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巨灾保险需求理论分析一从需求角度解释市场失灵
上一节主要分析了巨灾保险市场失灵的表现以及一些客观原因,本节则从巨灾保险需求的角度来分析私人巨灾市场失灵。传统的保险需求理论认为,投保人是理性的,是风险厌恶者,投保人在决策过程中追求期望效用的最大化。理性的投保人愿意支付的保费是其获得保障效用超过期望损失的部分,而风险中性的保险公司则在以零期望利润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经营保险业务。然而现实中巨灾保险市场情形和传统的保险需求理论相比却显示出差异,保险市场由于投保人的一些非理性行为无法有效运行。
第一节巨灾保险需求传统分析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保险经济学的创立使得保险成为连接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桥梁。保险经济学研究的是将风险在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即投保人根据自身的情形选择是否投保以及保障水平。而在这个选择过程中,传统经济学将选择的个体假设为具备“完全理性”这也是传统经济学进行经济分析的前提。而传统经济学中保险需求理论正是居于这种假设下,经济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发展而来。
传统经济学分析保险需求的理论工具是期望效用理论。期望效用理论由S_elsson(1937)引入以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问题,之后,Koopmans(1960)[24]则通过理论和实证的方法将期望效用理论应用到保险经济中来。Karl HJBorch (1961)[25]则通过更深入地研究再保险费率、保险精算以及市场完全竞争时的最优保险合同问题将期望效用理论完全引入保险学。挪威经济学家Mossion (1968)在精算定价的基础上,证明了风险厌恶的理性个体必然会购买保险合同。另夕卜,Mossion和Smith同时提出了部分最优理论:即在风险厌恶的前提下,保险人和投保人都会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那么结果是双方都会现则承担部分风险,即只会对部分风险进行保险,这就是M-S定理。在我们上面讨论的理论中,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假设:风险选择的主题是风险厌恶的,具备“完全理性”,个体风险选择的首要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在随后产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公共跨期理论也将期望效用模型为基础,对跨时期的风险选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因此,期望效用理论可是说是保险需求领域十分基础的分析模型。期望效用函数的表达式为:
其中Z为期末效用主体的财富值,所以期末他的期望效用为不投保:U,(W, l-p;W-Y,p),投保:U2(W-A)。如果U2>Ui,则他会选择投保。对于投保人来说,如果保费A增加,那么该保险产品的吸引力就会下降,因为U2会随着W-A的减小而下降。当A增大到使得Ui>U2时,效用会选择放弃投保。
虽然来说期望效用的核心衡量指标就是个体的效用值,每个参与风险选择的个体总是使得自己的总效用值最大化。但是,将效用通过简单的概率以及对应的期望结果来表达确实有些难度,毕竟效用对个体来说是个主观的概念。人们在实际活动中做出选择也不会每次都经过精确的计算,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有时候会做出与期望效用理论相违背的选择行为。其中最着名的就是阿莱悼论(Allaisl953) [26]。
1952年,法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莱作了一个着名的实验:
他对100个测试者设计了这样的赌局:
赌局1: 100%的机会得到100万元。
赌局2: 10%的机会得到500万元,89%的机会得到100万元,1%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1而不是2。即赌局1的期望值(100万元)虽然小于赌局2的期望值(139万元),但是1的期望效用值大于2的期望效用值,即:
而这刚好与(1)矛盾,人们违背了自己之前做的选择,这就是着名的阿莱悖论。
期望效用理论假设做出选择的个体是“完全理性”的,并在这个前提下构造自身的效用-数,但在现实行为中,风险主体做出选择时会受一些心理因素干扰表现出“非理性”。下一小节,我们将分析巨灾保险需求行为受“非理性”的影,响。
第二节行为经济学视角下巨灾保险需求分析
一直以来,传统经济学的“完全理性”。一直占据着经济行为研究和保险需求研究的主导位置,但随着人们渐渐发现,依照传统经济理论分析出的一些行为却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相矛盾,人们在做出风险选择是出现了 "非理性”的行为。
于是学者们开始从另一种角度去分析经济主体的选择行为,从而出现了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由Kahneman和Toversky (1979) [27]提出,通过修正最大主观期望效用理论发展而来。Kahneman和Toversky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将心理学与经济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前景理论,从而为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与以往传统经济学先从数理模型假设入手的方式不同,行为经济学则主要是从抽样调查开始,进行心理学的实验,并从实验中发现个体选择中的特性,他强调,经济人的行为不光受到利益的驱动,也会受到未来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人类认知能力有限以及经济环境的复杂等心理因素的影响。
Kahneman和Toversky认为,个体在风险选择过程实际上是“有限理性”而非“完全理性”的,这也是经济学需要研究的问题。行为经济学在决策互动中能够更加全面的反应经济主体的主观决策过程,并且能够更好的说明经济主体在决策过程中行为。这是行为经济学由于传统经济学的地方。我们这里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巨灾保险的需求,分析经济主体在面临极大损失和极小概率的损失事的选择行为,从而有助于巨灾保险市场的正常运行。
前景理论中做决策的经济主体使用的是期望效用函数修正后的价值函数,如图2— 1所示,价值函数呈现S形,参考点左右两边的凸四性不同,价值函数使得前景理论表现为以下主要特征:经济主体在风险选择中更加注重参考点的选择,通过面对的是损失或者是收益来做决策;大多数人在面对损失的选择是表现为风险偏好,此时经济主体倾向于对风险采取冒险的态度,而在面对收益的选择时,经济主体却表现为风险厌恶,此时人们更喜欢确定性;人们对损失具有更大的敏感性;对于极端的小概率损失事件,人们虽然对损失发生结果的重视会增加,但是往往会选择忽视其发生的可能。
