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1.1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学生的主体性日益凸显,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有研究显示,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强,善于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改正错误并自觉调整学习状态。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面临的各种诱惑也越来越多,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世界,如果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容易迷失自我,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完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1.2 学习习惯养成关键期的需要
幼儿园的学习主要以游戏等直接经验的获得为主,而小学就进入了以知识学习为主的阶段,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小学新生入学阶段就成为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只有在小学新生入学阶段就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是一棵大树,那么小学新入学阶段便是这棵大树生长根茎的关键期,如果根茎长不好,如何能够吸收营养?不良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会影响学生日后的学习效率与效果,想要改正,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所以,在小学新生入学阶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1.1.3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对学习习惯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但对于小学新生入学阶段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不足,小学新生入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但对此阶段学习习惯培养研究的不足,导致了教师及家长对此阶段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忽视,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长远发展。另外,关于学习习惯的研究大多是从理论方面泛泛而谈,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了学习习惯研究的空洞无力。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高斐在其硕士论文《一年级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个案研究》中认为学习习惯的养成应该分成五阶段,提出了“五阶段说”分别是学习习惯养成的“难以控制”阶段;学习习惯养成的“直接强化”阶段;学习习惯养成的“替代强化”阶段;学习习惯养成的“自觉从众”阶段;学习习惯养成的“相对稳定”阶段。高斐认为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阶段性、反复性、差异性。并且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受到自身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同伴群体因素的影响。养成小学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社会、家长、教师、以及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才不会变成枯燥和乏味的事。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够快乐的学习。
陈斯雯编着的《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 60 个法则》指出,相比较智力因素而言,学习习惯往往在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中起更重要的作用。有数据表明,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习惯非常不满意,大多数家长认识到,孩子是否具有良好的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成绩的好坏[3].
宫鹏新、邱志强、李秀丽编着的《好教育?好人生书系:学习习惯培养读本》一书,在研究了影响学习习惯养成的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出怎样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他们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帮助学生在未来成为独立的、自我主导的终身学习者[4].
1.2.2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习惯的研究很早就受到广泛的重视,培根曾经说过:“习惯可以主宰人生,它是一股顽强的力量。”从中足以看出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乌申斯基认为:习惯是一种资本,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
杜威认为习惯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社会、教育之间有紧密的联系的,二者相互影响。良好的习惯要靠教育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教育在其中起着传承的作用。而习惯的培养又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良好的学校环境对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提倡每个学校都要建设对养成良好习惯起积极作用的环境,使学校中的设施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以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促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信仰以及养成健康、正确的学习习惯。乌申斯基还提到习惯的养成不仅受外在环境、社会、教师的影响还需要有一定的生理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第一,现有的关于学习习惯的研究,较少针对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这一特殊时期的学习习惯培养做专门针对性的研究。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小学阶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人将吸取前人经验,使用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小学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的实践研究,以期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提供有效的参考[5].
1.2.3 研究意义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学习习惯比较好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强,善于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改正错误并自觉调整学习状态。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日能够养成,且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便难以更改。所以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努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
然而,长期以来,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对于小学生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不良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是无形的,使得大多数老师家长对于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无计可施。 本文即针对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探究,从一年级新生所特有的心理特点出发,以一年级新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学习问题为依据,提出小学一年级新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相应策略,以期对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都能有所启迪。
一方面,在教育实践层面上,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首先,有利于能够进一步提高家庭和学校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视程度,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措施;其次,对于小学生来讲,在教师、家长的帮助下,有利于其尽快的适应小学生活,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其学习信心。最后,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来讲,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策略,提高其课堂效率,从而避免学生“输在起跑线上”[6].
另一方面,在教育理论层面上,本文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调查法以及行动研究法,针对一年级新生所特有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及其学习习惯,力图在运用各种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使研究结果获得理论上的提升,从而丰富关于小学新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相关理论。
4MOOC用户学习情况调查分析对MOOC平台和课程分析之后,笔者还对课程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从用户的基本情况、课程参与情况、课程参与程度和课程学习体验角度编制问卷,借助问卷星平台随机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33份,数据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4.1MOOC用户基...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展望5.1研究结论信息技术学科促进了其他各个学科的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具有信息素养的公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
第一章教育网络舆情及应对概述近年来,教育网络舆情爆发频率较高,纷繁复杂的突发事件将部分学校卷入到安全和声誉的危机之中。古语云: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也意味着,人的语言和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组成的传播世界对公众了解事实真相起到了决定性...
三、体验式主题班会的目标与设计(一)设计目标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是主题班会出发点和归宿,它统领着整个主题班会,是主题班会的灵魂。德育活动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中学生德育来讲尤为...
第五章结语食品安全问题关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作为特殊群体的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关乎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今年来发生的一些中小生生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事故也给人们...
第2章过度教育概念释义及相关概念辨析2.1核心概念释义2.1.1度的哲学含义。哲学意义上,度,是标志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幅度.?度也是被规定保持自己的质的量的范围,度本身是一种量,并且是一种限量。度作为限量...
2.4中文歌曲文化意象的阐释歌词语言的符号学特性的表现之一为语符能指与所指的非对称关系,即语符的能指可能对应多个在某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所指[1].文化意象是在歌词语言中提取出来的,物象和寓意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一个物象可以传达...
第三部分当前教师指导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的研究是针对实践问题展开的研究,以发现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己任,因此,本章将在呈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澄清幼儿园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分析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人们已经明确意识到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记。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自身显着的特...
第三部分《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问题与思考一、《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制订及实施过程中的亮点(一)提升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纵览山东省某高中关于《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制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