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法律硕士论文 >

邢台市桥东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难点探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2-23 共197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摘 要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逐年提高以及电动自行车行业的飞速发展,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趋势,道路交通的安全问题被社会各界所共同关注。本文以邢台市桥东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为例,针对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其中包括:电动自行车的法律属性问题、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问题以及损害赔偿中的区分城镇居居与农村居民问题、精神损害及贬值损失的赔偿问题。

  第一部分,结合邢台市桥东区人民法院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具体情况,全面总结和概括出此类案件的特点及难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特点主要包括:案件数量迅速增长、诉讼主体复杂多样、送达问题较为突出、调解结案比率不高、审理周期总体偏长,难点主要包括:电动自行车的法律属性需进一步予以明确、赔偿责任主体难以确定、受害人的赔偿数额不易计算。

  第二部分,对"电动自行车"概念以及我国电动自行车发展概况进行阐述,指出我国法律在电动自行车法律属性界定方面存在的不足,认为应当突破传统的以驱动方式作为划分车辆类型标准的"两分法",将电动自行车的法律属性界定为第三种类型,即"准非机动车",在此基础上再去确定电动自行车在发生交通事故后究竟应当适用何种归责原则。同时,对比国外立法,提出构建电动自行车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议,在未来的电动车管理制度体系中应当加强电动自行车的源头管理、确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的年龄范围、实行电动自行车的登记制度以及规定电动自行车保险制度。

  第三部分,针对司法实践中不易确定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几种道路交通事故的特殊情形进行了重点分析。

  第四部分,针对法院在认定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最终所能获得的损害赔偿数额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在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区分问题上,认为在审查认定住所地在农村的交通事故受害人能否以城镇居民标准计算赔偿数额时,不能仅凭单个证据予以简单认定,当事人提供的经常居住地为城镇及主要收入来源于城镇的证据需是相互补充的,缺一不可。在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问题上,认为可以通过三种方法确定赔偿数额,即:赔偿最高额限定法、分档赔偿法、参照判例法。在车辆贬值损失赔偿问题上,判断当事人能否获得车辆贬值损失赔偿,要看车辆在维修后美观度以及车辆使用性能是否受到影响以及该影响是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所有人主张车辆交易价值损失的,还要看是车辆交易是否真实存在,同时指出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对车辆贬值损失的赔偿应当严格予以控制。

  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 疑难问题 责任主体 损害赔偿 电动自行车


  目 录
  
  引 言
  
  第 1 章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特点及审理难点
  
  1.1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特点
  1.1.1 案件数量迅速增长
  1.1.2 诉讼主体复杂多样
  1.1.3 送达问题较为突出
  1.1.4 调解结案比率不高
  1.1.5 审理周期总体偏长
  1.2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审理难点
  1.2.1 电动自行车的法律属性需进一步予以明确
  1.2.2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难以确定
  1.2.3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受害人的赔偿数额不易计算
  
  第 2 章 电动自行车的法律属性
  
  2.1 电动自行车的概念
  2.2 我国电动自行车的发展概况
  2.3 电动自行车法律属性的界定
  2.3.1 现行法律对电动自行车法律属性规定的缺失
  2.3.2 定位电动自行车法律属性的相关建议
  2.4 国外对电动自行车的法律规定
  2.5 电动自行车管理制度体系构建之初探
  2.5.1 加强电动自行车的源头管理
  2.5.2 确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的年龄范围
  2.5.3 实行电动自行车的登记制度
  2.5.4 规定电动自行车保险制度
  
  第 3 章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
  
  3.1 机动车出租、出借期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情形
  3.2 分期付款购买机动车卖方保留机动车所有权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情形
  3.3 机动车挂靠经营期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情形
  3.4 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情形
  3.5 套用他人牌照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情形
  3.6 买卖机动车但未办理过户手续期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情形
  3.7 机动车驾驶人在执行职务期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情形
  3.8 驾驶盗、抢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情形
  3.9 "好意同乘"期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情形
  3.10 赔偿责任人死亡情形
  3.11 驾驶超标电动自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情形
  
  第 4 章 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损害赔偿数额的认定
  
  4.1 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区分
  4.1.1 "非农业人口"及"农业人口"、"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的由来
  4.1.2 "非农业人口"及"农业人口"、"城镇居民"及"农村居民"的涵义
  4.1.3 区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所具有的法律意义
  4.1.4 城镇居民的认定
  4.2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
  4.2.1 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
  4.2.2 精神损害赔偿的误区
  4.2.3 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数额时需考虑的因素
  4.2.4 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方法
  4.3 车辆贬值损失的赔偿
  4.3.1 "车辆贬值损失"的涵义
  4.3.2 司法实践中关于车辆贬值损失的争议
  4.3.3 车辆贬值损失的获赔条件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交通论文
返回:法律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