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

比较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运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0-22 共484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节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两种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运用

  我们经常看到一节课45分钟时间是这样分配的:教师用5分钟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 30 分钟时间来讲解教材中的作品和教师自己扩展的内容,10 分钟时间用于总结和当堂简单的鉴赏练习。在课堂中学生没有或很少有练习自己鉴赏作品的机会。学生失去了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机会。

  如果整节课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独立鉴赏的机会,缺少把学到的知识内化及转化为能力的过程,那么这节课是无效的。有些教师认为,教师课堂讲授时间与教学效果成正比,认为教师课堂讲,学生课外练,既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外时间。然而,学生的独立鉴赏和师生共同活动是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信息反馈的体现。有些教师只讲授,认为这样就能提高教学效果,就能取得好成绩。殊不知学生鉴赏能力的建立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均离不开自身的独立鉴赏和师生共同活动,学生在最初学习美术鉴赏,在独立鉴赏时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不偏离方向,单靠教师讲授,充其量只能使学生“懂”,而达不到“会”.在我的课堂上也出现了“懂”.因此,只有改变,才会改变。

  查阅教育历史上众教育家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模式到杜威的五步教学模式,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教学模式的百家争鸣,乔伊斯和韦尔在 1980 年统计的 22 种教学模式,以及我国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创造出的 10 多种教学模式。现代社会的多元化,现代科学的综合化,对多个教育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整合,传统教学模式在新课改浪潮的冲击下,彻底瓦解。

  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些学校也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模式。作为成功的改革成果,他们的模式也在不断被推广,成为众多学校和教师竞相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例如杜郎口中学、潍坊昌乐二中。

  虽然杜郎口的教学模式在学术界和教育工作者中尚有争议,但他的“35+10”、“三三六”、“271”【16】等教学模式仍不失是当前教学模式一潭死水中有创新精神的有益探索,这些教学模式的主张都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比较式教学模式在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一)对比较式教学模式的认识

  如前所述,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鉴赏》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术鉴赏》相比,前者的突出特色是运用了中西比较的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分析。教材的呈现方式运用比较式,同样,课堂教学也可以引入比较的方式,形成比较式教学模式。

  比较式教学模式是基于比较研究而形成的教学模式,教师按照教学目的与教学计划,将教学重点难点与相关知识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等对比方式找出比较对象之间相似或不同之处,便于学生在比较中学习。通过比较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梳理知识之间异同关系的思维模式,建立全面而系统的知识体系。比较式教学模式应用到美术鉴赏课程中,对古今中外美术现象进行比较,会实现由点到线,多线交织的立体式教学效果,学生能够将中西方从古代到近现代美术知识融会贯通,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对人类文明历史进程有全面而整体的认识。比较式教学应用到美术鉴赏教学,符合教育发展跨学科、跨领域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学生能在比较式学习过程中获得综合性的知识、技能。

  (二)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比较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1、创设情境

  虽然情境的创设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随机穿插,但实际上更常见于应用在新课的导入阶段。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就在“吊起学生的胃口”,“情境”与学生的美术鉴赏学习直接相关,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美术鉴赏。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情境的创设追求其有效性。有效的情境设计能使学生解决学习中关键性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有效情境的创设,应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形成基本的思维技能。如果教学情境妨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或延缓了教学的最佳时间,或过于牵强附会,那么这样的教学情境就缺乏有效性,就会偏离本节课的鉴赏内容。

  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智力达到最佳激活状态,从而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美术鉴赏;另一方面,进行思维导向,沟通实际生活与美术鉴赏学习的联系,奔向问题中心,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17],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和认识美术鉴赏,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所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指向性,使情境创设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

  2、对比设疑

  比较是“辨别事物的相同属性异同或高低,”[18]对比几种同类事物的异同、高下,有比较才能鉴别。在比较的前提下设计问题,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比较的形式可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1)横向比较

  是指对同类事物的相同属性在某时刻某条件下呈现的异同进行观察分析。教学中,针对一些有着相似属性的中外美术作品可以做横向比较:

  ①对美术作品历史背景的比较。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化、艺术是不同,艺术家的思想和作品的内涵、表现语言也是不同的。

  ②对美术种类的比较。不同美术种类的比较,相同美术种类的比较。同一题材,中西的美术表现手法和语言是不同的。相同的材料,艺术家用不同的技法表现出的画面风格是不一样的。

  ③对美术流派或思想的比较。在中外美术史上,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千姿百态。不同流派的风格、造型、艺术语言、技巧和色彩是不同的,将不同流派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将有利于学生对流派和作品的理解。

  ④对艺术家的比较。不同背景下的艺术家,他们有着不同的艺术经历、生活经验、所处时代、艺术思维和创作经历,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美术作品的风格。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