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对策(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11 共1251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2)使用非言语信号。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十分善于运用非言语符号组织课堂。非言语符号不仅可以传递老师的赞许与期待,而且能够节省课堂时间,保证课堂进程的完整与连贯,又较好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对控制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来说,这种方式主要针对部分行为不足类和行为不适类课堂问题行为,可以在不打断课堂教学的前提下走到学生的身边,用非言语信号提醒学生,控制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例如:一个默契的眼神,可以激励发言不积极的学生增强信心,敢于发言;轻轻碰一碰学生的手臂或肩膀,可以控制走神的学生马上回到课堂学习状态;教师一边讲课一边有意识地摇摇头,可以控制刚刚做过小动作,或刚刚有过交头接耳行为的学生立即停止问题行为;有的教室的墙上写着"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合作"等标语,课堂上当遇到某一位学生出现了不听别人发言、不参与小组活动、担心被老师提问等现象,教师也可以不用说话,指一指墙上相对的标语或图片,也可以有效提示学生正在发生问题行为的学生。

  (3)调整教学方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在 15 分钟到25 分钟之间,因此,有时会出现教学活动进行到课堂时间的一半时,班上不少学生不再像刚上课时那么积极了,回答问题的热情也减弱了许多,随之发生打瞌睡、画画、看课外书等各种课堂问题行为。出现这个问题,说明学生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感到疲倦了,这个时候,正是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机智,调整教学方式的时候。在低年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做课中操,唱首儿歌等形式缓解学生的疲劳;在高年级,教师还可以随机引出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者笑话等调整一下学生的情绪。其实,有经验的教师,不用等到这类问题行为在课堂上出现才亡羊补牢,早在备课时就很好地考虑到了这一点,按照交往教学的理论,提前做足了功课,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情感氛围中兴趣盎然地学习,甚至会出现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依然意犹未尽。笔者多次听过吴正宪和华应龙两位名师上的小学数学课,40 分钟结束了,学生们坚决不离开课堂,苦苦请求老师再研究一个问题,这是何等魅力。

  5.2.2 中度控制课堂问题行为

  中度控制性策略通常是针对屡次发生在课堂上,并且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的部分行为不适类和行为过度类问题行为。具体措施如下:

  (1)使用制止语言。课堂上使用制止语言,往往直指问题,语气相对严厉,有一定的震慑力。例如,课堂上有时会出现因争论某个观点,双方甚至多方各执一词,大家互不相让,喊声高而混乱,这时,作为教师,就可以使用制止语言--高声喊"停!",制止"吵嚷起哄"的问题行为继续发生,等全班学生都安静下来了,再趁机实施其他形式的教育。这种方式有时也用于"擅离座位扰乱他人","打骂同学"等问题行为,当然,出现这类课堂问题行为,仅仅靠使用制止语言只能控制了一时,不能改变其行为方式。

  使用制止语言通常需要与后续的其他教育行为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另外,因为使用制止语言,有一定的伤害性,所以,作为教师,在使用制止语言控制课堂问题行为时,要把握好尺度,使用时先考虑到学生的内心感受和自尊心,并尽量减少其使用频率。

  (2)强化学习要求。课堂上有时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是由于教师对当下的学习任务交代不清,学生行动缺乏目标;或虽交代清楚了,但任务过轻,学生完成任务后空余时间就无所事事了。比如,有的老师没有向学生讲清楚小组合作探究的目标和任务,就直接让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开始合作,面对着桌上的一堆学具,学生们无所事事,只能将学具当玩具了,做一些与探究任务不相符的事;有的老师对活动时间调控不当,很简单的一项任务却给了学生较长的时间,学生没事可做了,于是就出现玩手机、画画、吃零食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行为,都需要教师及时强化学习要求,甚至提出细化的目标,让学生明确当前的学习任务,在任务驱动下,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活动,避免或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5.2.3 深度控制课堂问题行为

  深度控制性策略在小学阶段不常使用,其通常适用于屡教不改、情节严重的过度类问题行为。例如,课堂上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打架"行为,教师除了使用制止语言控制问题行为的继续发生之外,必要时,还可以采取"隔离学生""暂时剥夺该生参加他喜欢的活动的权利"等控制方式。这种方式显然比较极端,使用不当,一方面容易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会引发学生产生更大的逆反情绪,甚至出现一些轻生等严重后果。教师在使用深度控制性策略时,一定要适度,并尽量创造条件能和受控制的学生在一起,一方面便于及时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也能够保障受控制的学生人身安全。另外,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变化,当其思想或行为有所好转时,要及时将其送回教室,恢复其参加正常权利。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确实是一个不容易做好的高危职业。

  5.3 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对策

  矫正性对策针对的是小学生发生课堂问题行为之后的阶段。矫正性对策作为预防性对策和控制性对策的有效补充,对多次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甚至是已经养成不良课堂习惯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实施矫正型对策,可以减弱学生已有的课堂问题行为,长期坚持,用心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完全矫正已有的课堂问题行为,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矫正型对策通常是在课堂问题行为发生之后的时间段进行。

  5.3.1 推心置腹谈心

  这是一种一线教师经常采用的,也十分见效的矫正问题行为的方式,这种方式集中体现着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水平。小学生本性单纯、可爱,向师性强,一般情况下,不管发生哪类课堂问题行为,只要教师真心热爱学生,采用"推心置腹谈心"的方式,也许需要一次,也许需要多次,最终基本上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比如,学生出现"吃零食"、"看课外书"等问题行为,甚至是出现"无故迟到、旷课"、"顶撞老师"等比较严重的问题行为,只要教师能够耐下心来,与学生坦诚相待,进行推心置腹的谈心,最终学生行为基本都能改正得比较理想。现实情况下,由于教师的常规工作量都比较大,精力十分有限,很难真正用好这种方式,这也是使用这种方式的局限性。近几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少学校都建立了"知心姐姐信箱",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成立了心理咨询室,能有效弥补使用这种方式的局限性。但笔者认为,最理想的效果,是政府加大投入,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把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实现人人都是知心姐姐,人人都是咨询师,毕竟,当事人之间的谈话效果最佳。到那时,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将大大减少。

