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由表 3-1 可知,2011-2014 年来,青海省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趋势。青海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从 2011 年的 1670.44 亿元增长到 2014 年的 2301.12 亿元,增长了630.6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9.44%。青海省人均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1007.15元增长到 2014 年的 1641.86 元,增长了 634.71 元,年平均增长率为 15.76%,可以看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2011 年青海省财政收入为 2703958 万元,到 2014 年财政收入增长到 674 万元,相比增长了两倍之多,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 37.32%;青海省财政支出从 2011年的 1159.05 万元增长到 2014 年的 1366 万元,增长了 206.95 万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 25%。见表 3-1。
由表 3-3 可知,2011-2014 年青海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5603.31 元增加到 22306.57 元,增加了近 6703.26 元,年平均增长率为 10.74%;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工薪收入从 2011 年的 11403.97 元增长到 2014 年的 15284.00 元,增长了 3880.03 元,年平均增长率为 6.35%;农民的人均收入在 2011 年为 4608.50 元,2014 年增长到 7282.73 元,增长近 2674 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14.51%。
一个家庭或者个人的收入越少,那么用于购买必须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或者个人收入中所占有的比重就越大,这就是恩格尔定律,一个国家或地区越贫穷,则用于购买食物的费用在每个国民的支出中所占有的比例就越大。恩格尔系数就是购买食品的支出在生活消费的总支出中所占有的比例,即:食品支出/生活总支出×100%。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关于恩格尔系数标准:
青海省的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四年来,从 38.90%降到了 29.90%,农牧民的恩格尔系数从 37.83%降到了 29.70%,城乡差距逐渐降低,说明了青海省城镇和农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正渐渐由富裕的状态向更富裕状态转变。
3.2 人群健康水平
3.2.1 青海省人口资料
以下表 3-4 中主要是对青海省各市州的人口、面积进行了统计。2014 年青海省总人口数为 5801645 人,全省平均人口密度为 7.2 人/km2,而内地人口密度最大的上海市已达到 2157 人,是青海省的近 300 倍,差距之大显而易见。青海省人口分布极度不平均,西宁市和海东市的人口密度分别为264.37人/km2和130.58人/km2,而人口密度最低的海西州只有 1.61 人/km2。
2011-2014 年全省的出生率呈现波动,但总体是呈上升的趋势,从 2011 年的14.43‰增长到 2014 年的 14.67‰,2014 年青海省人口出生率为 14.67%高于全国同期水平(12.37%)。死亡率在 2011-2014 四年间波动小,从 6.12‰增长到 6.18‰,只有0.02‰的变化。人口自然增长率在2011年为8.31‰,在2014年增长到8.49‰,四年间呈现出先下降后增高的趋势,在 2013 年较低为 8.03‰。结果见表 3-5。
3.2.2 人群期望寿命
由表 3-6 可知,青海省的人均期望寿命从 1989 年的 66.39 岁增长到 2010 年的 72 岁,但是仍然低于全国同期水平(1989 年为 68.6 岁,2010 年为 74.8 岁)。
青海省每十年间期望寿命变化,均是女性总体上高于男性,在 2010 年女性期望寿命为 72.1 岁,男性期望寿命为 68.0 岁,女性比男性高出 4.1 岁,在 2000 年的时候女性高出男性 3.1 岁,在 1989 年的时候女性高出男性 3.4 岁。青海省人群期望寿命与全国的比对趋势见图 3-1
3.2.3 孕产妇与婴儿死亡率
从表3-7可以看出,青海省孕产妇死亡率从2011年的44.60/10万下降到2014年的 33.29/10 万,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除了在 2013 年又上升到 44.02/10 万。
婴儿死亡率四年来趋势是逐年下降,2011 年为 14.16‰,2014 年为 11.50‰,下降了 2.66‰。5 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从 17.93‰下降到 14.42‰,四年来呈下降的趋势,下降了 3.51‰,只是在 2012-2014 这三年波动较小。
从以上人群健康水平的数据可见,青海省的居民健康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第三章国内外城市危机管理借鉴第一节国外城市危机管理。一整套完善城市危机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处置现代化的城市危机事件,在发达国家的现代城市文明发展历程中,发达国家城市危机管理体制经历了一个发展历程,进行时间已有一百余年,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
一、应急管理中公民公共参与现状我国一直以来社会发展都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这使得应急管理中公民的公共责任意识与社会发展还不完全同步。而且公民公共责任意识的淡薄对社会应急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公民虽对国际危机事件中像9.11等一些事件有所关注,...
结束语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多次强调反腐倡廉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策,随着公共管理学的不断发展,很多源自于企业管理范畴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都被逐步引入了政府行政管理,内部控制理论也在行政管理、反腐倡廉的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
伴随着商品房的出现和发展,物业管理行业正蓬勃兴起。从1981年深圳首家物业服务企业诞生至今,物业管理已发展具有71000余家物业服务企业的行业,从业人员612.3万余人。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为改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房地产及相关产业发展、解决...
随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条例》的公布施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同时废止。拆迁已由搬迁取代。搬迁工作,事关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展、成本和质量。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宣恩县搬迁工作任...
公共冲突是指那些事关公共利益的冲突。事关公共利益,是指引起冲突的事项即为公共事项,或引发冲突的事项不是公共事项,但冲突的发展影响到了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福利等公共利益。①对公共冲突的管理是任何可以现实运行的社会体制都必须包括的功能。...
一、引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管理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我国政府首次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迫切...
原标题:保障性住房违规出租问题的博弈分析和治理研究论文摘要:近期出现的保障性住房违规出租问题严重影响了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危害了社会公平,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博弈分析入手,重点研究保障性住房违规出租问题的发生模式及治理机制。本...
2相关概念及我国农村社区发展历程2.1相关概念2.1.1传统农村社区不同学者对农村社区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强调农村社区有一个共同的中心点;有的强调农村社区具有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制度等,但总体概括来说,农村社区必须包含人口、设施、组织、文化等...
摘要医疗器械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甚至于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它被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等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多领域的新技术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由医疗器械产品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