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旅游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旅游管理论文 >

西海岸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1-23 共1430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三节 整合开发的策略

  一、 规划整合策略

  (一)规划整合的基本思路

  旅游规划在旅游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的旅游规划直接关系到旅游发展的档次、水平。旅游规划又是一个研究创新的过程,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规划也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目前,青岛西海岸刚刚实现行政区域的合并,旅游业的发展急需通过编制规划来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青岛西海岸部分区域和景区景点曾编有或正在编制自己的规划,但缺乏总体规划,以至于各个分区规划“各自为政”,尽管不乏精品,但缺乏总体指导,不利于长远发展。要牢固树立“规划先行”意识,借助西海岸新区设立的机遇,尽快启动西海岸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基本思路:一是创新旅游规划单位的选择方式。实行旅游规划的全球招标,青岛西海岸以山海岛为突出特点的旅游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编制旅游规划就是要让这一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作为一个沿海开发区域,这里的旅游接待对象不仅是国内游客,还有国际游客。如何让西海岸的山海岛资源能够得到国内国际游客的普遍认可,在国际旅游市场上拥有强劲竞争力,是规划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全球招标,聚集世界顶端旅游规划机构关注和参入竞标,从中选出优中选优的规划方案,可以为这里旅游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规划支持。当然,全球招标存在规划投资较大的问题,但从长远发展来考虑,还是非常值得的事情,一方面可以形成一个科学的、超前的、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规划,有利于创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另一方面相当于旅游规划权威界做了一场全球营销,有利于提升国际知晓率和影响力。二是创新旅游规划的内容。树立整体旅游的观念,将一个区域全境作为规划研究对象,不仅仅关注山、海、岛为主线的物质形态旅游资源,而且关注历史人文、文明传承等方面资源,不仅关注具体的景区景点,而且关注整个区域的一二三产产业,把整个西海岸作为一个大的旅游景区,细化到如何保障交通的顺畅有序、如何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如何合理布局商业设施、如何培育每个市民的旅游素质等等,使旅游规划研究对象成为一个系统整体,以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逐步将西海岸打造成为一个全域旅游区。三是创新旅游规划的刚性保障。在下大气力做好西海岸旅游规划的基础上,要成立专门的旅游发展规划协调机构,深入研究规划的落实机制,严格执行规划管理办法,加强规划控制,统筹协调规划的编制、评审、实施、监督、评估。可以探讨将西海岸旅游规划列入地方人大审议或设置时实施地方立法,并成立由各个社会层面人员代表组成的监督架构,将旅游规划的执行和修改进行程序化设计,以确保规划的有效和持续实施。

  (二)形象定位

  旅游形象是一个区域旅游特质的外在体现,是旅游主体对自身的理解和诠释,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知和印象,是形成对游客吸引力的核心要素,旅游形象对于旅游的选择和后续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际上着名的旅游城市都有着自己鲜明的旅游主题形象,例如维也纳的世界“音乐之都”、香港的“购物天堂”等等,这些形象简明生动、要素突出,有利于旅游者记忆和旅游形象的传播。青岛西海岸由原来的黄岛区和胶南市合并而建,此前两地在旅游发展理念、旅游发展思路、旅游发展重点等方面,都会有所侧重。新区成立后,需要树立整体理念,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整合,概括提炼和培育形成一体化的形象品牌,以统一的形象凝聚发展旅游的各方力量,开展对外展示和推介。

  从青岛西海岸旅游的特点看,其突出的优势在于集中了山海岛三大旅游资源,碧海蓝天的自然生态环境优越,而且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未来还将形成以电影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在对西海岸旅游形象定位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原黄岛提出的旅游主题形象定位是“金银珠宝,尽在黄岛”,“金”指金沙滩,“银”指银沙滩,“珠”指小珠山,“宝”指菩提寺宝刹,原胶南曾将整体旅游形象定位暂拟为“古台、绿岛、碧海、珠山”和“琅琊郡都、水云边城”,这些形象定位都较好地兼顾了原各自区域的重点旅游元素,但置于西海岸全域,则不能有效涵盖和代表。因此,有必要通过公开征集、招标、邀请设计等方式,尽快形成统一的旅游形象定位。