  案例四:《你死就死,我舒服就行》

  2013 年 9 月-12 月,笔者观察乙小学三年级二班 C 老师的教育行为,记录如下:D 老师,一名优秀班主任,新学期接了一个全校"赫赫有名"的班级:因各种原因,课堂问题行为比较严重,有几名男生几乎不听管教,经常顶撞老师。到任第一节课,D老师先组织大家互相介绍,然后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多数学生没吱声,正当 D 老师继续真诚地等待着回答时,一个高个子男生站起来了,故意出风头问:"老师,你会死吗?"全班同学一阵愕然,D 老师真诚地回答说:"会的。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男生狡黠地说:"你死就死,只要我舒服就行。"全班非常安静(笔者听到这里,真的有些张口结舌,不知事态会怎样发展)。D 老师微笑着说:"哦,这是你的想法。谢谢你这么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其实,你刚才说的话有道理,做任何事情,自己舒服很重要。关于对舒服的理解,我近来正好也在思考,以后找时间,咱俩好好探讨探讨。"男生不知所措地坐下了。D 老师继续组织与同学们交流。

  课后,D 老师真的为此备足了课程,多次与该男生进行推心置腹的谈心,共同探讨"舒服"的话题,他们也达成了共识:舒服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自己舒服,别人不舒服或别人舒服,自己不舒服;第二个层次,自己舒服,别人也舒服;第三个层次,自己舒服,别人更舒服。后来,D 老师真诚地请这位男生为全班同学上了一节"谈'舒服'"的主题班会",感动得全班同学几度哽咽。这位男生后期的成长更令所有人欣慰和赞许。

  笔者得到的启发与思考:课堂上经常遇到异样的声音和现象,尤其是当这些声音或现象几近"刺耳"或"痛心"时,作为教师,随性而为,勃然发怒,还是职责至上,顺势而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体现出两种师德修养,前者以自己为本,后者以学生为本。也许,D 老师在听到男生的提问之后,也有过不知所措,但师德告诉他,自己是老师,"尊重学生是天职",于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个话题,尊重了学生,也成就了自己。课后 D 老师采用与该生推心置腹谈心的方式,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教育效果。

  有人说,热爱学生和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成功的前提。与学生推心置腹谈心,尊重学生的同时,也维护了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伟大。试想,由尊重建构起来的空间,学生们的内心该是何等的从容与幸福!课堂问题行为自然能得以有效预防。

  5.3.2 剖析行为过程

  这也是一种一线教师经常采用的矫正学生问题行为的方式。剖析行为过程的主角在小学低年级主要是老师,在小学高年级可以是学生自己。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玩手机"的行为,课后,在低年级,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在课堂上玩手机的坏处,既耽误了学习,又影响了健康(坐姿不端,视力下降,心理紧张);如果是高年级学生出现了这种行为,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出现这种行为的后果,有的老师会布置学生就自身发生的某种课堂问题行为,写成一篇"说明文",既能够深入剖析问题行为的后果,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这种控制方式有时还需要与其他的教育策略配合实施,方可彻底改变学生的问题行为。

  5.3.3 承担行为后果

  过度类问题行为的发生,往往同时产生恶劣的后果。例如,某学生与同学打架,致使对方骨折。教师在处理这类问题的过程中,不管责任最终怎么判定,通常要让参与打架的同学全程参与处理过程,后期的照料等事务能承担的尽量让他承担。再如,本文前面提到的,发生在安徽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的课堂事件,两名学生在课堂上发生打斗,致一名学生死亡,当事人除按照法律程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外,从教育的意义出发,还应该承担其他后续的行为后果,如对死者家属承担起力所能及的责任等。亲身体验胜过任何说教,也许,惨痛教训对当事人将终生受用。

  5.3.4 与家长及时沟通

  当前,有一种舆论在指责教师,"学生在学校里遇到的事情让家长来解决",且不评论这种做法是否合理,但当学生在学校里发生较为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时,笔者认为,应该告知其监护人--通常是家长。家校联合的力量毕竟更强大。通过家校联合,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剖析学生出现较为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的根源,另一方面有利于学校和家长实现教育的一致性,双管齐下,对症下药,更容易药到病除,对矫正学生存在的较为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十分有效。

  5.3.5 借助各种社会力量

  这是一种不常用到的方式,通常针对特定的问题行为和行为人。例如,对于有严重"逃学"行为的人,建议家长带他去"SOS"村、福利院、贫困山区等,通过亲身感受,改变原有的意识和行为;对于有"自残"倾向的行为人,建议家长带他去正规医院请专业的医生给予诊断和治疗;对于有严重"打架"倾向的行为人,建议家长带他去具有教育功能的公安部门,如少年管教所等,接受法制教育等。2014 年夏天,有网友报道,一位 50 岁的父亲为帮助已读高二的儿子戒网瘾,与儿子一起从海口出发,骑自行车游学全国。几个月下来,父子之间由最开始的张口就吵,发展到了无话不谈,儿子不仅远离了电脑游戏,还锻炼了身体,并表示回去好好读书。这是一位有智慧的父亲,他为矫正儿子的问题行为,带儿子经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生旅行,这也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方式。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