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邹城市政府公信力调查现状及评价
3.1 邹城市政府公信力调查现状
3.1.1 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按照公信力的评价标准来设计,分为五个部分,每部分列 5 个小题,每小题20 分,每个选项赋予具体的分值。由被调查者结合自身实际生活经历,对调查表中的各个小题进行打分,然后将有效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得出平均分,最终算出每部分的平均分数,从而大致了解邹城市政府公信力的基本情况。
3.1.2 抽样调查情况为深入了解社会公众对邹城市政府公信力的认可度,通过设计“地方政府公信力评价调查”的调查问卷,对社会不同阶层的群众进行广泛摸底调查。本次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 500 份,在党政机关及人民团体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在职人员、国有企业或合资企业在职职工、私营企业职工或个体经营者、乡镇务农人员等五类人群中各发放 100 份。回收 412 份,其中有效问卷 398 份,有效问卷率为 79.6%.
3.1.3 抽样调查结果所有被调查者五部分平均得分为 67.725、62.815、65.718、64.126、64.325.从得分上来看,五个部分的得分都超过了 60 分,但全部局限在 60--70 分之间,总体来说得分不高,这体现出了以邹城为代表的基层政府存在着一定层度上的公信力缺失的问题。
3.2 调查结果分析
为进一步得出邹城市基层政府公信力现状,笔者对抽样调查的各部分进行具体分析。
3.2.1“政府的诚信程度”部分分析
该部分得分 67.725 分,是五个部分之中得分最高的一个,说明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基层政府的信任层度较高,但是总体来说尚未超过 70 分,在《调查问卷中》“您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有 30.4%的群众选择了“D、不太满意”或“E、十分不满意”, 说明还是有一些差强人意的地方。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类公共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贯性。“政府的诚信程度”部分得分不高的原因集中在调查问卷中“请您对政府的政策制定连续性做出评价”和“请您对政府的政策制定连续性做出评价”,前一题有 48.6%的群众选择了“D、不太强”或“E、很不强” ,而后一题有 51.4%的群众选择了“D、不太强”或“E、很不强”.这充分说明了群众对各类公共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表示不满。例如某些地方政府换一届班子就换一套政策,甚至同一届班子工作过程中也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广大人民群众无法完全相信和预测各项具体政策有效时限及行使力度,甚至于在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心目中,对某些政策法规有存在着“麻木”思想。再例如今年出台的中央八项规定,刚刚颁布之处,很多的基层政府都存在有“一阵风”的思想,有的认为是高层的作秀之举,基层政府根本不需理会。直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实施起来,这部分人才如梦初醒、重视起来。连政府内部的工作人员都对政策抱有这种麻木态度,广大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对政府持有较高的信任度呢?
二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地域性差异。上级政策在政策出台过程中,虽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征求意见,也考虑了各地情况,但由于各地社情、民情千差万别,地方政府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使政策执行产生一定的偏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导致群众对地方政策丧失信心。
三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时期性差异。上级政策没能充分考虑不同时期发生的社会变化,制定的政策缺少连贯性,政策执行的尺度不一,导致群众认为是地方政府执行政策不力,耍了花样,地方政府从而成为矛盾的焦点,失去了群众的信任。
四是部分政府开出“空头政策”.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工作开展,在没有经常深思熟虑的情况下,草率出台政策,之后又久久不能兑现给群众的承诺,使政府失信于民。
五是人治社会思想根深蒂固。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人治思想较为严重,在为政决策过程中,没有经过全面的调查研究,过多的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有的甚至通过一定程序将个人意志转化为集体决策,从而造成了地方建设的失误,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损失。有的领导者也还存在无视法律,以行政命令代替法律,违法施政的行为,降低了行政行为的权威性。
3.2.2“政府的服务程度”部分分析
该部分得分是所有版块得分最低的一个,仅在及格的边缘。《调查问卷》中“您对政府整体工作的是否满意?”,有 67.3%的群众选择了“D、不太满意”或“E、十分不满意”.说明民众对地方政府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不是很认可,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部分公务人员服务态度恶劣。有些公务人员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暴,消极应对群众的诉求,常常出现选择性执法、变相性执法的行为,其中尤其以基层性的小单位表现最为明显。据《调查结果》显示,有 64.82% 的人在“政府机关在办理公务过程中的服务态度”一题中选择了“D、不太满意”或“E、十分不满意”.
