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信息化条件下国家税务局内部控制机制探析
【导论】
信息技术下国税税务系统内控机制分析导论
【第二章】
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相关基础理论
【第三章】
国外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情况及启示
【4.1 - 4.3】
河北国税内部控制信息化发展背景
【4.4 4.5】河北国税税收管理内控系统
【第五章】
税务系统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完善思考
【结束语/参考文献】
当前国税局内部控制问题研究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4.4河北国税税收管理内控系统
4.4.1内控系统概述
河北国税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要求,把内控机制信息化建设作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重要举措,以规范税收执法为突破口,开发了《河北税收管理内控系统》,使权力运行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责必究。
从河北内控系统的具体功能上来说来,就是以规范管理和防范风险为系统核心,以“科学有效、简便管用”为基本原则,将解决税收管理中发现的风险点为目的,依据税收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依托 CTAIS、防伪税控系统和税收管理员平台等多个系统,通过使用相应的信息化技术对税收管理风险进行源头控管,对基层业务系统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提示、预警甚至阻断,将相应任务推送至税源管理平台,进一步进行核实,业务部门或者监察等部门可以通过内控网站进行数据的查询、分析、整理,并对相关的任务制作监督监察报告,对存在问题的任务进行回退、重发等操作,从而逐步形成有效制约、全程监控、责任追究的监督制约机制,推动国税事业健康发展。
4.4.2内控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税收管理内控系统将权力行使过程变为信息处理过程,形成信息控权的制约机制,全面记录前台对风险点的每一项操作,整合各业务系统风险信息,对各类涉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强化业务监管,对违法违纪行为及时处理,风险指标可随时调整,核查任务自动触发运行,做到信息共享,全程留痕,可查可控,达到有效化解、消除执法风险的目的,主要分为风险防控、风险信息共享、风险分析、监督考核、责任追究等五大项功能模块。
(一)风险防控模块,该模块主要是依托综合征管软件(CTAIS),设置“提示、预警、任务推送、阻断、特别管控”五类强度层级递增的控制手段。
根据税收管理需求及作风纪律整顿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共梳理归纳出55个风险指标。税务人员操作CTAIS,当对纳入监控的风险点事项进行操作时,前台监控软件自动同步运行,自动捕捉CTAIS前台录入信息,进行自动记录、比对,符合相关数据符合规定时,正常录入;不符合规定的操作和存在风险的操作自动触发,实现风险及时控制。
1、“提示”主要是对操作人员办理业务提供的一种智能支持和提醒。
当操作人员在CTAIS办理业务时,对工作流程、业务所涉及政策法规依据等不太熟悉,可按计算机键盘F1键获得帮助,前台监控软件将自动弹出界面进行过程操作指导,使操作机变成培训机、学习机。如,当大厅人员在对辅导期纳税人发售发票时,按F1键会提示:根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辅导期管理办法》第九条相关注意事项。①
同时系统自动对办理业务所涉及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对业务处理提供数据支撑和管理参考。如代开发票业务,特别是同城通办后,纳税人可以在全市任何一点代开发票,人工无法全面掌握代开的详细信息,为防止违规违法问题发生,系统将自动提供近期该纳税人在全省范围内代开和自开发票情况以便代开人员及时进行监管。
2、“预警”是对在办的事项,通过检索错误数据,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时发出警示。主要通过数据审核对业务操作进行提示,告知其所需全部资料及相关要求;对办理时限、待办事项、业务流程进行提醒,如忘记某一应有操作时及时提醒。如:出口企业资格认定,提醒其五种资料是否齐全。
3、“任务推送”对应“中”或“高”风险级别的疑点信息,是系统经参数分析后将疑点信息自动推送税源管理平台发起任务,由相关职能部门或责任人进行核实处理(问题处理分三种类型,一是特殊政策和情况,符合有关规定,可以通过;二是存在问题,纳税人进行补税和罚款,解决问题,可以通过;三是纳税人违规,不能通过)。平台任务完成后,核实结果如果是通过的,CTAIS流程才能继续进行;不通过的,ctais流程阻断。便于各责任主体及时采取措施,化解和消除风险。如:具有“短命”特征的企业办理注销手续,前台监控软件会首先中止此项操作,将调查核实任务自动推送税源管理平台,由管理员进行核实和处理后,纳税人才能继续办理注销手续。
4、“阻断”对应“高风险”,是一种强制性控制手段,自动对录入数据进行逻辑和业务校验,对不符合操作要求的数据不允许保存,对违规操作不允许通过,流程直接终结,事项不予办理,不给其违规的机会。同时也从源头上防止和避免了大量错误数据的产生,保证了CTAIS数据质量。如个体纳税人停业超过一年,则不能保存,提高了数据质量;所得税核定征收,核定利润率超出了国家规定的范围,则强制终结,不能保存。总局督导组和作风纪律整顿发现此类问题是700多户,今年在未试点的单位还发现还有54户。
