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社会保障制度的区域发展经验研究
张雪靓、孔祥斌、王洪雨、程佳(2013)在基于问卷调查的角度对北京市海淀区、大兴区的部分农民进行了关于区域耕地社会保障功能替代程度及其差异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对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的依赖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这种依赖性较低、区域耕地具有流转条件,有利于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13].
苏植权、冯杰(2012)以广东省为例,从多个角度综合研究了农民收入增长保障的机制建设问题,认为广东省农民的收入增长保障机制建设应该主要把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为核心,要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保障体系[14].王克强、刘红梅、石忆邵(2002)在《上海市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必然性及现状和发展模式研究》中提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成分;上海市在实现社会保障一体化过程中适宜发展“三维模式”即城乡范围全覆盖的基本保障,市级统筹的补充保险和商业为主的附加保险[15].袁文泉、邵海(2010)以重庆市为例研究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认为发展市场经济要以社会保障事业为支撑,要从我国的国情与重庆的特殊市情出发,在改革过程中与国家社会保障事业建设的大目标适应,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城乡一体社会保障体系[16].姜卉、刘素斌(2003)认为社会保障不仅是市场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稳定器,在分析大连市社会保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要努力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将外资企业和个体企业纳入范围之内,对国有企业结构改革,运用多种渠道来扩大社会保障金的规模,从技术上尽快实现规范的社保网络,除此之外还要完善制度设计[17].王明霞(2008)在研究了宁波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后,同样针对存在的问提出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增加基金来源渠道,调整收支结构与完善监管体系[18].李延华、王怀印、冀茂奇(2007)认为社会保障是社会的“稳定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都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组织调查组调查的基础上对邯郸市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要求要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责任,扩大保障范围;运用更加细化的手段对社会保障进行监督,并增加社保资金的来源[19].张传翔(2009)回顾了青岛市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的成果,肯定了青岛市在这方面的经验,提出了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调剂金账户相结合的城乡社会保障模式,科学制定失地农民土地补偿标准,继续完善非公经济组织社会参保机制[20].李翠君、熊笑坤(2009)主要研究了石家庄农村社会保障与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认为为了提高社会保障效果与管理水平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在医疗方面建立未成年人医疗保障机制;养老方面推行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形式对应的统账结合的养老模式;就业方面鼓励支持公益性就业岗位,加快救助工作的法制化进程,提高社保工作的管理效率,落实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关心与帮助[21].张雷(2012)在《长三角地区社会保障水平省际比较》中对上海、江苏、浙江三个地方的社会保障相关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作了社保水平的适度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三个地区的社会保障那个水平还没有进入适度区间。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保障供需之间存在着缺口,基于分析提出要提高社保水平就一定要突出政府责任,提供城乡均等化服务,扩大社保覆盖面;加大政府财政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构建多元养老体系,提升社会保障水平[22].
3.统筹城乡发展
韩克庆(2004)主张农民不应该自己承担社会保障,应由政府来承载。土地保障根本不能代替农民的社会保障。土地承载的只是农民生活的自我保障,并不是社会保障,农民应该享受一般国民待遇的社会保障[23].苏琼(2009)认为我国均田承包的土地制度客观上虽然给农民提供保障功能,但同时阻碍了农民土地的流转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当前应淡化农村用地的保障功能,逐渐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24].辛如彬(2004)认为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非常有必要,一方面这是农民的要求,另一方面这也是全面发展社会的需要;要求政府在宏观上协调和组织,要在更广的范围内建立社会统筹[25].
