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

社会建构主义下职前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考察与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22 共1118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三章 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职前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考察与问题分析

  一、职前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考察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与笔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与教师沟通中深入了解当前职前教师实践能力的现状,本研究分别选取了在校师范生与新手教师作为访谈对象,访谈已参加过教育实习的师范生是便于了解最新形势下学校教育的实践方式;选取入职 3、4 年的新手教师为访谈对象,基于他们刚离校不久,对当前学校教育的新动态有所了解,同时他们又在工作岗位上接受了实际教学的考验,更能体验到作为学校培养职前教师所存在的弊端。本研究主要详细记录了三位较具代表的被采访者以考察当前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除此之外,本文还采用了文献调查法辅助资料的收集,参考了其他学者的调查研究,更全面的了解职前教师实践能力的现状。

  访谈一:高老师

  高老师情况简介:本科毕业于 H 省一所普通院校,就读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后考入 H省农村教师编制 S 小学任班主任,目前有三年教龄。作为一名刚走上岗位的语文教师来说,我最缺乏的就是经验,包括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在这几年的工作中,起初我依着自己作为一名师范生的本能在进行班级教学和管理,同时也不断的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和请教,但是至始至终令我非常头疼的一件事就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我把原因归结为课堂效率低,但我很快发现这不是症结所在。

  尽管是师范生出身,但是谈及新上任后的感受时,似乎学校里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教学时显得并不是那么得心应手。由于没有研读新课标,导致我对小学低年段的教学目标不清楚,重难点把握不准确。上岗第一年我承担了二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我四年的专业学习中,我只知道低年段语文教学重点在于识字写字,但识字写字要达到一个什么程度,课文讲解达到一个什么深度,我没有概念。全凭查阅参考书、参考别人的教学设计,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来设计教案。记得集中学习新课标那天,周老师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他说:“高老师,你清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吗?”我很顺口的答了一句:“二年级就是识字教学啊!”他又问:“每节课你心里都装着目标吗?有没有想着这节课你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我愣住了,每节课我似乎都只在想着跟着教案走,上完教案上的内容即可,似乎真的不明确我这样讲想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高老师提到的这个问题应该也是大多数新手教师容易犯的一个误区,我们习惯将老三门里讲的那一套“是什么”背的滚瓜乱熟,却没有真正研读当前新课标的内涵,思考不同年级这样设定的目的何在,上课究竟是完成目标还是让学生透过教材把握其中的科学方法和认识态度,我们都缺少一个“为什么”的思考。

  访谈者:您通过这些年的教学活动,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明显提高?

  被访谈者:首先,对教师工作有了全面的认识,不会像新教师入职,每天手忙脚乱。能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其次,了解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沟通。对待学生应持什么态度,对待家长如何沟通更有效,和同事交流怎么能更好更快地提升自己等等。最后,教学技能有所提升。课堂组织与调控、教材分析与讲授等能力仍待改进,但都有所提高。

  访谈者:虽然您已经正式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了,您还会继续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或像老教师请教吗?您最需要指导教师指导什么?

  被访谈者:向其他教师请教与交流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古诗《赠刘景文》的教学中,我设立的教学目标是“认识 9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理解诗的意思”.所以在授课中我除了识字写字环节外,还把一个侧重点放在了诗句意思的理解上。起初我认为古诗有些字词难以理解,如果不讲解清楚,就会对理解整首古诗和把握古诗的情感出现困难,所以我解释了“擎雨盖”、“傲霜枝”等词。后来经过几位优秀教师的指导,再加上听取了梅老师对新教纲的解读,我知道了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在于学习感情朗读,培养兴趣习惯,古诗教学重在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所以对于低年级来说,古诗实在没必要一句句讲解意思,应由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意境,并学会语言表达。所以在周老师指导下,《赠刘景文》这首诗就有了这样一个环节--“为诗句找家”,即为每行诗配两幅图,让学生通过读找出描绘每行诗画面的那幅图,并说说为什么,读出你的感受。既让学生自读自悟,又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新手教师往往关注教材内容的掌握与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忽视了学生对课本的理解与研习。教科书作为知识的载体无疑是重要的课堂资源,但如果教学目的仅仅是照本宣科,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教材内容,那就丧失了教材的意义了。对教师而言,对教材的解读不仅是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过程,还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意义的解读、补充与扩展,同时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构建情境使学生透过教材把握其中的科学知识,形成自己的人性化解读,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访谈二:杨同学

  杨同学简介:现就读于 H 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大四学生,接受正规的师范教育,曾在S 小学进行过为期 2 个月的实习。

  访谈者:学校针对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主要开设了哪些课程和活动?

  被采访者:师范类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学科教学等,学校会组织微格教学课程、试讲、实习、组织看课内比教学等各种竞赛活动。

  访谈者:哪些课程和活动能提高您的教学实践能力?

  被采访者:师范类课程就是让我们掌握教育学的有关基础知识,比如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等。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及特点,才能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完成教学目的。学校开设的微格教学对我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我们每周进行一次微格教学,6 人一组进行教学模拟,在授课过程中,一名学生扮演教师,其他学生充当学生角色,全程进行录像。授课完毕后,小组会集体回放授课录像,在观看过程中,就能发现自己很多平时注意不到的问题,比如说会有口头禅,教态不端正,偶尔的小动作等等问题都会在镜头前原形毕露。我们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看见授课时的自己,以便及时改正,这些经验都是我们平时上课和实习都学习不到的。除此之外,实习活动也可以锻炼我教学各方面能力。

  访谈者:学校开设的公共课、专业课和校本研修课程中,您感触最深的内容有哪些?通过学习您有哪些收获?

  被访谈者:感触最深的是专业课中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与解读。标准说“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则需要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特别是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而不是死记硬背,老师更不该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剥夺学生听说读写的宝贵时间。因此课堂中应该为学生多创造良好的语言文字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多些说话的时间。当学习到这部分时,我有种找到方向的感觉,之前实习中总是我在噼里啪啦的说一大串,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说和写的机会,不仅我累,学生听得也累。所以最好的课堂是老师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充分的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在实习中,我已经开始注重学生的课外积累,抽时间让他们阅读课外书,鼓励他们多读书,做摘抄,另外也会注重课外延伸,给他们补充一些优秀诗词,让他们诵读。课堂上还会训练他们说话,尽可能的让学生多说。

  访谈者:能说说通过教学活动,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明显提高?

  被访谈者:比如在一次见习过程中,指导老师给同学们上的一堂数学课让我受益匪浅,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有关 7 的乘法口诀,我开始在想,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简单的一堂乘法口诀课,如何在枯燥的记忆中提高情感、态度等能力呢。只见指导老师巧妙的采用了西游记的故事帮助学生记忆:孙悟空大闹天宫,不管三七二十一乱打一通,被太上老君关进炼丹炉中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练成了火眼金睛。学生在加法的原则上能够很好的记住一七、二七,到三七如按加法原则来记可能会耗时一会,通过学生喜欢的西游记这一段的描述,不仅给学生的课堂带来趣味还解决了两个难记的口诀,解决了三七,四七在三七的基础上加七也很快得出,六七在七七的基础上减七也很快就出来了,这样学生在故事中可以独立背出七的乘法口诀了。这样的实践经历是很可贵的,因为平时上课进行的理论知识只是单纯的让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什么,只有通过这种实际教学或者课程观摩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