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企业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企业管理论文 >

中美机构投资者治理上市公司的比较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06 共461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6 章 本文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前面几章通过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中美机构投资者治理之间,通过历史演化,动因、途径和约束机制的比较研究,对我国机构投资者治理的完善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6.1 比较研究的结论
  
  一、明确有关中国机构投资者治理的发展阶段
  
  一个事物的发生和演进过程,以及每个阶段的特点和特征,对于后来者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机构投资者治理的跳跃性发展,正经历着从混乱无序到规范管理、有序竞争的制度规范过程。

  美国机构投资者也走过的相似的过程,但是美国的制度设计很好的约束了其朝正确的方向的发展。而每个发展阶段的这个制度设计,正是我们好好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美国机构投资者治理制度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市场需求导致的机构投资者的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在于制度设计保证了机构投资者只有权衡收益与成本,选择积极地参与公司治理之一途径最为有利。严厉的监管杜绝了机构投资者通过内幕交易,坐庄交易获取巨额利润的可能。

  中国机构投资者治理目前正处于大力提倡和高速发展阶段,但是各种制度机制的设计配合明显落后了一步;机构投资者治理逐渐开展的过程,与美国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兴起阶段也较为相似。因此对比两者的各发展阶段,参照美国机构投资者当时的制度设计,存在着一定的必要性。目前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多元格局已经初具规模,如基金公司、券商、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具备了较多类型的不同功能的不同层次的机构投资者。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规模逐步扩大,就越发具备参与公司治理的激励。

  随着近期中国证监会对市场监管制度的进一步严格执行,打击违法市场交易,内幕交易,整顿股票市场秩序,使得资本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这样使得多数机构投资者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只能获取市场“平均利润”,而不能有更加良好的业绩。

  将迫使中国机构投资者转变投资战略思路,通过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提升所投资的上市公司的运营效率,从而提高持股公司的长期内在价值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因此,明确目前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阶段,借鉴美国机构投资者同行的经验,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经验,有助于各项监管制度和政策措施的采用和实施。

  二、 认识到资本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等制度安排在机构投资者治理中的重要性,尤其要重视各项制度的执行。

  中国机构投资者治理的各项正式制度制定后,很多时候在执行环节掉链子。一方面是由于多年来资本市场发展的“路径依赖”;更重要一个方面则是制度制定的匆忙未经充分讨论,同时只重视出台制度,不重视制度严格执行的行为习惯。这方面和美国监管者存在的较大的差距。

  还有一个原因是资本市场的多部门交叉管理,责任不明确,各自为政,出台相互矛盾的政策。

  三、政治、法律和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因素对于机构投资者治理的效果有重大影响而绝不能忽视。

  中美之间由于历史发展原因和传统文化的差异,因而导致非正式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植于美国非正式制度土壤的正式制度的借鉴和参考,必须重视对于非正式制度的研究。

  移植美国的机构投资者治理制度,必须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和现有的非正式制度的情况,一方面有利于减少两者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使得引进的制度得以更好的实施。分没有考虑本土制度的实际情况,简单的照搬和匆忙的制定执行制度。

  6.2 本文的相关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优化中国机构投资者的组成结构,扩大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准入范围。

  中国机构投资者是证券投资基金一家独大,而其大多也是国有投资基金,其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较弱;而美国机构投资者中尤其是共同基金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其大多是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长期资金。

  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等基金具有长期投资和稳定收入的偏好,这个特点决定了其有长期价值投资,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因此,为促进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应当逐步提高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长期机构投资者的入市规模,放宽入市的政策限制,完善我国机构投资者的结构;同时鼓励非国有经济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扩大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准入范围。

  二、鼓励机构投资者优化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途径,扩大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广度和深度。

  与美国机构投资者相比,中国机构投资者尚未具备相当的规模和影响力,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也较为单一,有些理论上的途径,在实践中难以发挥作用。

  虽然中国证券市场基本形成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投资群体,但其影响力较弱。为提高影响力、自身的声誉和市场号召力,中国机构投资者全方位可以借鉴美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扩大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广度和深度。如加强市场的公开建议、管理层的沟通、征集委托投票权负责任的行使投票权。以积极正面的影响力表达意见,强化市场对公司的监督作用,从而获得较好的收益。

  三、加强政府资本市场政策的连续性,增加制度供给,释放制度改革红利。

  美国机构投资者发展和参与公司治理的历史过程表明,政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助于稳定资本市场,减少市场波动,可以加强投资者对长期投资的信心。

