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

新时期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定位引言(3)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16 共1057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1)三要素说。

  把教师专业素质划分为三个要素的学者比较多:顾明远的《教育大辞典》中认为教师素质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的基本条件,具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意识;二是业务能力;三是心理素质。”[18]

  有的学者以真善美为划分维度:谢安邦、朱宇波:教师素质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主要包括三个维度: 真--认知结构、善--专业精神和美--能力与技能[19].和震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分为知识、能力和人格三个结构并拓展出九个维度[20].有的学者以系统划分:马超山、张桂春:一是动力系统--思想品德素质结构的模型;二是知识系统--知识素质结构的模型;三是能力系统--能力素质结构模型[21].有的学者在多远文化的视角下划分:靳淑梅对教师的培养目标划分为三类:知识目标,态度情感目标,行为目标[22].可以看出三要素说的学者虽然表述不同,但里面的基本内容都是知识层面、精神层面和能力层面的。顾明远教授更加注重的是教育实践层面上的素质,像善于传授知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后面三位从理论层面上论述教师素质的结构。三要素划分的学者人数比较众多,这也是比较常见的教师专业素质划分,这三类素质包括了对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

  (2)四要素说。

  夏玉宣认为教师应该具有以下四种素质:教师素质是由动力系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知识系统--知识素质;能力系统--能力素质;支撑系统--身体素质[23].这里比三要素说更多强调了思想政治素质,教师首先要有端正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除此之外还要具备职业道德素质,这样才能教出思想健康的学生。朱红霞、朱红梅:21 世纪的教师应该具有以下四种素质:一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二是具有良好的师德素质;三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四是具有精湛的教学艺术素质[24].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的道德素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成为教师必备的素质。卞松泉:教师应当具备的四种素质是:一是人文素养;二是传授知识的技能;三是团队合作能力;四是化解矛盾的能力[25].这里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素质,教师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再能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和影响学生。卞松泉还专门把团队合作能力和化解矛盾的能力提出来作为两个独立的素质,并论述其重要性,其他学者虽然没有专门提到,但是在教师专业能力素质中都有提及。

  (3)五要素说。

  五要素说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素质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划分。林崇德、申继亮在:教师素质在结构上,至少应包括: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学监控能力及教学行为与策略等成分五种成分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教师素质系统的复杂且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结构[26].有的学者提出的对未来教师的期望:叶澜:“未来教师的理想风格是:对人类的博大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在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的教育能力和科研能力,在实践中凝聚的教育智慧,从时代发展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的角度,提出新型教师应具备五个方面素质:专业精神,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智慧。”[27].杨薇认为素质教育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高素质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观念、强烈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28].

  此外,还有学者提到了信息素质,我们处于信息化的社会,教育的信息化变的越来越普遍,给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教师如果具备了完善的信息素质,就能够在课堂上灵活运动,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周群中认为具有良好信息素质的教师,是目前这个信息时代中,成为合格教师的必备要素,所以必将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等几个方面。

  2.从实践到理论研究教师专业素质结构。

  不少学者以实证的方法探讨教师素质的结构,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教师专业素质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得出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这种方法更重视对教师素质进行实证性、应用性的研究。

  早在 80 年代初就有学者以分析回复材料的方式调查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刘兆吉、黄培松分析了 120 名优秀教师和模范班主任的优秀事迹,从中归纳出十四条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心理品质,分别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对学生有深厚的情感、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善于了解学生个性的观察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组织能力、师生关系好,有威信、有坚强的责任感、教育后进生与改造乱班的能力、全面掌握和运用教材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能力、启发学生思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的创造性和独立性,热爱班主任工作、大公无私的性格、善于作好家长工作的能力[29].这份调查的结果一是十分强调结构的完整性,二是细化到实际教学情境中。但是站在教师的角度上调查出的结果,并不是学生视角中教师应有的素质。王波调查的教师素质结构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比重最大的五个因素分别是:业务素质,包括知识方面和能力方面;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教学理论素质[30].