5.“特别管控”主要对高风险纳税人办理部分涉税业务进行源头控制。根据税收管理工作实际,对于某一特殊时期或涉及某类特殊行业的高风险纳税人的部分涉税业务进行特别管控。经相关部门和领导审批后,将纳税人名单录入内控网站,前台操作人员在CTAIS进行某项业务操作时,触发内控网站所列纳税人涉及特别管控事项,前台监控软件自动发起“阻断”,停止办理该项业务,以此避免手工操作的随意性和失误,防范税务干部与纳税人内外勾结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
目前实时风险处理方式为预警13个、阻断20个,推送任务22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管理和工作需要,随时调整和扩充。具体指标如下表所示:
(二)风险信息共享模块。信息共享模块自动获取CTAIS、税源管理平台、税收风险分析监控指挥中心(下称风控中心)下发的风险任务、进出口预警系统、进销项比对系统等多个信息系统的风险信息数据,将分散在各个管理系统或日常掌握的孤立风险信息进行整合和共享,不参与具体处理,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各系统的专业优势,又集各系统之长,为风险管理提供海量数据。信息共享坚持分期分批逐步推进的原则,首先进行业务系统的整合,然后在条件成熟后进行行政、财务等系统的整合。“大数据”大大了提高风险管理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准确性,为决策层和管理层提供了有力抓手。
(三)风险分析模块。由风险集中度分析和风险信息查询两个模块组成。
1、风险集中度分析。针对内控网站全面记录前台对风险点任务的每一项操作信息,利用数学统计算法和模型对包括信息共享的所有风险信息进行集中度分析,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风险,及时处置,提高对风险发展趋势预警和评估能力,减少区域性、行业性税案和重大违规违法案件的发生。目前包括:风险区域集中度分析、风险行业集中度分析、风险纳税人集中度分析、风险责任人集中度分析。
2、风险信息查询。提供一户式、一员式、一局式风险查询功能,并支持层层钻取,直至明细信息,便于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全面、实时掌握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风险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为管理提供抓手。
(四)监督考核模块。主要是相关业务部门以及上级管理部门通过内控系统对税收业务工作进行监管。
风控中心和各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可以对税源管理平台内控风险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定各种条件,对涉及风险的平台任务和相关问题,特别是区域性、行业性风险集中度较高的问题进行分析监管,对存在的风险隐患及时提交监控中心,由该中心进行任务回退或推送新任务。相关业务部门跟踪回退任务或新推送任务的完成情况,对仍未按规定办理或可能存在违纪行为的分送稽查、督查内审、纪检监察等部门核实处理,上级管理部门也可对下级的监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再次监管。业务部门按照要求制作业务监管报告,对风险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通报。
(五)责任追究模块。各级税务机关的负责监察的部门在对风险集中度分析、审核任务推送和监察报告抽查中发现的可能引发廉政风险的各类风险信息进行调查和督办,对出现违规、违纪、违法后果的相关人员区分情况责任追究,制作监督监管报告,从而使执行更加有效。
4.4.3内控系统特点
河北税收管理内控系统的特点概括为:“系统性、开放性、针对性、实用性”.
“系统性”体现在:对税收执法权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风险点事项全程防控,不改变现有业务流程,通过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处置,形成“自我运行、自我预警、自我纠偏、自我完善”的闭环式管理模式,有效化解、消除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
“开放性”体现在:防控内容上,根据管理需要,对防控事项、风险指标随时调整补充和完善;在防控方式上,充分利用现有软件操作平台,不改变主体软件已有程序和功能,与各类技术软件融合衔接,同时预留接口,实现与现有诸多管理信息系统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
“针对性”体现在:风险指标的设置紧紧围绕税收执法的节点和焦点,针对易发、多发、群发的风险,进行风险管控,有针对性的采取预警、推送、阻断等防控措施。
“实用性”体现在:1、本系统利用外挂技术进行风险控制,CTAIS税收业务前台操作不受任何影响,内控功能伴随CTAIS业务同步启动,对各业务操作实施动态检测,实现日常业务系统操作和风险防控的同步完成,既不增加基层负担又不降低工作效率。2、增加数据审核、数据支撑以及分析查询等系统功能,便于提高数据质量和决策准确性、科学性。3、对系统涉及的每个文书流转环节、每个业务操作以及每次触动风险监控点的情况都在数据库中详细记录,为日后可能的跟踪、监控、问责提供依据。
4.5税收管理内控系统运行效果
