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战略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mba论文 > mba战略管理论文 >

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06 共375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4 章 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与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相对的是企业的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竞争环境一样,内部环境也会影响并制约企业竞争力,两者既相互对应,又相辅相成。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全面扫描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合企业情况和发展需求的竞争战略。

  4.1 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简介

  S 公司,是一家跨国电子电气工程企业,其业务主要分布在能源、工业、以及医疗这三大领域。S 公司发展至今已经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子公司分布在世界各国。

  S 公司在 1872 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来,S 公司以其创新的技术、卓越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坚持不懈的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且凭借其领先的技术以及令人信赖的品质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截止到公司 2012 财年底,S 公司在中国三大业务领域的总收入达到了近 64 亿欧元,在全中国拥有约 3 万名员工,并且建立了多个研发中心以及运营企业。

  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是 S 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其主要经营业务是为客户提供技术领先的风力发电设备,以及配套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无论是陆上、沿海、还是海上风电项目,都能为客户提供先进的设备和优质的服务。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2010 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但企业在中国风电行业的历史由来已久,其母公司生产的风机早在 1988 年就在中国新疆达坂城安装投产,20 余年来持续不断的为中国提供清洁能源,这也是亚洲第一个风电场。为了进一步巩固中国市场,贴近客户需求,S风电(中国)有限公司于 2011 年底实施了区域化的业务机构设置,将其风力发电业务的亚太区域总部设在上海,并同时设立了生产工厂和研发中心。这些设置充分显示了 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对中国风电市场的态度以及其在中国实现大发展的规划。

  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希望通过更加贴近中国市场和客户,来抓住中国风电市场新一轮大跃进为企业所带来的契机,并继续帮助中国风电行业的发展,以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清洁能源需求。
  
  4.2 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发展现状

  4.2.1 公司发展现状

  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虽作为一家国际风电巨头,但在中国风电市场的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年限仍然较短。除了其母公司早年在中国风电行业起步阶段对于行业的参与和帮助,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直到 2010 年才真正投身于中国风电市场,尚且属于行业新进竞争者,但这并不妨碍其在中国风电业务的快速发展。S 风电(中有)有限公司在中国的风电业务覆盖了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这两大领域,为客户提供风电设备、配套服务、以及解决方案。根据 S 风电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2 年底,公司在中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 35.3 兆瓦,占全国风电总装机量的 5.3%,而这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

  ①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凭借其创新的技术、几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和多年积累的经验成为国际风电产业的主要领导者。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秉承了母公司良好的技术和传统,因此,在初入中国风电行业的这两年多的时间,凭借其核心技术以及在业界良好的口碑得以顺利的发展。其在华业务涉及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项目。在陆上风电领域,S 目前所有的市场份额仍然相对较低,且仍然大幅度落后于其他主要竞争对手。但是,在海上风电领域,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凭借其努力已经成为海上风电项目的主要风电设备供应商。从公司赢得中国海上风电市场的第一份订单至今,截止到 2012 年底,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海上风电装机数量达到了 21 台,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 50 兆瓦,占中国海上风电总装机量的 13%,是海上风电领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外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其装机量紧随华锐和金风这两大国制造商之后。

  同时,为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也加紧了其在中国风电市场的布局,并将中国设定为其全球化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的市场。自企业在中国开办子公司以来,不断扩大发展规模,并始终保持发展势头。此外,为了使得企业的反应速度更快,更贴近中国客户,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更是斥资 3500 万欧元,在上海投资建造了其在中国的第一家风机叶片生产厂。该厂建造完毕后于 2012 年底正式上线,据保守估计,该厂风机叶片设计年产能可高达 600 多台。继叶片厂之后,更是加大了其在技术研发领域的资金投入,旨在用最先进的风机技术吸引并锁定中国客户。