  笔记就西海岸提出的主题旅游形象定位建议方案是“蓝岛明珠,东方影都”,“蓝岛明珠”中的“蓝”即是海的颜色,又呼应了发展蓝色经济的时代要求,“岛”主要指的是海岛资源,“珠”寓意青岛西海岸大珠山和小珠山两座最重要的山脉,包括了山、海、岛三大元素,明珠又蕴含着一座城市迅速崛起的历程和未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东方影都”中的“东方”既表述地理位置,又代表着东方文明,反映出西海岸悠久的琅琊文化、东夷文化、唐宋文化和灿烂的民间文化,“影都”则充分考虑了电影文化之于青岛西海岸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及其引领未来文化方向的作用。该形象定位一方面反映自然资源特点,另一方面又反映了文化内涵,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好听好记,有利于迅速统一全区域对于旅游形象的认识,形成整体的旅游品牌概念。在旅游主题形象定位确定之后,同时还可针对都市白领推出“山情岛韵、海都有约”、针对高端度假市场推出“山海休闲地,度假旅游岛”、对非沿海大众市场突出“拥山环岛,海韵家园”和“海上乐园--青岛西海岸”等副主题旅游口号,并应就旅游形象标示进行专门的设计,在机场、火车站、媒体、会务等多种场合场所,进行持久宣传,使得这一形象定位迅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知和认可。

  (三)主题规划

  青岛西海岸旅游资源面广量多,有些景区景点推出的旅游产品雷同,形成内部的不良竞争。要实现对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的统筹发展,必须讲功能整合的原则贯穿到资源整合开发的全过程,形成定位清晰、功能互补、有序发展、共生共赢的发展局面。 按照青岛西海岸的旅游资源特点,以山、海、岛为统领,科学进行功能主题功能布局。从青岛西海岸旅游资源的特点出发,以海岸带为轴线,按照山、海、岛三的主题进行旅游功能布局,形成一线相连,两翼展开的构架,有利于产生主题突出、优势叠加的综合效果。

  1、 以“海”为功能主题统筹旅游资源。这里的海,主要是指沿西海岸的海岸线上分布的旅游资源,包括海滩、海湾及其相关的文化资源等等。突出海的主题,进行旅游资源整合的重点:一是发展四大浴场,即金沙滩、银沙滩、灵山湾、龙湾,按照不同的风格和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发建设,满足不同群体的“亲海”需求;二是规划两大岸海公园,即唐岛湾公园和城市阳台公园,使两大公园达到国内岸海公园的最高水平,本身是旅游景点,又可建成西海岸两大游客集散中心;三是规划两大港口观光区,即东部的前湾港,西部的董家口港,在两个港口自身发展的同时,按照旅游景区的标准,规划建设生态优美景区,方便游客感受港口风光和繁荣的港口贸易;四是规划发展一条城市观光带,沿着滨海大道两侧,南侧滨海突出生态绿化功能,打造滨海生态观光带,北侧规划建设西海岸城市建筑群,参照青岛香港路和东海路的建设思路和高于其标准的建设要求,打造长达数十公里、风格独具的城市廊带,打造内地的“维多利亚港”城市风光。五是打造一个影视文化基地,即灵山湾世界级影视文化基地,突出发展具有区域典型特色的主导产业--影视文化,投资建设影视拍摄基地、会展中心、商业街、室内主题乐园等项目,并通过举办国际电影节等形式,打造东方影视品牌城市,进而形成青岛西海岸“东方影都”的城市定位。

  2、 以“山”为功能主题统筹旅游资源。这里的“山”,主要指相对“海”而言的山地资源,包括各大山脉及其周边辐射的乡村和农田。青岛西海岸属低山丘陵区,境内山峦众多,以小珠山、大珠山、铁镢山和藏马山为四大主要山脉,其支脉蔓延全境,形成大小山头 600 余座,其中独立山体近 100 座。这些山头沿着海岸线,山脉绵延,构成了沿海高低起伏的峰峦屏障,山的屹立雄壮和海的潮汐变幻互为辉映,游山玩水,登顶观海,在这里可以实现短距离互达。