二是部分单位或部门工作效率低下。某些地方政府或部门人员素质低下,工作的能力差,反应速度慢,且执法程序繁杂,时间跨度大,因此工作效率不高,无法及时的解决公众所关心的以下列问题,尤其是在公共性安全问题上,虽然进几年有所好转,但整体上依然存在反应能力低,组织协调能力和监督能力不足以满足及时性需求等缺陷。在《调查问卷》中,“您对政府的工作效率是否满意?”,66.3%的群众选择“C、一般满意”或“D、不太满意”;有 14.8%的群众选择了“E、十分不满意”.
三是政府部门秉公办事的能力受到质疑。在《调查问卷》中,当问到“您认为政府机关在办理公务时能否做到秉公办事?”,绝大多数的群众选择了“A、能够做到”或“ B、基本能够做到”.但是到下一题“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您将会采取何种方式来维权?”时,只有 28.4%的群众选择了“A、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B、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绝大多数的群众选择的是“C、信访或找媒体曝光” 、“ D、找熟人、托关系协调” 或“E 自认倒霉”,这充分体现了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四是万能政府理念根深蒂固。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过程中,我国的政府都是集立法、行政、司法大权于一身的万能政府,政府工作包罗万象,政府决策高于一切,政府权力至高无上。这一理念导致部分公众过于依赖政府,对政府期望值过视,凡是各项社会事务,都寄希望于政府予以解决,一旦这些问题得不到政府的解决,公众并不能转变理念,给予合理理解,认为这都是政府不作为问题,从而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质疑。同时,部分行政官员难以根除万能政府情结,在工作中越权行政,干扰立法司法;以已之意代替民意,“替民作主”;将行政之手伸向市场,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结果是好心办了坏事,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3.2.3“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部分分析
该部分的成绩在排在第二,说明民众对地方政府在依法行政方面所做的努力较为认可。《调查问卷》中,“您对政府依法行政的满意程度”,仍然有 32.3%的群众选择了“D、不太满意”或“E、十分不满意” ,说明群众对政府的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以及履行政府职能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质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存在“无法作为”现象。当前我国的“一府两院”均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而“两院”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执法不公现象,群众的一些合理诉求在“两院”得不到解决后,又通过基层政府来寻求解决途径,而这些又是政府无权处理的,无法进行作为,由此,群众认为政府不作为,对政府存在怨恨情绪。
二是存在“乱作为”现象。一方面是政府内部执法机制不健全,执法混乱,政出多门,群众受到多方检查,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是执法人员素质较低,存在作风问题,在执法过程中权大于法的现象依然较多的存在,随意性较大,有的甚至存在索、拿、卡、要,敲诈勒索的现象,从一定程度损害了群众利益,有损执法形象,亵渎了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前不久社会上热议的某部门“钓鱼执法”事件,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三是存在“不作为”现象。在各个地方都不同程度存在部门利益经济化,经济利益部门化现象,这也使得“有利的事抢着做”,“无利的事都不做”的局面,对无利可图之事,政府工作人员不作为、缓作为,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工作人员相互扯皮,最终受损害的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降低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3.2.4“政府的民主化程度”部分分析
该部分的得分排在第四,在《调查问卷》中,“您对政府民主化的满意程度”,有 47.7的群众选择了“D、不太满意”或“E、十分不满意”,说明民众在参与决策的制定上还不够充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政府的决策过程一定程度上不够公开透明。当然,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在部分政策的决策时引入了听证会制度,但是公开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尤其在涉及到政府与群众利益有矛盾冲突的问题上,例如城区的拆迁建设等各类民生工程上,公众参与了解的机会很少,更不能为自己的合法利益提出意见,因此这些政策的出台严重缺少民意的支持,不能彻底的反映人民的利益需求。《调查问卷》中,“您认为政府出台的政策能否代表您的组织(单位)或者您自身的利益?”,有 63.8%群众选择了“C、很少能够代表”或“D、不能代表”.再加上,最近几年来的社会公众事件的负面影响力度比较大,舆论传播比较广,而政府又没有及时的披露出相关的信息,应变不够,且忽视整体公关和对政府形象的塑造,因此出现了政府的公信力不断弱化的趋势,互联网对此的表现尤为明显,其正不断的冲击着由国力发展而树立起来的政府形象。
二是在部分政策的制定上,广大群众没有参与的机会。对于一些关系群众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上,群众的意见或建议很难被政府有关部门接收或采纳。在《调查问卷》中,“您曾通过哪种途径对我市的公共政策提出过合理化建议?”,有 37.1%的群众选择了“H、从未参加过”;23.6%的群众选择了“C、拨打市长热线”;有 21.4%的群众选择“D、向相关部门上访、投诉”.仅仅 9.6%的群众选择了“A、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建议” 或“ B、参加政府组织的听证会”
三是部分群众的诉求得不到解决。当群众遇到难处遇到问题,或者对某些政策不了解甚至有异议时,不能及时找到反映民意的渠道。在《调查问卷》中,“您是否认为当前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可以满足您的需求?”,有 56.2%的群众选择了“C、不太能”或“D、不能”.
