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

转型期弱势群体诉求表达探究注释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3-10 共534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注 释:
  
  [1] [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 年版,第 170 页。
  [2] [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 47 页。
  [3] [美]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3 年版,第 298 页。
  [4]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 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 年版,第 15 页。
  [5]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 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 年版,第 206 页。
  [6] [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涛、吴志华、项继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年版,第 5 页。
  [7]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第 208 页。
  [8] 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255-299 页。
  [9] 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的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15 页。
  [10] 张殿奎:《注重利益表达 发展民主政治》,载《科学社会主义》,2001 年第 6 期。
  [11] 王立新:《试论我国社会分层中人民利益表达制度的构建》,载《社会科学》,2003 年第 10 期。
  [12] 陈映芳:《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调查》,载《战略与管理》,2003 年第 6 期。
  [13] 王中汝:《利益表达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载《科学社会主义》,2004 年第 5 期。
  [14] 朱联平:《转型时期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与执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发挥》,载《社会主义研究》,2006 年第 1 期。
  [15] 娄成武、钟俊生:《公众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及其应对》,载《社会科学辑刊》,2012 年第 4 期。
  [16] 李景鹏:《政府职能与人民利益表达》,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 年第 3 期。
  [17] 吴鹏森:《论弱势群体的"社会报复"》,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 年第 1 期。
  [18] 翟波:《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载《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年。
  [19] 杨大路:《社会维稳中引入公民参与的困境与路径选择》,载《菏泽学院学报》,2012 年第 6 期。
  [20]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版,第 9 页。
  [21] 朱镕基:《政府工作报告-2002 年 3 月 16 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载《人民日报》,2002-03-17.
  [22] 陈成文:《社会弱势者论》,时事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1 页。
  [23] 吴鹏森:《论弱势群体的"社会报复"》,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 年第 1 期。
  [24] 张敏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载《浙江学刊》,2003 年第 3 期。
  [25] 沈立人:《中国弱势群体》,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4 页。
  [26] 昝剑森:《改革中"弱势群体"的成因探析》,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 年第 1 期。
  [27] 孙立平:《权力失衡、两极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载《战略与管理》,2004 年第 1 期。
  [28] [美]戴维·拉斯韦尔:《政治体系》,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3 年版,第 298 页。
  [29]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 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 年版,第 179 页。
  [30] 王中汝:《利益表达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载《科学社会主义》,2004 年第 5 期。
  [31] 王立新:《试论我国社会分层中人民利益表达制度的建构》,载《社会科学》,2003 年第 10 期。
  [32] 李景鹏:《政府职能与人民利益表达》,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 年第 3 期。
  [33]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选自《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900 页。
  [34]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3 页。
  [35] 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和谐团结》,载《人民日报》,2005-2-20.
  [36] 孙伟林:《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载《瞭望》,2010 年第 3 期。
  [37] 汝绪华:《基于均衡阶层话语权的社会稳定分析[》,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 3 期。
  [38] [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 年版,第 91 页。
  [39] 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17 页。
  [40] 王中汝:《利益表达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载《科学社会主义》,2004 年第 5 期。
  [41] 陈振明:《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第 350 页。
  参考文献:
  
  (一)中文书目:
  