  4.2.2 公司市场定位

  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行业内的国际领先企业之一,其在中国风电市场的定位和市场目标十分清晰,即致力于成为领先的国际化风机设备提供商。为中国风力发电企业提供最前沿的技术和最高水准的项目执行及服务经验。企业的这一市场定位,也得到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委员会主任李俊峰的认同,李主任坦言,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老牌跨国企业,其风电业务在全球其他发达国家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正是目前处于发展势头的中国风电行业所欠缺和需要的。

  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的市场定位之所以受到市场和行业人士的认可,主要还是由于其先进的技术,以及多年来可靠的品质。这是企业一直以来所推崇的核心竞争力,显而易见,对于 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来说,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创新。为了更好的传承并发扬这种优势,公司将创新这一理念贯彻到几乎所有的日常运营活动中去,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管理理念的创新,还有日常流程的优化创新、鼓励员工的思维模式创新的各个方面。企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牢牢保持并进一步提高其现有的市场定位,以锁定并吸引更多的客户,从而赢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4.3 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自在中国成立以来,凭借其可靠的技术和百年来的口碑赢得一定的客户青睐,并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由于电力行业属于国家保障性行业这一特殊属性,对于 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而言,其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国有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近年来,随着中国本土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不断努力发展,以及国家扶持政策的推行,我国的风电行业的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从先前外企垄断,发展到如今国企领军。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从中国风能协会的数据中就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截止到 2012 年底,国有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总装机容量占市场总装机量的 8 成以上,这足以说明目前的竞争格局和未来竞争的发展态势。伴随着这些显着的变化,如今中国客户对 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等国际风电巨头的依赖日益减少,而更多的倾向于同为国企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这些企业通过数年来的发展和历练,也逐渐掌握了风电设备制造的核心技术,且其产品质量和风机的稳定性也日趋完善,大大提高了本土制造企业的业内竞争力。在 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踏入中国风电市场的第三个年头,其在华业务还未来得及明显增长就已经显出放缓之势,利润也随之开始下滑。

  另一方面,从政策角度来说,虽然政府已经取消了先前在《关于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通知》中关于“风电设备的国产化率要达到 70%以上,不满足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风电场不允许建设,进口设备海关要照章纳税”这一硬性要求①,但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属于保障性行业,政府仍然需要设定一定的措施来保证行业文中有序的发展。这对于 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等跨国企业而言无疑是另一种挑战,需要企业思考如何在政策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寻求发展。

  引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委员会主任李俊峰的话,“当二十几年前,中国安装第一台大型并网发电机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会想到现在中国每年新增 1800万千瓦的装机量来自于风力发电,更没有人会相信中国要拥有 2000 万千瓦风电装机,但如今,没有人会怀疑到 2020 年,中国会有 1 亿 2 千万千瓦的风电装机量,更没有人会怀疑,到 2020 年,中国将有 12%的发电装机来自于风电”。中国风电市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未来良好的发展前景,使得国内外风电设备制造企业都加紧了占领中国风电市场的脚步,未来的竞争只会越发激励。因此,对 S 公司等跨国企业而言,如何就目前的竞争格局和政策环境,进行企业竞争战略调整,尽快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来帮助企业脱离目前面临的困境,并进入下一轮的发展循环,是一项非常必要且迫在眉睫的任务。

  4.4 本章小结

  本章节阐述了 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自从在中国设立子公司以来,凭借其领先的技术优势在中国风电市场分获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取得了成功。借着中国风电行业发展的东风,S 公司风电的亚太总部落户中国上海,并在上海创建了研发和生产工厂,这是 S 公司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以求更贴近市场,从而更好更及时的了解并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进而可以研发生产出更符合中国风电市场需求的产品并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凭借着 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的不断努力,在中国风电市场小有成就,但另一方面,通过几年以来的实战经验,S 公司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正如上文所提及,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以及政府对本土企业的扶持保护政策,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加上中国本土风电企业的不断走强,行业竞争态势越发激烈,中国本土风电设备企业和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矛盾显得尤为突出。S 风电(中国)有限公司必须在目前的市场背景和政策环境下,重新审视现有的竞争格局,并据此制定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自身发展的竞争战略,打开下一轮迅速发展的通道。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mba战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