成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中共十五大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为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提出了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北京大学百年建校大会上,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再次号召全党全社会要坚持不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10年7月13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同志在十八大中不仅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深刻阐明了对教育工作的总体思想和殷切期望,并指出党和政府必将继续坚定不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此外,党和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我国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以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教育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1980年以来,我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先后制定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内容较为完善、结构较为合理的法律体系。为保障我国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党和政府还不断加大国家教育经费的持续投入,我国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果。
在进入本世纪以来,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为实现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口强国的转变,中共中央又提出了"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切实提高全民族综合文化素质,党和政府又提出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目前,我国与超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交流和合作事项,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科技文化成果,巨大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民的综合素质以及生活质量和水平得到极大地改善。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对素质教育和和终身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与教育。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及培养大批各级各类的专业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激烈挑战。然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只能靠教育。因此,教育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最根本的事业。所以,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优先发展教育,提倡终身学习,大力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5.2 注重学校德育工作。
周恩来同志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曾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认真研究和学习周恩来同志的德育思想,对我国当下进行的诚信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德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灵魂和核心,它是针对学生思想道德和人格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体现了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归宿。我国对学校德育工作一直都非常重视,始终都把德育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逐渐步入良性发展的正轨,党和政府对学校德育工作也不断得到加强。1988年党和政府主持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正确的德育目标和指导思想,规定了德育内容、方法、途径以及领导管理体制。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党中央陆续制定并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这些文件表明了党和政府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视。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巨大改变,这也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变化党和政府在1994年又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年2月27日原国家教委颁布《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德教育。"同时还在德育工作的内容中规定,要对我国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另外,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还不断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我国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定期部署并检查学校德育工作,并在人、财、物等各个方面为学校德育工作创造条件,以解决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进入20实际90年代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家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快速前进。为贯彻和落实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12月印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2004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党和政府还提出要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积极开展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赋予新时代的内容,并和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新道德相结合,以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要求。新世纪伊始,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的治国方略,并指出要把德育工作放在国家素质教育的首位。江泽民同志还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些都是党和在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德育工作在多方面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的明确表述。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从国家战略和全局出发,提出了学校德育要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为我国在新时期下的德育工作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十八大以来,***同志指出,要深刻认识和加强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说:"要根据不同年龄段施以不同的德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提高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要按照统筹发展的理念,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到方方面面的工作中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健康的成长环境。" 党和政府把德育工作与关心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社会主义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这不仅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了大量社会主义合格人才,而且还适应了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我国诚信政府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党和政府提出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和完善诚信政府建设,全民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政府形象,建立现代诚信服务型政府。为做好诚信知识理念的教育工作,党和政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信用宣传和诚实守信教育,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此外,党和政府还制定了一些列有关信用评级和信用奖惩的法律法规和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管理制度体系。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政治经济的新变化,为适应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需要,对学校德育工作和诚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时期德育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的,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法令和文件,为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尽管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当下我们国家的学校德育工作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认真学习和研究周恩来的德育思想,对于发展和完善我们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5.3 从实际出发,坚持教育改革。
周恩来教育思想的精要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领导国家教育事业的实践中,周恩来曾多次强调,发展国家教育事业,要立足于国情和客观实际情况。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才能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在领导改造旧社会的教育时,他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前进。周恩来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就是要"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这项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欲速则不达',如果急于求成,形式上好象肃清了,而实质上仍然存在。所以我们在原则上一定要坚持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在具体步骤上则必须一步一步地求其实现".
