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截至 2013 年底,全国总人口数为 136072 万人,其中,0 - 15 岁人口为 23875万人,占总人口的 17.5% ;16 - 59 岁人口为 91954 万人,占总人口的 67.6%;60 周岁及以上人口为 20243 万人,占总人口的 14.9%;65 周岁及以上人口 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 9.7%(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按照联合国的规定,衡量一个地区的人口进入老龄化的标准是一个地区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数达到人口总数的 10% ,新标准是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7%,而中国在这两个指标上都已经超过了联合国的规定,因此中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不容忽视。孙祁祥、王国军、郑伟等针对我国的现状,通过分析发现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当年收支将在 2037 年出现赤字,而整个社保基金将在 2048 年耗尽。国内很多机构和学者也证实了我国养老金已经出现了巨大的亏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养老金替代率为 40%,而根据国际劳工组织 1952 年《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规定,养老金的最低替代率为55%,而按照国际经验,要维持退休前现有的生活水平,养老金替代率应不低于70%;如果只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养老金替代率应达到 60% - 70%;如果养老金替代率低于 50%,居民的生活水平将会远不如退休前。全世界来看养老金替代率超过 60%的国家占了 78%。我国的养老金替代率已经远远低于其他的国家,根本无法使居民退休后享受退休之前的待遇。因此,即使基本养老金没有出现亏空,也难以满足人们的养老需求。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以前依靠子女养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因此养老只能靠国家、靠企业、靠个人。我国养老保险模式,按照世界银行 1994 年提出的“三支柱”模式发展,既基本养老、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个人养老保险产品价格昂贵,作为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应当成为基本养老的重要补充以满足人们的养老需求。
企业年金在我国已有 20 多年的发展历程,发展速度却一直较迟缓,截止到2012 年底,积累基金达到 4821 亿元,但是就目前 2.4 万亿元的养老金体系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来说,我国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的体量还是很小。
本文通过对企业年金需求规模与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旨在找出使得我国企业年金需求滞后的主要因素,以寻求促进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有效措施。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对于企业年金需求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许多研究。国外的研究较早,理论也较深入,而国内学者通过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的理论,并结合我国的特点,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下面将对国内外的研究分别展开,进行论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学者普遍认为企业年金需求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影响企业年金需求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两个:政府政策推动和市场层面的拉动。内部因素主要也有两个:员工自身的保障需求和企业激励政策的需要。
对于政府来说,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对企业年金的需求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Richard(1986)提出由于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企业年金对于企业来说成为了一个进行避税的有效工具,引起了企业参与年金计划的热情;而对政府来说,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投资较低而回报较高,也可以降低社会养老保障的成本。Allen,et al.(1997)提到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年金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书中以美国的 401K 计划作为例子进行了说明。发达国家充分利用税收优惠制度,并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不断完善企业年金制度,推动了企业年金的快速发展。
对市场来说,资本增值效应保障了企业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Davis(1995)通过研究缴费确定型(DC)企业年金,指出企业年金应该在资本市场运作稳健,实现保值增值来为参与者提供养老金。而参与者的目标是养老金替代率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年金投资于股票、房地产等回报率较高的领域。Blake(1997)指出,为了在有效边界上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投资组合,必须了解参与者的风险承受力,风险承受力高的参与者,退休时对年金资产的预期价值就大,对临近退休的员工,要降低因市场波动造成的风险,需要把一部分年金资产调整为低风险的资产。完备的监督管理体系保障了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这对企业年金的需求起到了拉动的作用。Demacro, et al.(1998)指出,年金基金的具体监管模式可以分为主动式和反应式。主动式监管模式多见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资本市场成熟,基金规模大,法律体系健全,政府对养老金体系干预较少。相反的,反应式模式则多见于发展中国家,他们大多釆取以信托为主的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容易产生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等一系列问题,监督者的监管较为被动,只有资金运作出现问题时才会出面干预。
对员工而言,保障退休后其生活的稳定是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直接目的。对企业而言,企业年金作为薪酬福利的一种,不但可以激励员工,还可以起到留住人才的作用。
Richard(1986)详细说明了企业年金计划的积极的作用,并以美国的 401k计划为例做出了解释:对企业来说,首先,可以提升企业的企业形象和凝聚力,其次,还可以通过发放薪酬福利,激励员工更加积极地参与工作,最后,延期支付的领取方式起到了防止人才流失的作用;对员工来说,可以弥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不足的部分,提升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Lazear, et al.(1995)认为企业年金的实施,使得年轻的员工获得的是低于他们劳动边际产出的工资报酬,相反,年老的员工则获得的是高于他们的劳动边际产出的工资报酬。这种后置性的权益积累是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可以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
1.2.2 国内研究综述国内学者也证明了税惠政策对推动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大多数学者提出实行 EET 税制较适合我国现在的国情。林惠华、林东海(2007)为了研究不同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年金收益的影响,利用净税收优惠收益法对 EET、TTE1、TTE2 三种税制进行了比较,发现 EET 制度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但 EET制度需要政府减税的幅度较大,需要考虑到国家财政承担能力。陆解芬、侯复兴(2011)通过计算税收优惠政策的当期税收支出,发现实行 EET 税收优惠政策是一项低成本但却高效的政策,适合我国国情。张小云(2008)、陈秀霞(2013)等人通过对 OECD 国家的实践经验总结,发现企业年金计划的基金积累量与政府的税惠政策支持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国内学者认为企业年金基金的在资本市场的运作必须要实现增值,同时也要控制风险。殷俊(2008)认为完全积累制的年金计划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年金计划的发展同样也可以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唐运舒、马红鹃(2012)认为通过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保值增值,保证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等影响下的企业年金的养老需求,是年金计划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牛海(2013)利用 1991 - 2011年的数据,通过建立我国企业年金资产投资约束的均值—方差模型,测算了各种投资产品不同组合下的收益与风险,发现我国资本市场在提高企业年金基金收益率的同时,风险却大幅增加。郑婉仪、陈秉正(2003)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年金基金投资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们对企业年金的需求。韩强(2005)、谢丹(2013)等认为,投资管理是年金基金运营管理的关键,受托人应成为企业年金运作过程中的核心,掌握年金基金的投资决策权。杨燕绥(2008)认为安全性和回报性是对年金基金进行投资的客观要求。年金基金选择应不同风险和回报的各类金融工具组合进行投资。
国内学者对企业年金的监管提出了许多建议。巴曙松、陈华良(2005)指出设计合理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是制定监管政策的主要内容。邓大松、吴小武(2005)指出应该完善相关服务机构的相互监管和制衡,同时,建立一个统一、独立、高效的企业年金基金监管体系,并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协同监管的目标。
