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金融硕士论文 >

运营风险核查降低操作风险冲击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18 共354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3.3 运营风险核查降低操作风险冲击

  作为操作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支,某行内控合规部门开展业务运营风险监督核查工作,不断强化日常业务运营中产生的准风险事件核查及责任认定工作措施,进一步增强了业务运营风险监督核查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促进了业务运营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客观上降低了全行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了内外部风险对全行业务的冲击,保证全行业务的顺利运行。

  3.3.1 专项风险事件治理

  3.3.1.1 十大违规整治活动

  为切实增强员工合规意识,严厉打击主观故意的违规行为,某行2011年起开展针对规避反交易、逆向操作业务、虚假存款等违规行为的整治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扭转了之前员工业务操作中的一些不良习气。相关违规行为引发的风险事件由2011年的21782笔减少至2013年底的2313笔,降幅达到89.38%.通过对违规风险事件的持续治理,严谨合规的业务操作风气得到进一步彰显。全行各项违规行为引发的风险事件逐月减少,整体业务运营风险呈现出稳定下降的态势。

  3.3.1.2"屡查屡犯"专项治理活动

  继十大违规行为重点整治工作之后,2013年6月某行在全行范围组织开展了以整治"屡查屡犯"风险事件为主题的专项治理活动,针对十二类常见的屡查屡犯行为进行重点整治。通过近5个月的治理,全行"屡查屡犯"柜员由去年同期的13882人下降到治理期间的3119人,"屡查屡犯"柜员占比由6.55%下降到1.47%,降幅达79.58%;活动期间"屡查屡犯"风险事件数共2.1万笔,较去年同期下降77.31%;业务运营风险事件总量20.86万笔,较同期下降40.26%,屡查屡犯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在2013年专项治理工作的基础上,某行2014年继续开展以"业务凭证/申请书要素不完整、不正确或更改不合规"、"凭证/资料漏送、漏扫"、"遗失会计核算要素"、"柜员随意简化操作流程"5类"屡查屡犯"风险事件的专项治理活动,推进工作常态化。上半年,全行5类风险事件"屡查屡犯"柜员由去年同期1718人降为6月末的843人,降幅为49.1%;5类屡查屡犯风险事件从去年同期的9.52万笔降为6.57万笔,降幅31.1%,效果良好。

  从数据上看,多数分行的数据指标压降效果较明显,且能超额完成总行制定的目标。

  但是部分机构在日常风险管理中仍存在"以罚代管"、"治下不治上"等现象,虽然指标压降指标效果明显但难以维持,且有反弹的可能,不能真正在根源上解决"屡查屡犯"问题。通过监测发现,个别行在履职过程中出现了核查回复避重就轻、风险等级评定"大事化小"调低风险等级、对相关考核指标进行技术性调整等不当行为,影响了专项治理活动作用的充分发挥。这些问题须引起大家关注。

  3.3.1.3 开展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活动

  内控合规部组织开展2014年度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活动,重点针对员工组织或参与民间借贷、非法集资,违规担保,经商办企业,在小额贷款等金融中介公司中兼任职,信贷业务、代客理财业务的关键环节和部位等领域组织开展排查,各行采取多项措施落实推进,排查工作顺利完成,及时发现和消除了一些风险隐患。

  3.3.2 加大技术手段应用

  3.3.2.1 短信回访及电话核查优化

  针对之前资金异动类准风事件电话核查中存在的人员占用量大、客户隐私感和体验不佳、覆盖面有限等问题,某行在深入研究和细致设计的基础上研发了短信回访和电话核查流程优化项目",以短信方式替代电话回访对资金异动类准风险事件的交易行为真实性进行核实,对于短信核实中发现的问题线索或重大疑点,需要通过电话方式向相关客户调查、取证、核实、认定的事项,由核查人员采用"嵌入式电话外拨方式"按要求通过955XX平台主动发起电话核查,并对相关话术进行规范。一是从根本上解决电话回访人员缺口问题,降低客户回访成本;二是有效扩大客户回访覆盖面,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三是缩短电话外拨时滞,最大限度地提高交易确认的时效性;四是有效改善客户体验,使交易确认回归于服务,同时有效避免客户对电话回访方式进行交易确认形成的反感、质疑和不配合心态,甚至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五是成本投入少,涉及业务流程及系统改造的工作量小,价格低廉但效果较好。有效提高电话核查效率与风险防范的针对性。

  3.3.2.2 推进系统化建设

  为不断提升业务运营风险核查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流程化水平,某行全力推进系统建设工作做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持续改善效果。

  1、投产业务运营"责任认定模块"