在面对建国初我国文盲人数过多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又急需大量人才和科学技术的基本国情时,周恩来同志提出转变教育观念,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办学的思路。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以快速解决当时国家经济建设对大量人才的紧迫需求,是符合基本国情和客观实际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周恩来的从实际出发、坚持教育改革的思想和做法,实行了一些列的教育改革,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建国初期进行的高等院系的大调整,在当时是符合我国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但是发展到后期,出现了一些了政府行政干预学校太多把控太严,各级院校缺乏自由和生机的问题,1985年党和政府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简政放权、增强学校活力。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打破了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扭转了过去教育管理体制的高度集中,而且还促进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新体制的形成,极大带动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为打破我国高等教育条块分割、重复办学的局面,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向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新体制转变。此外,为进一步明确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进入到了一个深化改革和不断发展的时期。
为加强我国义务教育,2008年我国教育部将基础教育司一分为二,成立专门负责国家义务教育的基础教育司。为更好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国务院赋予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更多权限和职能,以有利于制定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政策,以解决当前国家急需具有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为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我国加快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我国将基本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新体制。面对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我国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弊端也不断显现。当下如何继续深化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的改革,是我国教育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周恩来同志关于教育改革必须坚持立足于国情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将是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一个行动指南。
5.4 加强学校基础教育,推进素质教育。
周恩来历来高度重视学校的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学校的基础教育视作国家整个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已经进入到全面推进和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新层次。自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都十分重视和加强学校的基础教育。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当时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就提出了要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并要求有关部门和领导采取相关措施予以解决。199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从国家角度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到一个新高度。2000年底,我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4月27日,党和政府颁布了《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并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承载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为切实加强国家基础教育,从2001年开始,国家正式启动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工作。200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为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2003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朱镕基总理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为核心的改革发展的新时期。为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于1999年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并对课程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此外,党和政府还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根本的教育方针加以贯彻和落实。
进入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各种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知识和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全面加强和推进素质教育,高度重视知识人才和创新人才,全面提高教育的质量,才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人才保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自身需要。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处在一个由全面推广向素质教育质量提高的发展阶段。为更好的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全民族基本素质,党和政府又颁布出台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近年来,我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不足,但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主流的教育理念。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参与。
为了进一步理解作为教育学家的胡德海先生,我们主要提及他作为一个教育学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体的表现不再赘述,探其根源,应是他超越的人生境界。...
3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代价分析3.1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决策的代价分析。教育决策与教育代价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合理的教育决策会导致政策本身民主性、科学性、人文性的丧失。教育决策的民主性决定了政策能否被人们接受、理解和支持,而教育决策的...
只有通过知情意行的转化,使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才能够真正提升“时代新人”培育结果的稳定倾向性。...
相比其他更成熟的技术,AR在教育中的应用处于早期阶段,但在促进学习成效方面已经显示了强大的技术效力。许多研究仍专注于开发AR工具的可用性和初步实现性,但这些实证研究大多比较简单,时间变量短,样本数量也较小。但教育领域对AR的研究不应仅仅着...
第四章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特色一、时代特色中国儿童在长期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身心受到严重的损害,但是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传入,儿童中心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得到快速的传播,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使科学与民主成为时代...
3教师日常生活的实然状况3.1学校生活3.1.1忙碌的工作D中学的作息时间安排秉承着农村学校一贯起早贪黑的吃苦耐劳作风。从早上6:00到晚上8:00,有的值班教师甚至要到晚上9:00一直处于工作体状态。外界都羡慕我们教师一年两个长假,他们哪知道我们平时的工...
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来看,活化利用孔子教育思想开展博物馆教育,更是国人坚定文化自信和重塑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当前我们正处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以互联网、计算机等技术为标志的新型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新技术革命的高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当今教育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机遇和挑战,对教师的教学也提...
青少年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随着身体发育的基本成熟和自我意识的飞跃式发展,易出现一系列成长问题,情感淡漠便是其中之一。情感淡漠是指持续一年以上亲情淡漠,不关心他人、自私、生活意愿低、反感抗拒亲人之间的交流,对家庭对亲人冷漠无情[1].一、青少年...
第2章相关概念及理论2.1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智慧内涵。2.1.1互联网+教育的内涵。2.1.1.1互联网+教育的缘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句享誉千年的哲理名句阐述了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规律,也正好应景了当下互联网时代一个新事物的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