  唐松林与徐厚道采用半开放式式问卷,在 106 名中小学校长和 400 名师院学生中调查我国 21 世纪的基础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调查结果显示,“一是认知结构;二是专业精神;三是教育能力[31]”.这份问卷告知了学生和校长眼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这里提到了临床技能,这在前面的研究中没有出现过,现在新入职的教师在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往往表现的生疏和手足无措,没有老教师来的娴熟,这便是临床技能的缺乏,经验的不足是时间的问题,但如果学校在培养教师的过程能够将经验丰富教师的课堂经验以理论总结,用书本的形式交给学生,便会减少新教师刚入职发生问题的几率,增加教师的临床技能。

  (三)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研究。

  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主要是想培养出掌握现代化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及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在文献的查询与整理之后发现,众多学者对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主要有几下几种观点:

  何英惠认为:“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应定位应该是塑造名师,她对名师的定义是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知识底蕴,高超的教学艺术,在某一学科的教学和教研中独有造诣,在学校和学生中颇有知名度的优秀教师或教育专家。”[32]

  周其国等认为:“把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定位于、校长、教育家、高层次管理人才都是偏颇的,其科学定位应当是专家型教育管理者。”[33]

  卫嵘和陈水平认为,基础教育的现状与教育硕士生个人的发展均离不开有研究意识、掌握研究方法、拥有研究精神的人,因而我们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研究型的教育者[34].

  从以上的文献中可以看出,目前学术界在培养目标上的观点主要有“名师”、“教育家”、“高层次人才”和“研究型的实践者”.每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但也存在不足,应把优势集中起来思考。由于因为没有一分清晰明确的教育硕士培养目标,所以各个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出现了混乱,甚至有时和教育学硕士的课程设置一致,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也因不知道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迷茫。由目标不清晰所产生的课程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学术色彩过浓,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课和公共课的设置比例不协调,专业课偏少而且没有特色,专长不突出,学术不精深,致使我们教育硕士的培养不能满足专业教师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课程设置在整体上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类似,缺乏专业学位应具有特色。必修课程比重过大,课程选择性非常有限。对于教育硕士学生来说,必修公共课程的课内学时占到总学时的九成以上,选修课时数仅占一成不到,必修课所占比例偏大,选修课所占比例偏小。美国的教育硕士,虽然有不同的学校和专业,但是大部分院校的选修课比例都能占到百分之四十左右。

  其次,课程设置没有突出专业学位特色,实践课程设置相对薄弱,还未摆脱教育学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框架。教育硕士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实践,因为其所培养的人将来会是各大中小学的教师,教育实践是提高教育硕士教学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是转化为合格教师的关键环节,也是讲教师师德、文化知识、教育理论和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运用。

  以上的种种课程的问题都给我国教育硕士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归根结底是因为目标不清晰,没有一套适合于教师硕士发展的培养目标。所以我们应该从教育硕士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结合客观需要制定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

  四、论文创新点。

  本文创新点有二:

  一是探讨了建构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的制定首先要考虑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求,人发展的需求和教师职业发展与进步的需求。具体在社会需求中要考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在人的需求中要考虑社会对人的需求和人自身对生活对学习的需求;在职业需求中要考虑职业发展的一般性要求和专业性要求。

  二是构建科学、合理、统一、有效的教育硕士培养目标。首先从观念与意识、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明确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三个维度,再进一步进行划分一级目标和二级目标,并在培养内容上进行设置。

  五、主要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文献法是本研究所使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的数据库和图书馆的相关书籍收集了关于我国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相关资料,并将资料进行分析与整合。这个方法不仅帮助我对现阶段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已有成果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为本研究的框架设计提供整体思路并打下了理论基础。

  (二)历史法。

  通过历史法,了解、研究教师教育和教育硕士及其培养目标的发展与变迁,为研究提供历史依据。

  (三)比较分析法。

  主要是综合分析发达教育的相关研究文献,分析这些国家在培养目标设置上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并在制定上予以思考。

  (四)调查法。

  通过对在校教师与管理人员进行访谈,调查其对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现状的看法。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