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济南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环境分析
3.1 济南经济开发区发展概况
济南经济开发区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境内,地处市区西南部,东至济菏高速公路,与大学园区和农高区相邻,西至南水北调干渠,南至北大沙河,与长清城区为邻,北至铁路战备迂回线,与槐荫区和市中区相连。园区成立于 1999 年,是济南市 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园区审核面积为 11.9 平方公里。
园区基本分为两部分,一是规划主区,从用地类型上主要是工矿仓储用地;二是发展方向区,是各开发区在符合所在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未来规划发展方向和实际情况划定的发展区域,从用地类型上,规划策划方案中设计了工矿仓储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等。截至目前园区规划主区工矿仓储用地面积 896.01 公顷,发展方向区用地面积为 888.66 公顷。
园区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截至 2013 年底累计投入资金 22.7 亿元,基本达到了“九通一平”,形成了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有助于项目落地开工建设。自 99 年建区以来,累计吸引项目总投资 120 亿元,利用外资 5 亿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300 亿元。园区内知名企业有石油济柴、山水集团、联想沃德、中国重汽等,各类企业 725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101 家,内资企业 694 家,外资企业 9 家,港澳台资企业 2 家,高新技术企业 24 家,区内世界 500 强企业 3 家,内资 10 亿元以上项目 3 家,过亿元企业 16 家。2013 年在全省 136 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发展综合评价中,济南经济开发区位于 63 位,位于全市 7 家省级经济开发区的第 2 位。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园区逐步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现代服务三大支柱产业,特别是机械装备制造业,在整个园区所占的比重达到了 44.5%,成为园区发展最为迅速的支柱产业,被山东省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园区”.但随着大众报业、红霖实业及继东彩艺等出版印刷企业的相继入驻,出版印刷产业也逐渐形成。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一批技术含量高、生产规模大、特色鲜明的新型产业群正在崛起之中。
3.2 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也称为 PEST 分析,是在宏观环境下,对园区的政治法律(Political and Legal Environment)、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技术(Technological)环境进行系统分析,这四项主要是针对园区的外部环境,一般情况下,园区也是受这四项外部环境的制约,直接影响到园区发展的好与坏,且不由自身内部可以调控。
3.2.1 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园区经营管理活动具有现实和潜在制约,并受其影响的政局稳定状况、政府管制、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政策等。有些政策法规可能会给园区提供一些新的拓展机会;有些则会限制园区的战略选择,甚至导致园区经营效率下降。
1、稳定的发展环境。地缘政治的稳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保障。纵观历史,自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攻坚克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和平与发展”早就成为当下的主流,抓住机遇,我国保持了三十多年的良好稳定的发展势头,政治环境稳定,并且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和积累,对外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对内保障了各地区发展的稳定基础。
2、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业园区成立之初,地方政府和园区管委会为吸引投资,在项目用地、税收等方面赋予园区优惠政策。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政策的优惠不单单是体现在土地和税收,针对每个项目的特有属性,量身定制适合企业发展的优惠制度,以利于留住企业、以利于培养企业、以利于发展壮大企业。
3、创新管理不断增强。任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结合园区自身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要因时而变、因事而变。改革决定着我国的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具体到每个园区的发展,要依靠的是管理体制的创新,科学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尊重市场规则。
4、用地政策的收紧。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土地供求矛盾在各个工业园区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土地供应政策也由原来的粗放型向节约集约型转变。一是供应方式的转变,包括工业用地在内所有经营性用途土地的供应,由原来的“协议出让”,转变为由政府主导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由市场选择合适的竞得人对土地实施开发建设,以市场为准绳,更透明规范;二是用地审批监管制度方面越来越严,供地前的用地预申请,对用地规模的控制,供地后的规划指标的实施监管,都在遵循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的原则。
3.2.2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发展现状和趋势等。经济环境主要由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政策、社会购买力、消费者收入水平和支出模式、消费者储蓄和信贷等要素构成。
1、国际经济发展环境依然恶劣。近些年,特别是 08 年次贷危机以及之后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以来,由此产生的影响并未消除,全球主要国家经济状况依旧没有触底反弹的迹象或者说迹象不明显,欧盟成员国以及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仍旧萎靡不振,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和美国经济仍旧保持着低速增长,由此引发的各种经济问题、社会问题频频暴露,经济各领域或由经济引发的政治领域的争端频频出现。
2、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速推进。目前,我国经济以时间换空间,不再一味的追求高速增长,不再以 GDP 指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近些年经济方面、环境方面、社会方面呈现出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长远发展,特别是健康发展。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淘汰落后产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盘活闲置资产等经济内容充实着整个经济生活。但我国经济的长远利好,体现在高储备金、人口宏利、城镇化建设,这对于保持我国经济在一定的改革时间窗口仍然充满期待。