  [1]李景鹏。挑战、回应与变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龚维斌、马福云。社会群体与群体性事件研究[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3]李琼。政府管理与边界冲突[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4]陈家刚。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张小明。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输入过程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
  [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 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7]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8]杨冠琼、蔡芸。公共治理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9]董克用。公共治理与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1]宋增伟。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12]卢坤建、苗月霞。回应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13]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4]俞可平。中国治理评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15]代训锋、李雪梅。和谐社会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16]邓如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17]郭祥才、李一、亢安毅。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底蕴与当代发展的哲学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0]李亚。利益博弈政策实验方法:理论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0]王松。利益·权力·政治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1]何显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及其应急处置[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22]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3]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4]赵刚印。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政治参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5]杨雪冬。公共参与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6]王锡锌。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27]王锡锌。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28]李伟权。政府回应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9]肖唐镖。维权表达与政府回应[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2.
  [30]周菁。与民意面对面--网络问政新方向[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1.
  [31]沈立人。中国弱势群体[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32]薛晓明。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问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3]李航。我国转型期弱势群体社会风险管理探析[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4]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35][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36][美]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7][美]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8]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9]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0][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4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2][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43]吴群芳。利益表达与分配转型期中国的收入差距与政府控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44]杨清涛。和谐之道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解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5]唐铁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沿问题[M].北京:国家行政管理出版社,2008.
  [46]贾玉娇。利益协调与有序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7]钟伟军。利益冲突、沟通阻梗与地方协调机制建设[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48]白志刚。利益公平与社会和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49]杨清涛。和谐之道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解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0]唐铁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沿问题[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
  [51]李德志。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问题研究--以政府的责任与对策为视角[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二)中文文章:
  
  [1]张殿奎。注重利益表达,发展民主政治[J].科学社会主义,2001(1)。
  [2]陈映芳。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调查[J].战略与管理,2003(6)。
  [3]昝剑森。改革中"弱势群体"的成因探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1)。
  [4]张敏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J].浙江学刊,2003(3)。
  [5]王立新。试论我国社会分层中人民利益表达制度的构建[J].社会科学,2003(10)。
  [6]李景鹏。政府职能与人民利益表达[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3)。
  [7]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3)。
  [8]冯书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J].人民论坛,2005(2)。
  [9]王思斌。改革中弱势群体的政策支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10]朱联平。转型时期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与执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发挥[J].社会主义研究,2000(1)。
  [11]刘月平。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与和谐社会构建[J].前沿,2009(6)。
  [12]朱四倍。如何避免弱势群体"失声"?[N].光明日报,2012-5-21 日。1
  [14]王文祥。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5]许平。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弱势群体问题[J].理论探索,2007(3)。
  [16]梁德友。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7]叶国平。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对策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8(9)。
  [18]翟波。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9]郑海明、丁雷。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7(2)。
  [20]潘洪阳。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保护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1]王春福。论科学民主决策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J].2006(4)。
  [22]王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以川北某开发区失地农民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3]王中汝。利益表达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04(5)。
  [24]张惟英、姚望。当代中国利益表达机制构建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7(6)。
  [25]娄成武、钟俊生。公众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少及其应对[J].社会科学辑刊,2012(4)。
  [26]王臻荣、常轶军。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民利益表达[J].政治学研究,2007(2)。
  [27]杨正喜、唐鸣。论新时期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J].政治学研究 2006(2)。
  [28]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J].中国改革,2005(2)。
  [29]刘建民。和谐社会条件下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研究[J].理论探讨,2009(6)。
  [30]郭蕾。均衡话语权:公众利益表达的应然逻辑--基于城市公用事业的视角[J].求实,2012(8)。
  [32]吴鹏森。论弱势群体的"社会报复"[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1)。
  [33]朱光磊、杨立武。中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形式、意义和限度[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34]崔凤、张海东。社会分化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及其政策选择[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5]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2)。
  [36]孙永怡。强势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过程的渗透及其防范[J].中国行政管理,2007(9)。
  [37]孙立平。权利失衡、两极社会与合作主义宪政体制[J]. 战略与管理,2004(1)。
  
  (三)英文文献:
  [1]Andrew Walder, Markets and Inequality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 Toward Testable Theor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6, vol, 101.
  [2]Anita Chan, Revolution of Corporatism? Workers and Trade Unions in Post – Mao China,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29, January, 1993.
  [3]Atkinson, A. B., Social Justice and Public Polic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83.
  [4]Richard Rose and G. Peters, Can Government Go Bankrupt? London, Macmillan, 1979.
  [5]Margaret M. Pearson, China's New Business Elite: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k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6]Khan, Azizur R. and Carl Risskin,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管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