  以山为主题统筹旅游资源,其重点:一是分别规划四大山脉景观区,即相对独立打造小珠山、大珠山、铁镢山、藏马山四个风景区,依据全区旅游总体规划,对四个风景区的主要打造方向、主题和重点进行详细规划,如小珠山看峰峦叠张、沐生态森林,大珠山看杜鹃花谷、观临海山色,铁镢山看铁镢悬泉、赏地质风貌,藏马山看多彩林业、享山间生活,形成四大山头景区。二是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区,重点打造灵珠山精品农业区、海清茶叶园区、张家楼蓝莓园区、大村镇食用菌园区、宝山镇绿色农产品园区,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三是发展宗教文化区。以小珠山依山而建、规制严格、规模最大的寺庙菩提寺为龙头,带动石门寺等佛教文化场所的旅游业,增设听佛、禅修、静养等项目,扩大寺庙对广大游客的吸引力,建设西海岸佛教文化胜地;统筹天主教堂等宗教场所,发展多样化宗教文化。四是发展养老养生区。在新旅游项目开发方面,规划引进与生态、健康、体育、养老等相关的高端项目,丰富休闲度假的主题园区,与滨海旅游形成有效互补。

  3、以“岛”为功能主题统筹旅游资源。这里的“岛”,主要是指分布在近海的岛屿和半岛。海岛自然风光秀丽,是独特的旅游资源,阳光(SUN)、沙滩(SAND)、大海(SEA)和海鲜(SEAFOOD)以及海浪拍岸、海市蜃楼等海上自然气象景观对于广大游客具有极大吸引力,海岛完整的生态景观系统和独具特色的人文面貌吸引了越来越大的游客群体。青岛西海岸海岛区位条件优越,距离陆域较近,海岛风情独特,岛屿周边岩礁区渔业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开展海岛旅游活动。目前,青岛西海岸依托海岛资源发展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应适应海岛旅游升温的趋势要求,除了用作国防的、处于各类海洋保护区内的那些禁止开发的岛屿外,对现有岛屿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围绕将海岛旅游开发成为西海岸旅游的拳头产品,其重点:一是发展海岛观光旅游版块。以海岛本身的风貌及周边海域风情为主要内容,通过林相改造、疏林补植等措施,精心选择树种,大幅度提高海岛的绿化彩化水平,形成海中红叶岛、海中桃花岛、海中菩提岛、海中牡丹岛等生态岛屿,将海岛打造成为海中的绿洲;对海岛岸海礁石加以保护,特别是青岛特有的红礁石等,色彩和礁形都具有很高观赏价值,可以形成良好礁石观赏区;开发延伸海底的玻璃电梯,发展海洋生物观光。二是发展海岛度假产品版块。以海岛旅游及相关资源位依托,完善海岛居住、餐饮、购物和娱乐休闲设施,建设一定体量的能够体现远古渔民生活的海草房等海洋风情建筑,适应人们向简朴生活的回归,让游客在海岛过上一段与陆地物理隔绝的渔民生活,或将其中一个或几个海岛分别打造成高端商务岛,配备等设施,承载企业年会、商贸洽谈会、员工短训基地等功能,培育海岛的不同风格。三是发展海岛体育和保健旅游版块。以海岛为中心,发展帆板、帆船、潜水、垂钓、海岛攀援、海洋探险等海洋体育旅游项目,推出海水温泉疗养、海水 SPA 和拔罐、针灸等疗养项目,丰富海岛旅游的形式和内容。四是发展海岛文化旅游版块。挖掘海岛文化,开发具有海岛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通过拍摄海岛为外景的电影和电视剧、举办海岛文化节、海岛沙雕节等形式,形成渔乡渔家风情旅游、民俗旅游、生活体验游等精品项目。如《铁道游击队》就是作者在竹岔岛写就的,可以将当年作者熬灯写作的场景予以再现,吸引当年一代的游客前来寻踪探访。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旅游资源论文
返回:mba旅游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