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

“三位一体”工伤保险体系建设分析引言(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18 共3963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1.2.2国内研究综述

  (1)对工伤保险基本功能的研究

  学者们(2002年)认为:工伤保险保险制度在建立之初,基于其分散企业事故风险和保障工伤职工及其家属生活的初衷,主要功能是向事故伤害对象提供保险求助、医疗和抚恤赔付,工伤预防、康复功能并未纳入工伤保险的范畴[8].但是,刘功智、刘铁民(2004年)指出,随着发展,工伤保险从被动的工伤赔付,转变为从源头上釆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对工伤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从而实现对我国劳动者的健康及安全进行更有效保护,减少因为工伤事故产生的工伤赔付[9].周华中(2004年)认为工伤保险的主要功能有工伤救治、补偿、预防和职业康复等不同层次,工伤保险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广大劳动者身体、心理的健康和安全,降低安全施工发生的几率_.

  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周慧文(2005年)认为,工伤保险制度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了在工人、企业和政府三方协调机制中的超强调节能力,成为目前世界各国不可或缺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张桂琳、彭润金等学者(2005年)提出工伤保险制度理念应转变为“预防优先”和“先康复后补偿”的“三位一体”新理念。

    (2)对我国工伤保险体系存在问题的研究。工伤保险体系不健全。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2011年)指出从总体上看,我国工伤保险的重点还是工伤补偿,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仍是“短腿” ['3].现行工伤保险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罗云、李英芝、黄江勇等(2006年)指出,我国相关法律没有涉及工伤保险在工伤预防上要做的具体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务虚的表达,实质上难以促进工伤预防[H].刘功智、刘铁民等(2004年)指出我国工伤保险的管理机制决定了工伤预防目标难以实现;工伤保险支出不合理造成了工伤保险基金结余['5].宣传工伤保险制度存在不足。钱蓉(2010年)指出,虽然我国全面实行的工伤保险制度可以为工伤职工提供免费的康复治疗,但由于对工伤康复是否能免费存在顾虑,很多工伤职工都放弃了免费康复的机会。以湖北省襄樊市为例,2009年襄樊有800余人进行了工伤认定,但其中只有不足20人进行工伤康复治疗,2009年该地区工伤康复中心只有41名患者,其中还包括自费者?.

  (3)对完善我国“三位一体”工伤保险体系的研究构建工伤保险体系的思路、模式和经验。周慧文(2005年)认为,健全的法律法规、高效的管理机构、灵活的经济调控手段、安全技术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训,共同构成了德国事故预防机制的主要内容陈成文、赵玲(2010年)指出德国高度重视康复立法,提倡“社会康复”,以“社会事社会办”的方式实现职业康复;美国重视发展市场化的私人职业康复行业,重视社区护理服务,走出了一条市场化、专业化的社区康复道路“8〕。比较这些国家的模式对我国工伤保险体系建设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完善工伤保险工作机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伤保险司司长陈刚(2005年)提出要抓紧建立工伤预防、康复和补偿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构建和完善”以预防为主“的工伤保险制度,有效降低和规避职业病及工伤事故的出现。继续完善工伤康复的政策标准,探索工伤康复的工作机制,尽早实现工伤职工普遍享有工伤康复的目标”9].杨波(2006年)提出了要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预防机构专门从事工伤预防管理等措施_.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2011年)指出,建立起完善的预防、康复、补偿“三位一体”的现代工伤保险制度,使工伤保险制度覆盖城乡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宏伟目标,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有一系列相关的认知理念、法规政策、标准规范、体制机制、管理服务等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1. 2. 3研究评论

  总结上述文献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对“三位一体”工伤保险体系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许多文献虽然简单地分析了我国工伤保险运行机制存在问题,或与其他国家作比较,找出差距,然后提出建议,但如何建立整个工伤保险体系架构?如何将预防、康复、补偿有机结合?如何在工伤保险体系中发挥整体功能?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目前我国“三位一体”工伤保险体系的实践还处于试点中,理论更是处于探索中,其进程滞后于整个社会发展和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需要。本文系统研究我国“三位一体”工伤保险体系的运行机制,分析存在“短板”,并试图从理念研究、法律法规、经济手段、管理体制和宣传培训五个方面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工伤保险体系。

  1. 3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查阅和借鉴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获得了可靠的数据资料,并从一些学者和专家那里学习到好的研究角度和值得借鉴的观点。

  通过比较分析法等方法的运用,来对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进行研究,获得有益于我国工伤保险在体制建设、安全事故预防、职业康复等方面的启示;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提出了完善我国工伤保险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1.4创新与不足

  1.4.1本文创新之处

  目前国内学界对工伤保险制度研究多集中在法律层面,或是对工伤预防、康复、补偿功能发挥的单一分析,本文以构建“三位一体”工伤保险体系的视角,从法律、经济、管理、认识多层面地分析现阶段制约工伤保险功能发挥的症结所在,将预防、康复、补偿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地提出了完善我国工伤保险机制的对策和建议。这是本文的亮点和创新之处。

  1.4.2本文不足之处

  本文的研究不足,主要来自于以下二个方面:

  第一,笔者一直在电力企业工作,虽然对安全事故和职业病有很直观的认识,但由于不从事社会保障工作,很难得到地方政府关于工伤保险相关的统计资料,并且本人知识储备有限,给研究和论文撰写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

  第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及城乡有较大差异,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未能对全国工伤保险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势必会影响一些结论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尽管笔者尽力注意避免这个情况的出现。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管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