3、济南经济发展相对于发达地区仍然滞后,但各项机遇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可期。在 2015 年中国城市 GDP 排名中,济南以 6280 亿元列 21 位,仍处于第三集团,相比列 12 位同省兄弟青岛 9400 亿元,足足相差 3000 多亿元,是一线城市上海、北京 GDP 总量的四分之一有余,为广州、深圳、天津 GDP 总量的三分之一。本身济南市改革开放起步就晚,产业部发达,商业服务等配套环境差,传统的大型企业,号称五朵金花的重汽、小鸭、轻骑等品牌也已风光不在,投资环境不够完善,也直接影响到招商引资工作。但济南可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依托京津冀、长三角、中原城市群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带和黄河三角洲经济带的辐射和带动,主动承接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未来可期的经济良好态势的美好愿景。
3.2.3 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一个地区人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共识的社会价值观、传承的风俗文化、接受教育的普遍程度等各个方面,这些因素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总是惯性的接受这些准则并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南。
1、儒家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济南开埠至今已有 2300 多年,早在汉代便设立济南郡,有着悠久的商业发展史,且深受山东儒家文化的熏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儒商文化,提炼出以义取利的生意经,注重仁爱善良、以义取利的道德意识,谨慎执事、恩威并重的管理智慧,勤俭节约、崇文尚义的生活情趣。济南人具有包容不排外、务实不奢华的特征。
2、生态环境建设已放在首位。济南经济开发区自 1999 年建园以来,一直秉承着经济发展和注重环境两手抓的方针,以环境改善促经济效益,逐步向生态工业园转变。这一点,符合十八大提出的全面落实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布局。这也是近些年济南粗放型发展而造成的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总结的经验和教训。
3、社会关系多元化和经济利益既得思想。市场经济和法律意识深入人心,居民思想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下充实着自己的生意经,但本地区市场经济有明显的政府干预痕迹;城市化大发展以来,社会关系不断调整,社会矛盾具有多样化,近些年的征地拆迁和大范围的片区改造,其实掀起了一波村民和城市部分居民的“造富运动”,使得本地区人民的大局意识、集体和国家观念在认识程度上产生差别。要真正吸引人才并留得住人才,才能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未来力量。
3.2.4 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当前地区内技术水平发展变化趋势,还体现在对经济生活、社会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内外部表现,技术实质上是本地区竞争优势的体现。
1、全球已经迈入科技和创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体现在了科学技术的竞争,国家之间未来的竞争,也充分体现在了创新能力的持续性。社会进步依赖于科技的创新,科技和创新能力也影响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全面覆盖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全流程、全领域,职能手机也已成为人们的“把玩”,OTO、线上支付业务、支付宝线下支付等都能够在手机上迅速完成。科技和社会生产生活的一体化已成为发展的主流,并且几方面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2、自主创新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尊重。从几十年的发展经验上来讲,自主创新是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的关键,是企业掌握全领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更新,完全要依赖于创新成果,本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改变过去对技术的“拿来主义”,让拿来的技术成为自我发展的瓶颈,就必须重视和尊重自主创新,让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占据整个产业的核心部分、绝大部分。工业园区作为工业企业和科技企业的聚集地,生产资料、人才、技术均汇集于此,为技术革新创造了优质的土壤,园区也更需要技术研发,更适合技术创新,使其成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3、济南高新技术的发展支持。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在全省范围内发展程度高,高端技术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在近十年的发展时间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并且优越的地理位置的协同作用,必定为济南经济开发区新的发展极。
4、济南经济开发区落后的技术发展环境。尽管济南整体技术发展环境较好,尽管济南经济开发区比邻大学城和济南科技创新谷,人才资源、科技研发团队本应是唾手可得,但济南经济开发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仍然较为落后,高新技术企业只有 24 家,仅占整个园区企业的 3.3%,大多数企业仍为传统产业,研发能力较弱,创新投入较少,高科技人才缺乏,创新意识薄弱。
3.2.5 对济南经济开发区的影响
综上所述,济南经济开发区面临的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这四大外部环境,对济南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有利有弊。在政治法律环境中,稳定的发展环境、优惠政策的落实、创新管理的增强对园区的发展是有利的,但用地政策的收紧对园区的发展存在不利的一面;经济环境中,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加速,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国内经济发展增速放缓,成为园区快速发展的不利条件;但值得庆幸的是,各项机遇对济南经济开发区未来的发展可期。四大外部环境的影响,不随主观意识控制,是客观存在的宏观大环境。为更好的促进济南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只能是从利用有利条件着手,克服和改善不利条件,结合自身特点,提高园区的发展层次,提高园区盈利能力。
3.3 内部环境分析
内部环境是指园区内部的资源、文化环境的总和,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能力、园区文化等因素,也称园区内部条件。
3.3.1 成本优势
