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论文 >

社区服务项目化运作的原理及意义

来源:学术堂 作者:范老师
发布于:2017-07-10 共173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 社区服务项目化运作的原理及意义

        一、社区服务项目化运作的原理

        社区服务项目化始于政府的服务购买。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对于社区服务的提供要求越来越高,政府也在实践中不断的反省,这些都促进了政府对社区服务项目的购买。政府购买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务项目,推动多样化的社区服务建设社区,体现了社区服务的项目化。李太斌认为,政府购买服务的提出起源于政府对管理成本和效益的反思。14任伟则认为,国外相关经验也是原因之一,他说,在国外,政府通过购买社会工作资源,直接服务于案主,成为通常的做法。15
  
  社区服务项目化从根本上来看,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法。当前主要是政府层面的资源分配。政府可以通过收入分配来调整资源配置;也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制度安排;也可以直接的资源配置,通过公共支出(如政府直接提供公共产品,财政补贴和政府购买性支出)和政府税收(政府可通过调整税率来鼓励或限制某些产品的生产)。社区服务项目来源于是政府的服务购买,其属于政府的一种直接资源配置。这与政府具有为公众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促进和保障社会公平的职能相一致,是一种社会福利保障。其中少量的社区服务项目来自于非营利组织如基金会的资金支持,是非政府组织的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综上,社区服务项目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式。
  
  社区服务项目化基于满足居民的高层次需求。1943 年,马斯洛提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层次。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绝大多数的社区居民的生理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而高层次的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较少得到满足。传统的政府基层单位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其很少提供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缺少专门的人才负责组织实施。社区服务项目化将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让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让专业人才负责社区服务,让更多的社区居民能够在社区中满足其需求,在促进社区建设的同时也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二、社区服务项目化运作的意义

        (一)需求的满足和社区服务的拓展

        社区服务项目化,根据不同社区居民的需求设计的服务项目,能够针对某一类群体进行更为专业化和深入的服务,同时多个项目的实施,必然拓展了社区服务内容。
多样化的社区服务项目也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高层次的需求,丰富多样的社区活动带动了社区邻里之间的相互交流,满足了不同社区居民的多样化的需求,发展社区服务精神,促进社区的发展。
  
  社区服务项目化促进了多个社区服务项目在社区的实施。社区服务项目是由专门受过专业教育社会工作者实施的,一方面能够更为专业的社区服务;另一方面社区服务项目化,引入的竞争积极能够促进社会组织发挥积极性,间接促进社区服务的拓展。
  
  (二)市场化竞争与服务提供者的转变

        社区服务项目化引入了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政府可以决定购买何种类型的服务、购买哪个社会组织提供的服务,这样在社会组织之间形成了竞争,为让政府购买各自的服务,会通过各类途径不断提升服务提供的质量、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使得自身在竞标中获得更多的优势,同时也会阻断社会组织的一些不良行为,因为这些不良行为一旦被政府发现,将会失去政府这最大的买主的信任。

        随着社区服务项目化的运作,社会组织成为社区服务的实施主体之一,为社区居民直接提供社区服务。政府则承担着监管和付费的功能。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由原先的单一的政府基层单位社区居委会,扩展到由社区居委会和社会组织共同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社会组织则承接了社区居委会的部分职能。
  
  (三)政府的简政放权的体现

        刘庆元和温颖娜进一步指出,非营利组织承担政府购买社会管理与服务项目是社会民众的需求,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需求。16政府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流程再造,政府部门不再统揽,只当指导员、观察员、协调员的角色,发挥社会组织的自主创新性,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在社区服务项目化中,社会组织承担了社区居委会的部分职能,充分体现了政府的简政放权。深圳市的社区服务项目化运作过程,为社会组织特别是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的运营机构,提供了发展空间,创造了发展条件,增强了自我“造血”功能和自我拓展能力。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