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

小学生学习习惯研究的理论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2-11 共148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习惯

  《现代汉语词典》指出,“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7].”由上述定义可知,习惯是经过长期重复或练习某一行为而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自动性。

  2.1.2 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特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的行为趋势,是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经过不断重复,逐步形成的自动的学习行为。

  2.1.3 小学生学习习惯

  (一)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主要内容

  本文作者长期从事一线小学教学工作,尤其注重对小学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小学新生需要养成的十个学习习惯,并且以学生上课时间顺序为依据把这十个学习习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课前学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和课后学习习惯,即(1)课前学习习惯①自主读书②善于思考③搜集资料(2)课堂学习习惯④学会倾听⑤敢于提问⑥认真书写⑦动手操作(3)课后学习习惯⑧自评互评⑨与人合作⑩完成作业.

    (二)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基本特征笔者通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小学生日常学习行为的深入观察,发现小学生应该培养的学习行为习惯具有四大基本特征。

  (1)后天养成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并非先天遗传得来的,而是通过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习得的一种条件行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练习养成的一种条件反射,一旦形成以后就会自觉、稳定出现的学习习惯行为。

  (2)定向活动性。如果想要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某项活动的练习。教师和家长要有目的地帮助学生聚精会神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反复训练,最终使这个行为具备一定的倾向性。

  (3)情境表现性。养成某种学习习惯后,如果再次遇到同样的场合,这种学习习惯会自然地体现出来。

  (4)价值内隐性。学习习惯的形成是缓慢的,而且其行为没有明显的外在表现,无法对习惯进行一定的量化测量,实质上学习习惯即是一个人的内在心理特征,良好行为习惯能够对小学生学习产生巨大正面作用,但这种作用是内隐的。

  2.2 理论基础

  2.2.1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如果一个人做出组织所希望的行为,那么组织就与此相联系提供强化这种行为的因素;如果做出组织所不希望的行为,组织就应该给予惩罚,据此,就让组织成员学习组织所希望的行为并促使组织成员矫正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在小学新生入学阶段学习习惯的培养中,我们要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科学合理的对其进行训练和强化。

  2.2.2 关键期理论

  关键期理论是指人的各种机能、能力在各个阶段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某一项能力在某一阶段发展迅速,那么该阶段就是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前苏联文化历史学派的维果斯基尤其重视关键期,他认为,在幼年时期的各个不同阶段,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也有所侧重,不同时期会侧重发展不种能力,能力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有快有慢,过了某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该能力就很难得到发展。比如,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2到 3 岁,如果在这个时期,儿童的口头语言能力得不到大的发展,在其后的学习中口头语言能力也不会再有大的提高。“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习惯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关系到他以后的工作、生活。可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儿童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养成习惯。

  分析上述理论,不难得出这样的结果:行为习惯养成最重要的时期是在小学和幼儿园,而学习习惯养成最重要的时期 6 到 7 岁正是小学一年级阶段,过了这一时期,再进行习惯的养成就会比较困难。所以,抓住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来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