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

千山风景区公共安全预警管理制度的完善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2-19 共388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第1部分 千山风景区安全管理工作探析
第2部分 千山风景区公共安全控制分析引言
第3部分 风景区公共安全管理概述
第4部分 千山风景区公共安全及其预警管理现状分析
第5部分 千山风景区公共安全预警管理制度的完善对策

展开更多

  第四章 进一步完善千山风景区公共安全预警管理制度的对策方法

  一、完善千山风景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制度

  我国于 1997 年开始实行重大危险源登记和申报制度,并对其进行了规范化管理。

  (一)制定风景区餐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制度

  对于千山风景区餐饮业的经营人员而言,管理时应该做到:

  1.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杜绝传染病原体;2.食品从采购、加工、生产到最后出售都要保证安全卫生的操作环境;3.存放食品的空间必须严格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消毒安检;4.餐饮提供区的建筑、设施也要定期排查养护,避免一切可能造成食品污染的因素。

  除此之外,千山风景区管委会应组织相关人员对以上提及的场所不定期进行抽查,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以促进风景区餐饮业的健康发展。

  (二)制定风景区住宿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制度

  作为度假区经营管理的相关部门,应该做到:

  1.选择防火性能相对较好的材料来作为客房的装修材料,尽最大努力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2.安装火灾自动警报装置;3.确定安全逃生路线并用鲜明的符号进行标记;4.安装自动喷淋装置或其他有效的灭火系统;除此之外,还应设立一个专门的突发事件广播系统,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在火灾发生时向住宿者表明火灾详情及提供逃生的正确方案,同时安抚好客人的情绪,以免引发恐慌。

  (三)制定风景区交通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制度

  千山风景区近年来的交通事故主要集中在游览车、载人缆车。对于前者,风景区管理部门应做好司机上岗前的培训工作,同时加强对游客的安全宣传教育,如乘车时禁止在车内打闹、不要在行车时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车窗外等等。至于后者,载人索道的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结合以往的事故类型,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机械故障、环境因素、人员操作不当、管理疏忽。

  1.对于索道设备,必须严格进行定期的保养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2.对于工作人员而言,必须加强岗前培训,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并设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定期进行员工职业素养测试,对不合格者进行补充培训;3.针对大风、大雾或暴雨等不同天气类型制定相应的突发事故预案,以应对突发天气状况引发的事故;4.每年定期进行索道应急救援设备演练,以便在事故发生后能够更加迅速有效地展开救援工作。

  (四)制定风景区购物、娱乐、游览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制度

  首先,对于风景区购物一项,近年来,关于导游与景区店家勾结强买强卖、欺骗消费者的事件常有发生(上文案例已提),对此,景区管理部门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坚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作为管理部门,一方面应该加强对景区内工作人员的素养教育,监督其正规操作,另一方面也有义务对游客进行宣传教育,提高游客防骗意识。另外,可以鼓励游客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向游客投诉中心投诉,安排相关工作人员积极介入调查,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并对游客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切实保护游客的消费权益。

  其次,作为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游客的疏导服务,维持好现场秩序,以防止踩踏或偷窃事件;同时要加强对游客的财产安全宣传教育,促使游客提高防窃意识;此外,在较易出现拥挤的地段安置摄像头,以便事故后协助调查。最后,针对风景区游览过程中隐藏的危险源,景区管理部门应该做到:

  1.提前关注天气状况,做好相应突发状况的准备,如提供雨具出售点等等;2.在景区内事故高发区域设置医疗救助站点,并向游客提供急救电话,以便对发生人身伤害的游客进行及时的救助;3.在危险地段设置醒目的警告标识,并尽量增加一些防护措施,例如防护拦等,同时对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避免因年久失修而酿成祸端。

  二、加强岗前及在岗培训制度以实现文明规范服务培训教育是根本。具体措施如下:

  (一)岗前培训。对于新招聘的员工,在上岗之前,集中对其进行统一的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知识基础、安全消防知识、安全规范作业,以及文明用语、优质服务等员工基本守则,每项科目都必须考试,考试合格发上岗证方可上岗。可以在图像数据的帮助下,向员工介绍以往的交通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应当采取的急救措施,从而增强员工的安全操作认识,进而促进景区的安全生产。

  (二)在岗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对操作重机械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适时安排相应的安全基础知识与安全技能实践的考核。此外,还应该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一系列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检查、培训或竞赛比拼活动,并设置相应的薪酬奖惩措施,借此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三、制定二级应急预案制度以减少事故影响和损失