  同时要加强金融制度的创新,放松对相关领域市场准入的限制,增加制度供给,释放制度改革红利,牢牢把监管部门放在市场监管的位置上,而不是市场竞争参与者的位置上。美国机构投资者经验显示,其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过程是市场选择的过程,政府只需要提供适合的制度环境和政策土壤,搭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自由竞争的制度平台。因此,要为机构投资者结构调整提供制度保障,建造机构投资者快速发展的绿色通道,积极正面地引导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

  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转轨体制的特征,中国政府的金融政策,对资本市场有着巨大作用力。因此有关政策的制定,应该更加的经过充分讨论和民主协商,一旦制定则要坚决执行。而很多时候往往虎头蛇尾,不了了之。这样不但影响政策的公信力,也影响监管部门的市场监管权威。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机构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中小投资者保护方面的法规,恢复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四、国有机构投资者的产权改革,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

  国有机构投资者的产权改革成为重中之重,取消其政府某种社会职能的承担者,同时取消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垄断优势,使其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独立自主、平等参与竞争。同时多层次、全方位地对非国有经济开放市场和机构投资者市场准入,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五、引导资本市场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制定上市公司有效的退出机制,并坚决执行。

  加大对于上市公司治理的监管力度,对于财务造假、欺诈等行为进行严厉的监管,对于内幕交易制定认定标准,并进行坚决的打击。机构投资者的信用评级和监管体系应该尽快建立,非诚信行为应该得到有力的市场监管,严厉的处罚。必须建立有效的推出机制,使得一些劣质的上市公司推出资本市场,形成正常的优胜劣汰的资本市场秩序。这也有利于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

    参考文献
  
  [1] 安德鲁.肖特,陆铭、陈钊译:《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8.
  [2] 贝政新、冯恂:《机构投资者发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 陈国力,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J],管理现代化,2001(6):18 一 20.
  [4] [美]戴维斯、斯泰尔,唐巧琪、周为群译:《机构投资者》[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 [美]道格拉斯.C.诺斯,杭行译: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6] 杜本峰:《机构投资者投资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7] 耿志民:《中国机构投资者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 宫玉松:《投资与投机-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9] 郭金林:《论美国机构股东的战略转变及其公司治理原则》[J],《世界经济》,2002年第 4 期.
  [10] 顾功耘:《公司法律评论》[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012 年各卷.
  [11] 顾功耘:《中国商法评论》[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08 年各卷.
  [12] 郝臣,《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案例》[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7.
  [13] 李英俊,《基于制度视角的中国机构投资者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8.
  [14] 李军林:《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一种博弈理论框架及其运用》[M],北京,政经济出版社,2002.6.
  [15] 林毅夫.自生能力与改革的深层次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8
  [16] 李春玲,《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 罗昌瀚,《非正式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2.
  [18] 诺夫辛格,金;刘江译,《公司治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9] 蒋学跃,《司法参与公司治理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8.
  [20] [美]科斯、阿尔钦、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1] [日]青木昌彦,周黎安译:《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
  [22] [日]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23] 秦海:《制度、演化与路径依赖:制度分析综合的理论尝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3.
  [24]申尊焕,《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治理的理论和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6.
  [25] 汤欣:《公司治理和上市公司收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6] 吴晓晖,姜彦福.机构投资者影响下独立董事治理效率变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出版社 2006.
  [27] 吴弘:《证券法:论点·法规·案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8] 王忠生,《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11.
  [29] 臧慧萍,《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历史演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9.
  [30] 张宗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者保护》[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11.
  [31] 张银杰,《公司治理-现代企业制度新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32] 中国证监会,《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发展报告》[J],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12.
  [33] 朱园,《美国公司治理机制晚近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
  
  致 谢
  
  时光荏苒,毕业论文定稿之时,也意味着我上外 MBA 二年半的学习生涯即将结束。

  工作多年之后,重回学校,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相当不舍。但在完成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却更加确定这绝不是我学习生涯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在这里要感谢的人很多,首先是我的导师章玉贵教授。章老师不仅治学态度严谨,而且学术造诣深厚,笔耕不辍,不管是在其任教的课程上,还是在论文写作过程当中,都深受感染和启发。在毕业论文写作的整个过程中,从论文选题的指导、文献的收集、开题报告的撰写、论文结构的拟定等论文撰写的过程中,章老师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从论文一次次地修改、润色,以及到最后的定稿的这个过程中,展示了章老师渊博的学识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其次,感谢上外 MBA 教育中心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心年轻的老师们,在我们 MBA 学习和生活中提供很多的指导和帮助!谢谢孙兆友、李铭希同学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帮助!

  我要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的爱人,在人生的旅途当中,能与你结伴,是我的一生荣幸,是你们无私的爱给了我这次重新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最后,感谢评审答辩的各位老师,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们,谢谢你们!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mba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