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沟通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能够体现教师素质的重要内涵。“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给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下一代,是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61]”.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的教师,能够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对教育硕士培养而言,学校应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可以共同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每个班级都组成学习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分享学习经验,共同研究,一起成长。在这样的培养下,教育硕士便可以把这种合作的意识和精神带入到以后就业的学校,在各自的学校发挥沟通与合作的意识,促成教师间积极合作的学习氛围。那么在培养过程中应主要发现以下两种沟通合作能力:
1.与家长沟通合作的能力。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大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的两大培养模式,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充分沟通与合作,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就像苏霍姆林斯基创办的“家长学校”,从学前班到高中,对所有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促进家校的合作。比如初中时期是人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逐渐成长,但因为环境因素或个人因素,常常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例如:学习压力大、考试焦虑症、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等情绪问题,这时就需要学校与家庭进行及时的有机结合,教师与家长之间进行沟通合作,一起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课堂,在学生入校后,往往会因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不同而造成家长不能够充分的信任和理解教师,需要教师发挥沟通这门艺术,与家长就教育方式和学生发展问题与家长进行交流。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教师在沟通时的态度,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沟通过程中扮演主动的角色,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与社区沟通协作的能力。
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和对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社区教育成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社区是有一定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共同地缘文化的、有秩序的、有感情的人群,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的地域空间,是介于社会和团体之间的社会实体[62]”.“所谓的社区教育,是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教育活动和过程[63]”.社区教育的兴起是从二十世纪一些欧美国家开始的,最早提出这一词汇的是美国的德威,紧接着由曼雷和莫托制定实验方案将学校与社区结合起来,使学校的资源可以被社区所利用,能够为社区教育建设服务。美国的社区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变革,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社区学院”,社区学院的发展带动了社区教育的发展,使其成为美国社区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现代的教育体系中,社区教育的重要性与实际意义正日益凸显出来,全民教育的实施需要社区教育的参与,我国致力于发展的“双基”教育任务也需要通过社区教育加以实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辽宁省就开展了社区教育,那时的社区教育兴起于大型企业要参与教育,但那时的社区教育对象仅针对中小学学生,旨在为青少年学生进行校外教育,并对学校进行物质上和经济上的援助。
如今,社区教育的眼光应该放的更加长远,应该以社区内的全体成员为教育的对象,不分年龄、性别、职业、户口,内容也应与时俱进,涉及广泛。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需要学校的配合教师的参与。首先,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引导社区的精神文明发展。其次,社区的教育内容丰富,教师可利用这一优势增加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将教育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再次,教师在社区中也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通过与社区的合作,利用自身的优势,为社区中的居民传播知识提供帮助。
(四)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能力。
1.职业规划能力。
职业生涯是学生迈出校园走入社会的一段重要的人生历程,它可以帮助人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人生理想。“职业生涯规划,也称职业生涯设计,是指组织或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与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64]”.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是指“在开放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主体在内外双重机制的交互作用下,自我规划设计、主动谋求个人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的动态活动过程[65]”.教师在学校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发展,其实,不仅学生需要发展,教师也需要发展。如果教师每天都忙碌于繁琐的日常教学事务中,而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没有长远规划的话,不仅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还会对教学活动产生惰性。新教师在踏入职场前如果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会因为奋斗目标不明确、工作压力突然增加,对角色的转变产生不适应。所以,教师若想在职业生涯中实现自我价值,事业上取得成就,就必须具有职业规划的能力,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
2.反思的能力。
当今世界理想的教师己经由技术员型、专家型演变为反思型教师,这也应该视为新世纪我国正在积极倡导创新教育而需要的理想的教师形象[66].反思能力作为一种能推进教育发展并对学习产生深远影响的思维品质,它的培养工作无疑对教育硕士培养单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反思型教师才能教出具有反省思维的学生,从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视角来看,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对于加强教师的专业认知、保障教师的专业地位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长远的意义。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学生、家长、同事、专家以及理论文献的方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和自我的教育理念、自身素质的不断观察、分析、调节和评价的过程[67].在教育硕士阶段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无论对学校还是教育硕士来说,都是有很大优势的。由于已经从教多年,许多教师明明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却没有勇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害怕自己推翻自己。但教育硕士正处于学习阶段,而且成为批判型教师首先就要有一个学习者的态度,所以教育硕士在导师的帮助下有充足的时间吸收新鲜的理论和教学方式,进而对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活动进行评价反思,改进。
3.终身学习能力。
在今天这个学习型社会中,终身学习是人类的发展的必然趋势,每份职业每个人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性知识,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如果不努力学区新的知识,就会被社会这辆不断加快前进的列车远远甩下。对于教师专业来说,更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无论哪门学科,都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教师需要利用所能利用的时间学习自身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终身学习不但可以增加教师的学识,还能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发展的趋势,我国也顺应了世界教师的潮流,走上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教师专业化需要教师有着很高的学习能力,因为学习是教师能够胜任教师一职的前提条件,所以需要教师一直保有对学习的渴望,不断充实自己。
要想提高教师专业地位,就必须具有充实专业知识与技能和为勇于教育事业发展而奉献的精神。因此,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学习获得扎实的教学知识与技能,高尚的情操与道德,渊博的学识。
三、落实途径。
(一)组织科研活动 提高科研能力。
开展科研讲座,开拓教育硕士的科研视野,并且要紧密结合课改的需要,在校内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通过真实的课堂实践,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培养单位开展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激发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校内的丰富资源,以教师为首,带领教育硕士开展课题研究,协助学生撰写研究报告。
(二)开办培训活动 开设相关课程。
以职业规划能力为例,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提高教育硕士对职业生涯发展的认识,加强其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反思方面的知识学习,帮助教育硕士了解教师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特点,并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引导教育硕士学会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还要组织教师开职业生涯的培训工作,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的咨询与指导。(表略)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