  大多数公共安全危机的发生都是无法准确预测的 ,故而,我们必须为公共安全危机做好准备,加强战略规划、物资储备及长期的预算。目前千山管委会尚未出台二级预案。为迅速、有效和有序地做好千山风景区旅游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减少事故影响和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千山风景区实际情况和旅游安全形势的变化,制定景区重大事故预案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以千山风景区人身事故伤亡预案为例):

  (一)事故灾害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千山风景区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组,负责景区旅游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指定相关负责人,安排指挥组具体人员。该救援指挥组的职责包括:执行千山风景区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相关命令,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在千山风景区应急救援工作,并在必要时启用紧急救援方案;接待并处理旅游安全隐患的有关投诉或事故相关报告,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跟踪、协调、督促景区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置工作情况;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安抚受害者家属的善后事宜;对旅游安全事件的相关信息进行搜集、汇总、分类,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减少日后类似事故的发生,确保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二)事故灾害报告与现场保护。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后,相关景区必须立即将事故发生的性质、时间、地点、起因、现场大致伤亡情况、已经或将要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救援工作开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难等基本情况和有关信息报告应急救援指挥组办公室。应急救援指挥组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管委会安委办主要领导。相关景区单位在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的同时,必须严密封锁保护事故现场。倘若由于伤员抢救或证据获取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记并且进行拍照。除此之外,做出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现场重要物证则应做到及时正确获取并妥善安置、保管等。

  (三)事故灾害的应急救援程序。旅游事故发生后,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展开自救。与此同时,立即向有关应急救援部门请求救援,决不能掩盖事故真相。要做好事故现场的人员疏散工作,维持好事故现场的秩序,并与相关部门共同协调救护伤员,同时做好准备工作,预防二次事故的危害。重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现场人员要立即组织展开救援。同时,需要立即向消防、卫生、公安等应急救援部门请求相应的救援。立即报告景区旅游安全应急救援指挥组办公室暨千山风景区安监局。应急救援指挥组要竭尽所能迅速前往事故现场展开救援工作。救援过程中,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和涉及范围,核心景区监察大队、林业管理所、卫生监督所需协助有关部门统一协调指挥,积极采取救援措施,保证救援队伍、救援物资的及时到位。如出现伤亡人员的,由景区派出所调查核对事故中伤者的个人身份信息(包括国籍、姓名、性别、年龄等等),准确记录并负责同志伤者家属;有死亡事故的,应注意保护好遇难者的遗骸、遗体;对事故现场的行李和物品,要认真清理和保护,并逐项登记造册。在必要时可申请上级相关部门给予协调和支援,寻求专业技术支持和医疗保障等救援措施,并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命令,进一步调整和部署救援工作。在事故善后工作完成之后,针对此次事故应对和应急救援工作,安监局或公安局应及时进行总结,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呈交千山风景区安全生产委员会。

  (四)灾害事故的后期处置和情况通报。千山风景区管委会内部按照规定组成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分析,总结事故教训,并结合外部事故调查组的调查报告结论,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事故防范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单位和有关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四、建立生产安全自检自查的制度以防患于未然为进一步加强千山风景区公共安全管理,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千山风景区安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应适时开展生产安全自检自查工作。景区内的隐患无处不在:长廊灯、站台内设灯损坏、索道相关设备故障失修、景区内交通标志残破模糊、台风过后被吹落横在路中央的宣传牌或枯枝断叶主等等这些都可能造成事故。各景区单位主要领导一定要负起责任,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上报,相关部门要尽全力解决各单位在自检自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严防各类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确保景区旅游安全和道路畅通,为广大游客创造一个安全的旅游环境。

  五、成立危机恢复小组以加强重大危机后心理重建对于公众而言,危机造成的最大伤害不仅在于正常生活秩序遭到破坏,还在于由此带来的心理、精神方面的伤害。故而,危机后的受害者往往表现为"创伤后应激性障碍"(PTSD),即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为此,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手段进行危机干预。具体步骤如下:

  (一)明确问题,从受害者的角度发现其心理问题,这一点需要倾听技术;(二)在确保受害人安全的前提下,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三)提出并验证应对危机的变通方式,干预人员要帮助受害者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寻找多种减压方式;? ? ?(四)在充分考虑受害者自控性的前提下,为其量身定做一套完整的心理创伤治疗方案,并要求受害者对其将坚持执行做出保证。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管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