济南经济开发区的成本优势体现在劳动力、土地成本、交通成本等方面。劳动力成本较为低廉,园区企业可“就地取才”,大部分劳动力均来自于原被征用土地村镇务农劳动力的就地安置,通过上岗前的系统培训,基本能够达到执业要求,加之大部分是本地居民,园区和企业也无需另行安排住房等;土地成本较为低廉,济南经济开发区位于长清区境内,2009 年国土部颁布的工业用地最低限价标准中,规定了该地区的最低限价为 6.4 万元/亩,济南市颁布征用土地区片综合地价该地区为 9 万元/亩,以及济南市工业用地基准地价该地区为 24 万元/亩,相对于济南市市区范围内其他 7 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各项土地价格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为企业入驻减少了大量的土地成本;交通成本体现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极为便利,距济南国际机场 40 分钟车程,距济南铁路西货站集装厢分流中心 10 分钟车程,距青岛港 4 小时车程,距高速公路入口 5 分钟车程,京福高速、济荷高速、104 国道、220 国道在境内穿过。
3.3.2 人才资源
园区的人才资源和未来的人才储备,着眼于高校人才。济南大学科技园,又称长清大学城,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崮云湖街道,距离济南经济开发区约 4.6 公里。截止到 2014 年,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齐鲁工业大学等十余所大学入驻,以本科以及本科以上层次学校为主,保障了园区人才资源储备。
3.3.3 技术力量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济南经济开发区引进了到固定资产投资较高、投入产出值大、带动自有产业链的企业入驻,截至 2013 年各类入驻企业 725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101 家,内资企业 694 家,外资企业 9 家,港澳台资企业 2 家,高新技术企业 24 家,区内世界 500 强企业 3 家,内资 10 亿元以上项目 3 家,过亿元企业 16家。园区逐步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现代服务三大支柱产业集群,特别是机械装备制造业,在整个园区所占的比重达到了 44.5%,成为园区发展最为迅速的支柱产业,被山东省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园区”.随着大众报业、红霖实业及继东彩艺等出版印刷企业的相继入驻,出版印刷产业也逐渐形成。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一批技术含量高、生产规模大、特色鲜明的新型产业群正在崛起之中。
3.3.4 劳动力供求存在矛盾
由于园区企业大部分劳动力均来自于原被征用土地村镇务农劳动力的就地安置,劳动力的执业水平有限,各企业正常生产所需的专业劳动力缺乏,即便通过培训上岗,也在合格人员数量和劳动力个体质量上存在问题。且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不同,职业素质有高有低,加之流动性较大等原因,使得园区企业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也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与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相比较,工业经济总量较低、园区核心竞争力差、员工收入较低、没有良好的人才储备机制,使得园区留不住人。
3.3.5 建设资金不足。
建园之初,征地拆迁和安置村民资金支出较大,且用于土地熟化的资金严重短缺,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速度相对缓慢,已影响到了项目落地和开工建设。随着园区的发展,入驻企业增多,现在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资金来源于入驻企业的项目保证金或预缴资金,园区利用这部分资金完成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园区的融资基本上全依赖于政府财政支持和政府税收返还,单一的融资渠道、有限的资金数额严重制约了园区的发展。
摘要本文是涉及企业发展的专题研究类论文。在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模式形成冲击的背景下,本文将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解决房地产行业公司WD集团的发展战略问题。通过分析比较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和商业地产商业模式,明确WD所面临的机会和挑...
第8章结论深美服装公司实施产业升级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代工生产的产业模式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入的发展结果,是我国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深刻表现。依托我国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优势,服装制造业采用代工生产模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金融危机后、由...
第6章S风电(中国)有限公司差异化竞争战略实施经过上一章节的分析说明,对于S风电(中国)有限公司来说,差异化竞争战略更适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差异化竞争战略,可以细分为外部差异化和内部差异化。对于差异化内外部的判定主要取决于该差异是否与产...
第6章S公司竞争战略的实施6.1战略实施中相应的资源配置,推动战略落地S公司在明确了自身的竞争战略后,就需要将战略规划付诸于实践,战略实施是一个从上而下的管理过程,而且是动态的,在公司上层管理层达成一致后,还要进一步在企业下级各个职能部...
第7章结论7.1研究成果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是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大背景下,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相关方案,要以建设东疆保税港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推进国际化市场体系建设,条件成熟时进行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改革...
第7章建行河北省分行信用卡发展战略保障措施本章对建行河北省分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进行论述,主要从组织结构体系建设、绩效考核、人才培养、企业文化、科技进步等方面阐述对信用卡业务的保障措施,并给出相关建议。7.1组织结构体系建...
第五章工商银行电子商务业务发展战略构想第一节工商银行电子商务业务总体战略定位搭建一个集网上购物、投资理财、网络融资、消费信贷于一体,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流三流合一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第二节工商银行电子商务业务发展战略构想一、战略目标...
第二章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第一节企业宏观环境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国际一线服装品牌以及大量国际二三线服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在客观上提升了整个中国服装产业的品牌竞争压力。从目前上海...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竞争中,为了突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成功跨越关键的成长期,在此形势下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竞争战略已成为公司目前发展的首要任务。...
第5章十七棉时尚产业园区的转型实施与考量过程5.1向时尚产业园区的转型实施在十七棉经过了将产业的制造环节的向外省迁移后,对座落在杨树浦路2866号北外滩地区的厂区进行重新战略规划,识别临水老厂房在新历史时期的新卖点,挖掘历史沿革,融合城市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