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

高中《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主体性教学设计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21 共684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三、高中《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主体性教学设计

  (一)“新时代的劳动者”主体性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推进,给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只有树立新的课程基本理念才能更好地走进思想政治课堂。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新时代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教学设计,才能更好的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呢?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24]. 因此,依据这一新的培养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应遵循学生主体的基本方针,教师只是起到引领指导作用。要想在其课堂教学设计中体现主体性思想,需遵循的基本理念如下:

  1、以学生为主体

  高中政治课堂所秉承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要创造一切的有利条件使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指的是其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独立性以及主动创造性等基本特征。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能激起学生充分兴趣的活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独立性、主动创造性及创新性是教学设计的应有之义。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设疑激趣,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2、明确教师角色

  主体性教学设计所贯彻的课堂教学,可以把它的教学状态描述为:学习环境和谐、民主、轻松、教师与学生之间能以平等的身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从而使得师生的知识、能力、心理等得到很好的处理。

  在思想政治课堂上,一个新时代的教师,不会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确立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的受到教师的影响。要改变这一现存的状态,最主要的是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的角色进行准确的定位。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服务角色,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但是服务角色并不是一味的顺从学生的意愿,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师屈“尊”一点,是可以的。其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角色,教师就应该变身什么样的角色,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定位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准确角色以后,充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一定能在课堂上,迸发出巨大的学习能力,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奇迹。

  3、增强课堂调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有服务意识,还应该进一步明确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确切来说,教师是课堂的调控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活动进行有效地调控,以此达到对课堂教学整个环节的调控。调控的意义在于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特点等,进行有效地调节。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主体性教学设计方案

  1 课标要求

  “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2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刚刚步入高中生活,他们的政治素养相对比较低,学习意志不足,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初中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关差异,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也不足。

  本节课所涉及的现实热点问题较多,虽然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这些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学生对劳动与就业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整合教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 教材分析

  “新时代的劳动者”是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必修 1 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题的内容,在整个单元的内容学习上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对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的初步认识,这一框主要分析了劳动者如何选择就业、创业;自身的合法权益如何维护;一步步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创业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在另一层面上也为第六课《投资的选择》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成千上万的劳动者们的努力,不可避免的也包括未来的建设者--现在的中学生。自主创业精神的培养、择业观念的正确选择都对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而实际的意义。

  依据以上学情的分析和教材具体内容的分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笔者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识记:劳动、劳动者的含义、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

  ②理解:正确认识劳动的作用和意义;知道正确就业观的涵义。

  ③运用: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尝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劳动者,应如何选择职业、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能力目标

  具有剖析就业形势,分析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失业现象和就业问题的能力。

  初步具备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树立劳动光荣、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诚实劳动、积极创业的观念。

  ②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③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5 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本教材的分析,依托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本框题确定了以下的重难点:

  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难点:劳动者应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6 教学过程。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