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

工商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9-06 共283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5 章 山东省工商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1 山东省工商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4 年 12 月,在山东省委省政府、工商联的努力争取下,全国工商联十一届三次执委会议暨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入鲁助推转调创洽谈会在山东召开,全省累计签订合同项目2234 个,投资额 28995.69 亿元,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为省工商联服务全省经济发展记下了色彩浓重的一笔。近年来,山东省工商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努力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受种种因素制约,在发挥助手作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1)重经济服务、轻政治引导

  思想决定行动,态度决定成效。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上,抓住"人"这个关键要素,是确保经济工作不走歪路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山东省工商联虽然先后开展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群众路线教育"等,但基本上都是基于全国的统一要求,针对山东实际自发开展的活动不多,尤其是对新形势下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研究不够有力有效,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不够强,在与主流媒体合作,加强对工商联组织地位作用和非公企业及企业家先进典型的舆论宣传引导,为促进"两个健康"传播"好声音"、凝聚"正能量"、营造社会氛围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2)重开展活动、轻建立机制

  不论是举办"民企招聘周",组织民营企业家"齐鲁行"、"县区行",还是召开银企对接、科技对接会议,工商联大多是以举办活动、举行会议的形式开展经济服务。这种形式一般会以当场达成合作意向或者签约而取得立竿见影的活动效果,弊端则是由于受时间、场地、地域等条件的限制,服务范围、服务对象相对有限,参加活动的也总是与工商联往来密切的、规模较大的企业,大部分的会员只是有了会员身份,没有会员活动。因此,如何更好的联系和服务全体会员,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通,进一步增强工商联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号召力,需要山东省工商联在建立会员联系机制、搭建网络服务平台等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方面加以探索和实践。

  (3)多"单枪作战"、少"左右联动"

  近几年,工商联在一些工作上加强了与人社厅、总工会、科技厅等部门单位的合作,但相比之下更多的还是自己策划、自己搭台、自己唱戏,即便是联合其他一些政府部门共同举办,也往往是挂名的多、参与的少,出席的多、出力的少,致使工商联开展的一些工作显得"含金量"低、吸引力小,促进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工商联理应参与到相关的经济工作当中,也掌握充分的一手信息和资源,可以为党和政府的经济工作和决策出谋划策。但在实际中,工商联往往缺席政府或者部门相关的会议和决策中,参政议政、参谋决策的作用受限。比如,在历年山东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工商联只是作为列席单位参加而非正式出席单位。助手职能发挥受限,工商联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效果上也显得差强人意。

  (4)存在"上热下冷"、"冷热不均"问题

  尽管省工商联打造出了在全国工商联系统叫得响的工作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其基层组织在发挥服务职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还显乏力。省工商联的工作任务落实到基层,在某些县级工商联就成了"嘴上说说、纸上写写、总结凑凑",走访会员、联系会员、服务会员的工作不到位;有的从基层收集统计上来的数字不准确、不真实,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真实情况,导致无法为政府和领导决策提供有效参谋;组织活动少、服务效果差、情感联络差,导致有的县级工商联凝聚力、吸引力差,地区的民营企业不愿意参加工商联,不愿意参与工商联工作,工商联成为无源之水,工作更加陷入被动局面。

  5.2 山东省工商联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营经济的充分发展,既需要有公平的市场环境,又需要有完善的公共服务和政策导向。而现实中,工商联作为半行政化的商会组织,既无权监管整治市场环境,又不具备政策制定的职能,加之自身建设也需不断改进,因此,其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手段受到一定限制,力度会打折扣,效果也不会直接显现。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

  (1)外部环境制约

  首先是民营经济自身面临的各种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外部发展环境既包括当前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服务环境,还包括市场竞争环境中与国有垄断行业、企业之间的地位不平等、受重视程度差别大等等。目前还存在着政府政策不到位、不落地,政策过时效力缺失,政策缺失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大量的民营企业遭受"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阻碍了企业快速发展。另外,山东是传统的国企大省,特别是石油、电力、电信、铁路、医疗等领域市场垄断、行业垄断相对比较明显,民营市场主体往往难以获得同等的市场准入条件,导致民营企业重重受限受挤。而工商联组织缺乏职权职能,本身工作力度小,当遇到强大的环境壁垒时,措施效果自然不理想。

  其次是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对工商联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工商联在发展民营经济中的独特作用认识不到位。有的地方只是将工商联作为参政议政的一个部门,认为其务虚的多、务实的少;有的认为工商联无权无责,联络民营企业的能力远不及其他经济工作部门;有的甚至认为工商联可有可无,成了退休离岗的"过渡单位".因此对工商联人员配置、财政支持不充分,对工商联举办的活动不重视不出席,导致有的地方工商联出现"没人理事、没钱干事"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商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内部建设不足

  一是干部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工商联工作既要会管理又要懂经济,既要掌握当前政策又要了解发展形势,才能与企业家有的说、说的对,让企业家信得过。而部分工商联尤其是县级工商联人员年龄结构老化,有"车到码头船到岸"的思想观念,对工作热情少、研究少;不注重知识积累,不研究企业需求,理论水平不高、创新意识不强,就直接导致推动工作的能力不足;还有的没有摆正位置,认为自己是机关行政人员,对登门的企业家摆架子,隔断了工商联与民营企业间的朋友式联系。

  二是存在急于求成思想。面对新社会阶层群体的扩充,各种利益格局的相互关系更加复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加大、难题增多是一个方面。此外,还是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重视显绩、轻视潜绩"的思想,注意力过多放在了招商引资、经贸洽谈、项目签约等各界"看得见、印象深"的工作上,导致凝心聚力打基础、利长远的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弱化。

  三是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地方工商联尤其是部分县级工商联受客观因素制约等问题,存在着人员少、经费少、干部队伍素质差、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限制了工商联职能作用的发挥,与此同时,县级工商联机关的工作人员一般在 3-5 人,但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机关事务工作,工作人员疲于应付,不得不闭门造车、无暇联系走访会员,开展创新性工作;另一方面,本应作为工商联有力助手的行业商会协会、异地商会等商会组织,既没有受到政府和社会的足够认可,也没有法律法规的合法支撑,因此,大部分工商联的商会仅仅处于内部交流、同乡互助的一个作用模式,没有真正发挥出中介组织的职能。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管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