钱振伟,丁江萍,张艳(2009)建议将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合并,筹建新的“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除了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另外成立一个“企业年金监管局”,改变企业年金运营存在多头监管的现状,加强集中化监管。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问题备受各界的关注,研究机构和学者众多。随着年金基金规模的不断增加,国家对年金基金投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宽,如何对企业年金进行有效的监管会将会持续受到相关机构和众多学者的关注。只有一个健全的监管体系才能保证企业年金运作和投资的安全,同时,也才能确保企业年金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学者认为员工自身养老保障的需要刺激了企业年金的发展。郭席四(2003)认为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相比,企业年金基金有较大的不同之处,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基金完全积累。二是资产规模巨大。三是收益要求高。孙开、金华(2009)认为员工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为了退休后领取额外的养老金,满足生活的需要;二是由于政府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企业年金可以带来更高的收益;三是弥补了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不足。
企业年金作为延迟支付的工资,员工必须在参与该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工作一定的时间,才有资格取得领取相应的年金待遇,否则企业可以扣除其企业年金账户中由企业支付的部分。殷俊、黄蓉(2009)通过建立员工收入效用最大化和公司利益最大化模型,发现工资和企业年金都可以控制员工流动率,但两种工具的作用是不同的,必须把两种工具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优的员工流动率。马海红,蒲培(2011)指出企业可以设置一个归属规则,企业缴费的权益归属需要满足既定的条件时才会进行,同时,可以实施差额累进的缴存政策,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励员工在企业长期发展。通过迟支付的方式,企业将企业年金计划作为“金手铐”,最大可能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员工当前收入与将来的需求相统一,稳定和加强企业人力资源配备。充分利用企业年金计划,提高企业竞争力、控制员工的流动性、督促员工团结协作,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1.3 研究目标、方法与结构
1.3.1 主要目标探索影响我国企业年金基金规模的主要因素,寻求解决我国企业年金需求滞后问题的突破口。本研究基于建立企业年金基金总量与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将影响因素进行对比,找到对我国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影响较大的因素,针对模型的结果,提出促进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有效措施。
1.3.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1)文献研究法,即综述国内外大量文献,对国内外学者研究企业年金需求影响因素的成果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基础或条件;(2)定性分析法,即发现我国企业年金现存的问题,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3)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定量研究,即对影响企业年金需求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对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并找出促进我国企业年金的有效需求的措施。
1.3.3 文章结构本文结构如下:
第一章引言,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综述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年金需求因素的研究成果,概括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与结构,说明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企业年金在我国的发展,介绍了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进一步分析打下基础。第三章我国企业年金需求与主要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首先对灰色关联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随后找到影响我国企业年金需求的八个因素,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企业年金需求影响因素与企业年金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第四章在前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以此促进我国企业年金的快速发展。
1.4 创新点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企业年金的研究大多在理论、制度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本文通过搜集大量数据,试图利用数学模型从定量的角度对企业年金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力求使得做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
6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建议以上对国内外人口老龄化对比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整个国家处于调整过程,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抚养系数增大,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其建立发展改革不仅仅自身...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科技风险等多种风险,增加了人们对生活的焦虑感。保险作为一种分散风险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利用。保险通过收取保费建立保险基金,实现保险购买者风险转...
2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现状2.1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市场现状目前,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还属于试点筹备阶段。保监会表示保险公司要重点参与养老业务,尤其是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2013年11月下旬,保监会曾召开幸福人...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现状1.1.1研究背景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变迁的客观反映。城镇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市场经济...
5完善石家庄供销合作社农业互助保险对策5.1政府方面5.1.1优化财政支持方式政府的扶持政策是组织群众投保结成互助的最好动员和驱动方式,而且,农业保险本身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它必须获得正确的政策扶持,才能健康发展。政府要加大对供销社开展农业互助...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这不仅标志着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我国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普惠金融成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这体现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
2案例分析2.1禅城区专利保险模式分析佛山市禅城区专利保险并不是由商业保险公司独立经营,而是在禅城区政府、区政委的指导下,采取专利保险合作社的模式。具体是由佛山市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也即是知识产权局负责日常的经营与管理,专利保险合作社...
参考文献[1]程玲玲。知识产权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12[2]高留志。美国知识产权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6(2):297[3]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简报2014年第1期[EB/OL].2014/02/01[4]胡丽君...
3国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情况。3.1美国。美国环境责任保险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已经达到了更加成熟的阶段。1966年以前属于初级阶段,当时的承保范围只限于突发性的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随后是发展阶段,其承保范围扩大到长期积累造成的...
1引言1.1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1.1研究背景我国自1991年起开始试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1991年至2005年期间,由于当时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以及企业的环境风险意识不强,导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进展并不顺利。2007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与保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