(一)规范了执法行为。内控系统对不会的指导提醒,对不负责任和恶意的强制监控,用信息化手段规范统一了执法标准和行为,提高了执法的公信力。试运行以来,前台监控软件已经记录阻断违规操作 14147 户次,特别是关键环节的防控,有效规范了执法行为。如:
1、对注销前有大额库存、短命特征、发票已验旧但未申报、税源管理平台存在未办结任务等这六种风险点项目的管控效果明显。上述风险点项目都是基层想管好,但苦于无手段的高风险监控点,以前都是事后风险管控,发现了,纳税人已注销,无法处理。内控系统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如发现以上情况,首先进行中止,并自动产生任务交管理员进行处理。试运行以来,系统共对5411户办理注销业务的企业进行了审核,中止1266户,阻断户数占注销总户数的23%,有效的把好了企业注销前的最后关口。
2、对代开专用发票风险点项目管控效果明显。代开专用发票是去年系统作风纪律整顿的重要内容,针对代开发票存在的问题,在内控系统中设置了相关监控点,试运行以来系统共记录代开企业9215户,阻断267户,规范了代开专票的管理,防范了执法风险。
3、对发票实际用量的监控效果明显。针对企业发票用量中存在的问题,系统设置了增值税专用最高购票数量和发票实际用量等多个风险点监控项目。企业在购买发票时,系统对开票数量进行比对,对实际用票量连续三个月达不到限量70%的,推送税源管理平台由管理员调查核实。试运行以来,系统共对45817户纳税人用票情况进行了监控,预警并推送任务4297条,经管理员调查核实,使得核定数量与实际需求基本吻合,避免核定专用发票数量过大,防范虚开专用发票,减少了管理风险。
(二)强化了税务干部的责任意识。在登入CTAIS的同时弹出“您已登入监控系统,请按规定操作”的提示框,提醒操作人员规范操作。系统通过操作留痕,全面记录每一项操作,如影随形,好像有一双眼睛时刻盯着每一步操作,无形中增强了操作人员的责任感。试点运行以来全省共记录操作739670次,阻断14147户次。其中邢台市局六月份记录操作101472次,阻断1154户次,平均每天阻断38户次,七月份记录操作74837次,阻断1034户次,平均每天阻断34户次,八月份记录操作80011次,阻断475户次,平均每天阻断16户次,阻断次数明显减少,说明内控系统强化了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减少了操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促进了规范操作(详见下图)。
(三)防止了操作随意性。通过强制阻断和任务核实,防止了操作上的随意性,错误数据明显减少,有效防范了执法风险。如:在税种登记时,增值税企业类型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一般纳税人标准的适用。系统上线前,在CTAIS中基层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或不当,致使企业类型选择错误或不选择,为后续管理造成影响并形成大量垃圾数据。
系统上线后,在CTAIS中基层操作人员当选择增值税企业类型与行业不符时,强制阻断,即不允许税务登记为批发业和零售业的企业在税种登记时选择工业企业。试运行以来,共阻断668户。截止目前,我省仍有105户纳税人增值税企业类型选择错误,还有4365户纳税人该项目仍未选择,内控系统运行后这类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四)受到了基层同志的普遍欢迎。起初基层操作人员有抵触心理,认为该系统无非又要增加追究、考核内容,增加基层负担。但通过在邢台县皇寺税务分局运行成功,各基层单位了解情况后,都纷纷表示该系统将以前基层想管,但苦于没有手段管理的风险点纳入了信息化管理,先使用先受益,积极主动要求先行试点。通过实际操作使用,基层人员普遍反映,弱化了人情因素,以前碍于情面不得不做,现在系统自动控制不能做,监控点设置非常有针对性,确实能够为税务干部提供帮助,减轻负担,解脱人情,防范风险,是执法管理的“保护伞”.特别是源头管控,事前预警和阻断,有效地避免“干部干的工作越多,被追究风险就越大”、“犯低级执法错误”等现象发生,顺应了广大基层干部的愿望,保护了干部。
总的来说,河北国税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以“数据大集中”税收征管系统为基础,以河北省国家税务局税收管理内控系统等系统为主体,进而形成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科技防腐体系。
其一,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摆脱了传统的手工操作,在日常工作中引入信息化手段后,可以更加方便的采集、整理、分析各类信息,并及时进行预警或者阻断等,提升了内部控制的效率和质量。
其二、全面监控,做到了从亡羊补牢到提前预防的转变。传统的制度建设大多停留在发现问题,就采取行动改进,亡羊补牢的方式,难免存在滞后性,如不及时发现,可能引起严重问题。依托信息化技术,对全系统税收业务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实现对税收工作的风险高发环节系统预防,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其三、在后续监控上,实现了从流于形式到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改变,在传统格局下,风险问题下发后,往往是纸质保存,由于条件所限,上级机关无法全面的对检查结果进行复查,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落实,难以保证效果。而采用信息化手段后,实现了全程监督,自动复查等功能,提高执行力的严肃性,形成了较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