3.2.5“政务的公开程度”部分分析
该部分的得分排在第三,在《调查问卷》中,“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的信息以及涉密信息外,您认为政府是否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政务公开?”,有 68.3%的群众选择了“A、已做到”或“B、大部分已做到”,说明地方政府能够主动接受民众监督,较为阳光、透明。
但是在一些细节的问题上还需要值得关注。例如《调查问卷》中“您对我市重大项目审批和实施公开情况的满意度”,有 9.4%的群众选择“D、不满意”,有 21.3%的群众选择“E、不了解情况”;对“您对我市大宗物品政府采购公开情况的满意度”,有 6.7%的群众选择“D、不满意”,有 25.1%的群众选择“E、不了解情况”;“您对我市政府工程招投标公开情况的满意度” 有 23.8%的群众选择“D、不满意”,有 13.8%的群众选择“E、不了解情况”;“您对我市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公开情况的满意度” 有 26.6%的群众选择“D、不满意”,有 15.8%的群众选择“E、不了解情况”.这说明地方政府在政务政务公开方面,还存在有一定的漏洞。
(二)制约石家庄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1.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机构养老的推行和养老机构的发展受我国传统思想观念束缚严重。一方面,养儿防老的观念我国社会根深蒂固,绝多大数老人认为养老机构是专门给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设立的,而自己有儿...
第一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研究现状第一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早在20世纪70年代,重大事故应急系统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联合国开始在国际、地区、国家和城市层面上提高对灾害警觉和应急管理的认识,并将1990年-2000年宣布为...
摘要近年来,在激进的考核机制和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地方政府建设资金需求迅速攀升,但是地方政府财力往往无力支撑巨大的建设资金需求,融资发展的趋势越演越烈,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迅速增长。此外,由于《预算法》对地方政府举债进行了...
1绪论1.1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1.1.1选题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都提到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报告中也...
第2章香港公立医疗的管理体制与机制2.1香港公立医疗管理体制分析2.1.1香港公立医疗发展轨迹在香港公共医疗卫生发展的早期阶段,并没有公立性质的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医疗服务。最早的医院是于1841年由英国陆军和海军创办的陆军医院和海军医院。然而...
3.3日照市境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市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程度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对境外人员管理更加重视,相关法规制度日益健全,政府牵头的社会化联动机制和公安内部分工配合机制已经形成,合力逐渐增强。在强化境外人...
第1章导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对交通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非法营运车辆随之日益增多。本章对非法营运车辆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对研究目标、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等进行详细论述,为后面的问题和对策提供了必要...
第三章行政服务标准体系构建本章从目前行政服务标准体系构建的现状和问题出发,从构建原则、构建思路、构建载体、工作流程四个方面对行政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突出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作用,为提升行政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提供新途径。3.1...
5优化政府职能推动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把双刃剑,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来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并非简单的管理。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政府是重要的参与主体,政府在文化创...
第3章突发事件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突发事件的舆情管理工作较前几年已经有很大进步,但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联动问责机制的不完善,管理观念的滞后以及管理方法技巧的欠缺。这些问题亟待管理部门去解决,舆情管理面临形势依然严峻。3.1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