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作用分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1-25 共281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和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精神活动和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对现实生活不能完整辨认及适当接触的一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六类疾病。《中国精神卫生2002-2010规划》1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约为l60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左右,精神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居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我国精神疾病负担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重性精神疾病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因该疾病的高患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此外,有研究显示,在1600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约有10%的患者有肇事肇祸行为及危险。近些年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引发的肇事、肇祸事件频发,精神障碍不仅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问题,而且是关乎公共安全和稳定的重要社会问题。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在创建“世界城市”的历史进程中,精神卫生工作尤为重要,促进心理健康对于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意义重大。海淀区作为北京市主城区之一,人口众多,地位显着,其承担的公共卫生保障任务尤为繁重。其中,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祥和的公共社会环境,应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特别是加强肇事肇祸、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预防和减少精神疾病患者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让精神疾病患者回归社会正常生活,对保障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经历了由集中隔离式管理到以社区管理为主的变革。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了收容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美国政府成立了多家精神科专科医院,疗养院、培智特殊教育学校和复退军人精神康复中心等,采取集中隔离式管理,病床位多达50多万张。

  收容住院的患者占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总人数的20%-30%,患者长期住院治疗,与外界社会脱节、隔离,社会功能受损严重,大多数患者出现继发性衰退,病情迁延。20世纪60年代,为了促进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美国开始重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精神病人非住院化运动”.为了让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从隔离式住院治疗转到社区中去,美国政府建立了社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病患者中途宿舍和工疗站等康复机构,患者也可以选择回家居住,由精神科医务人员负责患者的药物治疗,社会工作者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并由社区精神科医师定期巡诊。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与医疗开支,将更多的专项经费投入到患者的后期康复中,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功能的改善。

  有研究表明,我国残联提出,在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设立专项资金按计划投入到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救助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实际成效并确立了分阶段普及的目标。文丽萍等人对四川省自贡市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进行总结认为,坚持政府主导,进一步完善防控体系是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关键。在贯彻落实相关精神卫生文件精神,出台相关救助措施的同时,逐步推进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其次,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协调机制是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重点。分解落实卫生、民政、残联、公安等部门的职责,建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应急医疗联动救助体系。再次,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队伍建设是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前提。对精防人员定期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精防人员识别和处理常见问题的能力。第四,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是防治重性精神疾病的基础。定期向群众讲解精神卫生知识,广泛宣传,提高公众的精神卫生意识,鼓励社会给予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庭更多的人文关怀,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国内学者杨德森对本世纪初期国内外精神卫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述后认为,鉴于我国1600万精神疾病患者中绝大多数(90%)患者由家庭照顾,因此要把社区精神卫生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2.首先,政府应进一步普及与发展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积极鼓励和创办民办和公办等多种形式的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机构和疗养基地。其次,政府应组建、配备专职的社区精神科医师队伍,以确保社区精神卫生工作持续、顺利的开展。再次,要重视新闻宣传机构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正确导向作用,切实做好精神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此外,国内学者赵劲红等人对北京市崇外地区社区精神病人管理的研究表明,在政府和卫生部门联合开展的如建立社区康复站,对患者进行三级网络管理,定期进行随访等诸多措施的共同作用下,社区精神病人的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在免费服药方面仍有部分问题亟待解决,希望政府完善管理制度,加大财政有效投入,扩大免费药品的范围。

  1.3 研究思路与样本介绍。

  1.3.1 研究思路。

  通过文献研究,深入理解和掌握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颁布实施的各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的政策,重点深入探讨海淀区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分析政府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一些适合于海淀区完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3.2 研究样本介绍。

  北京市海淀区总面积 430 平方公里,现辖 23 个街道、5 个镇、2 个乡,常住人口总数 460 万左右,其中户籍人口 2303172(2011 年底),外来常住人口大致与户籍人口数相当。海淀区作为北京市主城区之一,人口众多,地位显着,其承担的公共卫生保障任务尤为繁重。其中,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海淀区承担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单位有 34 家,在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7906 人。重性精神疾病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因该疾病的高患病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此外,重性精神病人引发的肇事、肇祸事件频发,精神障碍不仅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问题,而且是关乎安全和稳定的重要社会问题。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家政府、北京市和海淀区政府关于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的政策进行分析、总结,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管理经验,分析政府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中的职能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适合于海淀区完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若干建议。

  具体来说,第二章为政府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中作用的现状分析,介绍了我国相关的精神卫生法律法规的发展,国家宏观层面及北京市、海淀区的相关政策。第三章介绍了发达国家,诸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和日本在精神卫生方面的法律和政策,提出了一些可供我国借鉴的办法。第四章对政府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政府在对重性精神病管理中应该发挥的职能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主要是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结合北京市海淀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若干加强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公共卫生管理论文
返回:公共管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