  2014 年 2 月份投产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责任认定模块",大幅减少了基层行的系统外手工操作,工作效能有效提升。目前总行正在积极协调版本安排开发责任认定二期模块,二级模块投产后,将实现责任认定模块易用性优化、监督检查管理系统数据对接改造、责任认定内容申诉、修改功能、认定情况统计分析、认定结果报送等。

  2、投产业务运营"屡查屡犯模块"

  2014 年 8 月底,投产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系统"屡查屡犯"治理模块,实现了业务运营"屡查屡犯"责任人清单与明细事件的自动下发与展现,为各级行履查屡犯常态化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3、业务运营风险核查信息分析系统及数据仓库建设

  2012 年某行研发了《业务运营风险核查信息分析系统》。系统通过定期导入业务运营 SAS-EG 数据,实现了对业务运营风险核查数据的全流程分类查询、分析统计、数据报表等功能。2014 年某行组织人员对系统进行重构优化,将数据库系统升级为企业级数据库,将前台处理程序升级为稳定性强、安全性高、运行可靠的 MVC 程序结构,为风险事件的深度挖掘分析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平台。

  3.3.3 强化理论政策研究

  3.3.3.1 科学处理反交易和错账冲正业务问题

  反交易和错帐冲正是柜员纠正业务差错的正常手段,但基层柜员为避免发生反交易和错帐冲正,采取了种种规避行为。某行内控部门与专业部门沟通协调,最终以风险为导向调整反交易与错账冲正交易的风险事件认定规则,改变"一刀切"将反交易和错账冲正直接认定为风险事件的做法,解除系统对"反交易"的硬控制,引导各级员工正确认识和应用反交易及错账冲正纠错,从根上解决规避反交易问题。调整反交易及错帐冲正风险事件认定标准后"规避反交易"降幅明显。

  3.3.3.2 正确处理风险与质量的关系

  业务运营风险管理体系脱胎于传统的事后监督,之前的事后监督主要以规范为导向,重点关注业务操作规范性和核算质量,在防差错、规范业务操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风险揭示方面存在不足。2014 年起,在风险等级评定中对质量问题和风险问题进行了差异化处理,不简单依据金额来评定风险等级高低。明确质量问题主要源于业务操作质量的瑕疵,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案件发生和风险敞口的形成,可以给予一定容差错忍度,但频繁发生质量问题(海恩法则)一般是风险形成的前兆,需引起关注;风险问题意味着一定风险敞口的形成,如错汇导致的资金损失可能性等,需采取后续的管理和缓释措施。

  3.3.4 内控部门规范、强化管理

  3.3.4.1 开展履职检查
  
  2012 年 5 月某行在全行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业务运营风险核查履职情况专项检查。通过检查揭示了全行核查监督工作中在管理机制、核查回复、风险评定、责任认定、问题整改方面等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问题根源的分析,提出提高核查效率和层级、强化核查工作监督管理、发挥部门整改联动作用、推进电话核查改革等管理建议。

  3.3.4.2 完善核查制度体系

  2014 年,某行根据核查监督工作发展变化的需要,全面修订相关制度体系,构建更为适用的制度支撑。修订相关手册,未基层操作人员建立更为实用、清晰的核查工作业务规范标准,促进核查工作质量提升。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总体管理有《办法》、履职标准有《规程》、实际操作有《手册》的层次清晰、操作指导性强的核查制度规范体系,为加强核查管理,规范核查行为,发挥核查效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3.3.4.3 强化典型风险的跟踪分析与预警

  某行定期以内控合规专刊的形式编发运营风险核查典型案例,及时提示全行防范相关风险,促进风险信息共享,为全行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建立案例报送积分机制,鼓励分行积极报送典型案例,充分揭示报告风险,效果良好;深化定期报告分析,突出对新型风险、行为风险、特定层面整体风险状况等方面的分析报告,不断增强报告的管理机制。

  3.3.4.4 加强宣传沟通,建立互动机制
  
  2014 年以来,某行通过内部网站,不定期发布专项治理活动相关通知、各月直通式核查通报、各季度考核通报等内容,方便分行及时了解相关活动动态和管理情况。形成良好的沟通互动机制。

  3.4 小结

  银行是经营高风险的行业,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和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是其经营发展的重要基础。合规管理工作是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不仅为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发挥着合规保障的基础作用,而且也由于其管理的特殊性,进一步发挥着增值服务的核心价值作用。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监管要求与金融环境的发展变化,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难题。某行通过强化对各业务领域内控合规管理,实现了对集团各项业务稳健经营的保驾护航作用,凸显了内控合规的整体作用。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金融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