前景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巨灾保险需求不足的原因,首先对于巨灾这种损失事件的决策,经济主体倾向于风险偏好,即对可能发生的损失釆取冒险行为,而不追求购买保险带来的稳定性。另外,对于巨灾这种极端小概率事件,人们往往存在烧幸心理,认为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更加导致的巨灾保险的需求不足问题。
另外,前景理论中的可得性偏差Kahneman和Toversky (1974) [28]和显着性思维理论也解释了经济个体无法做出理性的投保决策的原因。
可得性偏差描述的是人们由于受记忆力或者知识的局限,现在进行预测和决策时大多会利用自己熟悉的或者能够凭借想象构造而得到的信息,导致赋予那些-易见的、.容易记起的信息以过大的比重,但这些只是经济个体做决策应该被利用、的信息的一部分,还有大量的其他的必须考虑的信息,他们对于正确评估和决策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人们的直觉推断却忽略了这些因素。
而显着性思维则是指人们通常会高估那些发生的概率很小,但是如果发生,影响很大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可得性偏差和显着性偏差使得投保人在决策过程中会在不同的时间对巨灾风险釆取完全不同的态度,从而得出完全不同的投保决定。这两种偏差会导致投保人的过度反应,投保人总是给予最近的信息比较大的权重,而常常忽略较早的信息,这使得个人对风险的判断往往比较主观。在巨灾事故发生后,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媒体的报道使得投保人的感官受到刺激,使其过分重视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导致其因灾害的发生产生紧张或恐惧的情绪,并产生对巨灾事件产生非理性的判断,从而忽视了巨灾事件小概率的特点,增加对巨灾保险的需求。而随着巨灾发生的时间过去,人们就逐渐淡化记忆,投保人的也会逐渐转移其注意力,逐渐恢复其对巨灾事故小概率特点的认知。这时候,投保人会选择不再购买或者减少购买巨灾保险。
在下一章中,我们将以美国洪水保险为例,引入模型分析人们在购买巨灾保险时的决策行为。
6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建议以上对国内外人口老龄化对比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整个国家处于调整过程,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抚养系数增大,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其建立发展改革不仅仅自身...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科技风险等多种风险,增加了人们对生活的焦虑感。保险作为一种分散风险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利用。保险通过收取保费建立保险基金,实现保险购买者风险转...
2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现状2.1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市场现状目前,我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还属于试点筹备阶段。保监会表示保险公司要重点参与养老业务,尤其是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2013年11月下旬,保监会曾召开幸福人...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现状1.1.1研究背景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变迁的客观反映。城镇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市场经济...
5完善石家庄供销合作社农业互助保险对策5.1政府方面5.1.1优化财政支持方式政府的扶持政策是组织群众投保结成互助的最好动员和驱动方式,而且,农业保险本身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它必须获得正确的政策扶持,才能健康发展。政府要加大对供销社开展农业互助...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这不仅标志着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我国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普惠金融成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这体现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
2案例分析2.1禅城区专利保险模式分析佛山市禅城区专利保险并不是由商业保险公司独立经营,而是在禅城区政府、区政委的指导下,采取专利保险合作社的模式。具体是由佛山市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也即是知识产权局负责日常的经营与管理,专利保险合作社...
参考文献[1]程玲玲。知识产权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12[2]高留志。美国知识产权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6(2):297[3]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简报2014年第1期[EB/OL].2014/02/01[4]胡丽君...
3国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情况。3.1美国。美国环境责任保险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已经达到了更加成熟的阶段。1966年以前属于初级阶段,当时的承保范围只限于突发性的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随后是发展阶段,其承保范围扩大到长期积累造成的...
1引言1.1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1.1研究背景我国自1991年起开始试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1991年至2005年期间,由于当时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以及企业的环境风险意识不强,导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进展并不顺利。2007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与保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