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

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策略文献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28 共290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关于教学策略的已有研究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搜索“英语教学策略” 共检索 6869 条, 而搜索“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共有 551 条, 搜索结果加入“课堂”检索则只有 87 条。可见,对于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策略很少有人关注,而对于课堂的教学组织策略研究关注的人更少。

  国外研究该课题的以 Marton 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教学策略指能够刺激某特定的学习策略,并对语言能力的培养起直接作用的教学程序(Marton,1988)。即在众多的课堂教学程序中,只有以培养策略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程序,才可称为教学策略。而只是为了增加语法知识的教学程序,只能被称为教学活动。在教学策略问题上,更多的人是把策略与技巧,方法等同起来。James(1996)在 150 WaysTo Motivate Students 中把其 150 种方法以策略的方式表达出来。相当部分策略,如 Rhythm Pizza; Class Photo Album; Seeing with the Mind's Eye;PeaceMakers 等,也只是促进学习自主性,增强自尊,满足成就感,促进学习参与的技巧。另外,Norton(1989)在 The Effective Teaching of Language Arts 中所提及的教学策略如 silence 也属技巧范畴。Ornstein(1995)在 Strategies forEffective Teaching 一书中就提问和激励方面提出了大量的策略,如提问策略中的“增加等待时间”,“引导”等具体操作方式也不乏技巧的成分。总之,就策略的本质而言,各学者,专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埃金(熊川武,1997)等人也强调方法的选择及优化组合,把教学策略看做“根据教学任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这意味着策略已经超越具体方法本身,属于教学原则性问题。由此可见,不论哪一个层面的教学策略,属于原则还是属于技巧或程序,其本质是一致的,亦即为达到有效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切有效原则和教学行为都可以称为教学策略。

  2.2 国内关于教学策略的已有研究

  近年来国内主要外语类期刊关于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论文并不多,国内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近年来主要集中在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发挥学生主动性等方面。笔者从知网上查阅了近年来的国内外主要外语类期刊,发现涉及到教师教学策略的文献并不多。其中,朱兰芳在《教苑撷英》(2011,4)发表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探讨》一文提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及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问题。夏丽在《新课程学习》(2011,9)发表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一文中结合当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提出英语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以期对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水平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独创教学途径,进行特色教学;适当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学会创造性地学习语言。《素质教育教研版》发表了童国琴的《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一文,文中指出教师业务素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集体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精心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学科教学》(2011,9)发表的侯杰《浅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一文中提出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策略。从英语课堂教学中策略的重要性出发,从教学情境、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设计、师生关系四个角度详细阐述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坚持的策略。

  总的来看国内的英语课堂话语研究起步虽然晚,但已逐渐深入研究,也对从事英语教学的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我国的初中英语课堂在传统教学及其影响下,课堂上教师课堂的教学组织策略仍有待探索。课堂教学的成功离不开组织策略的有效使用。对于一节课如何开始,如何结束,教师如何给予指令,教师在活动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等等这些问题涉及和探究的似乎很少,因此国内英语课堂教学组织策略研究仍具有很大的研究发展空间。

  2.3 国外关于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策略的研究

  美国学者瑞格卢斯把教学策略分为三种:组织策略、授递策略和管理策略。

  其中组织策略考虑的是如何将所选用的教学内容合理地加以编排,通常分为微策略和宏策略。微策略关心在一个教学单元(或知识点,如一个概念、一个原理)内部如何组织教学,通常被看作一个教学编列(排序)问题。微策略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策略部件(即一个微策略应包含的构成要素)和编列规则。宏策略考虑如何将多个知识点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包括两方面问题:编列和综合。“编列”关心如何将各类教学内容(事实、概念、原理、过程)合理地组织成为一节课或一门课程;“综合”考虑如何建立不同知识元之间的关系。

  2.4 国内关于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策略的研究

  对于国内关于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策略的研究,笔者通过搜索百度及中国知网,了解到很多人把“组织”一词理解为课堂中学生活动的组织这一概念,往往忽略了教师在课堂上其他方面如教学步骤等的组织能力,课堂上英语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体现的是一个老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及课堂综合调控管理水平。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是互动的,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达到温故知新和教与学的终极目标。

  2.5 综述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组织策略应归属于宏策略,是教师在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固定的情况下,教师根据本节课遇到的实际状况,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学生活动等迅速进行组织,安排的教学综合能力的体现。

  一节课教学效果的成败取决于师生配合的默契与否,而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教师进入课堂的一瞬间,通过观察全班学生的整体面貌,教师就应有对本节课的教学步骤是否需要重新组织安排的考虑。譬如,学生刚上完体育课,个个都还兴奋有余,安静不足,这时如果教师还是按部就班地讲新课,估计没几个学生会专心听讲。这时,不妨先让全班齐读来复习一下之前的单词,也便于让大多数的学生静下心来,把心思重新调整好,专心上这堂英语课。这就是教师根据课堂实际状况对教学步骤及学生活动重新进行组织操作的策略应用。再譬如,对于初一新生参差不齐的英语水平状况,本人认为入学时的第一二周的课堂教学组织策略应有一个固定的教学组织策略。由于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的实际状况大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重新教授字母(有多数学生只会按顺序读字母,单独拿出一个字母就不会读的现象常见),音标(绝大多数没学,有个别学生学的很好)。教师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按照课本内容教字母,教日常问候语(初一第一单元内容);教学英语字母及其书写规则的同时教授音标(如 A[ei]);先学音标或者先学字母及书写。新教师往往采取第一种方式,有经验的老师会根据自己的习惯采取第二或者第三种方式开始教学。在开学初的两周是学生打基础最关键的两周,有的教师甚至会用三周时间打基础。总之,教师根据学生总体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运用课堂教学组织策略给予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及学生活动的课堂组织安排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初中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前后测试的比较,加上笔者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经历,对英语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学组织策略进行分析研究,这将有助于英语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更好的把握课堂实际状况,调整教学步骤,掌控学生状况,提高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