李慧娟(2007)认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一部分仍然不健全,这给农村的社会保障带来很多问题,建立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大意义[26].侯志阳(2005)则在《统筹城乡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文中分析得出了农村与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政策安排认识的误区和农村在社保制度上的几个不协调的地方。例如人口老龄化速度与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协调;人口城乡结构变动和农村现有的保障方式不协调,他还提出要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将城乡发展统筹起来,合理配置资源,这样可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逐步实现由单纯家庭保障--家庭与社会混合保障--社会负责保障三个阶段的过渡[27].李郁芳(2001)则认为农村区域的社会保障既重要又薄弱,因为农村社会保障如果滞后则会影响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又制约土地的规模经营和农业经济效率;认为通过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土地集中规模经营管理,在建立健全农村社保体系时把农地承包权作为依据是目前农村地区现阶段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28].穆怀中、沈毅、樊林晰、施阳(2013)《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及对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分层贡献研究》中通过分析大量数据得出在缩小城乡差距和提高社会保障总体水平上,农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29].范宏斌(2012)则研究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他提出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这部分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和生活保障,但又享受不到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这种基本的社会保障,解决这个问题还需从制度建设上寻找路径;要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视程度,加大投入水平[30].袁志刚、解栋栋(2010)则认为统筹城乡发展要将人力和土地资本协调在配置;在人力与土地这两种生产要素转移时首先要面对制度上的障碍,比如户籍制度、征地方式;他认为将人力资本和土地资本协调起来统筹安排是促进城乡更快更好发展的,促进经济增长的空间动力机制[31].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评
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目前的研究欧美一些发达福利国家,但是由于国情等方面的差异,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与我国国情之间存在明显的不适应性,也就是说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完全适合我国,我们在制定本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时候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要把别国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其社会保障上的经验只能起到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1.3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1.3.1 相关概念
1.3.1.1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又是一个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即社会保障不仅在同一时期的各国之间存在着差别,就是在同一国家,各个历史时期也有所差异。国际国际劳工组织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社会保障介绍》一书中对社会保障的界定大致可以代表这种共识:“社会保障基本上可以看做是:社会为防止由于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老和死亡带来的收入丧失或收入大幅度减少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贫困,通过一系列措施为其成员提供保护,提供医疗,为有子女的家庭提供补贴”.该界定比较科学的表述了社会保障的一般功能和范围。中国社会保障学界从经济学的角度把社会保障的内涵界定为:社会保障是社会(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社会消费基金,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安定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33].
1.3.1.2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集体投保、个人投保、国家资助、强制储蓄的办法筹集资金,国家对生活水平达不到最低标准者实行救助,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1.3.1.3 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指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简单的来说说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障的所有制度内容,社会保障项目,保障措施等构成的整体,各保障项目之间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保障体系由政府承办的社会保障、补充保障和商业人身保险三部分构成。其中,政府承办的社会保障制度又称为狭义的社会保障体系。一般而言,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四个部分。
(1)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对参加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给予必要的特质帮助的制度。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
(2)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人们根据他们各自的立场和目的给予这个概念以不同的解释。福利首先是同人的生活幸福相联系的概念。在英语里,“福利”是 welfare,它是有 well 和 fare 两个词合成的,意思是“好的生活”.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高纲领。
(3)社会救助
所谓社会救助(Social Assistance)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它对于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是针对军人及其家属所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就业安置等待遇和服务的保障制度。社会优抚的特点有:优抚对象具有特定性,优抚优待的资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支出,优抚保障的标准较高。
(二)制约石家庄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1.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机构养老的推行和养老机构的发展受我国传统思想观念束缚严重。一方面,养儿防老的观念我国社会根深蒂固,绝多大数老人认为养老机构是专门给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设立的,而自己有儿...
第一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研究现状第一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早在20世纪70年代,重大事故应急系统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联合国开始在国际、地区、国家和城市层面上提高对灾害警觉和应急管理的认识,并将1990年-2000年宣布为...
摘要近年来,在激进的考核机制和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地方政府建设资金需求迅速攀升,但是地方政府财力往往无力支撑巨大的建设资金需求,融资发展的趋势越演越烈,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迅速增长。此外,由于《预算法》对地方政府举债进行了...
1绪论1.1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1.1.1选题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都提到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报告中也...
第2章香港公立医疗的管理体制与机制2.1香港公立医疗管理体制分析2.1.1香港公立医疗发展轨迹在香港公共医疗卫生发展的早期阶段,并没有公立性质的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医疗服务。最早的医院是于1841年由英国陆军和海军创办的陆军医院和海军医院。然而...
3.3日照市境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市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程度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对境外人员管理更加重视,相关法规制度日益健全,政府牵头的社会化联动机制和公安内部分工配合机制已经形成,合力逐渐增强。在强化境外人...
第1章导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对交通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非法营运车辆随之日益增多。本章对非法营运车辆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对研究目标、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等进行详细论述,为后面的问题和对策提供了必要...
第三章行政服务标准体系构建本章从目前行政服务标准体系构建的现状和问题出发,从构建原则、构建思路、构建载体、工作流程四个方面对行政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突出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作用,为提升行政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提供新途径。3.1...
5优化政府职能推动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把双刃剑,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来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并非简单的管理。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政府是重要的参与主体,政府在文化创...
第3章突发事件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突发事件的舆情管理工作较前几年已经有很大进步,但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联动问责机制的不完善,管理观念的滞后以及管理方法技巧的欠缺。这些问题亟待管理部门去解决,舆情管理面临形势依然严峻。3.1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