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

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分析与讨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11 共639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四章 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分析与讨论
  
  4.1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

  通过表 3.4~表 3.7 可以看出,小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较多的问题行为方式主要集中在"上课走神"、"做小动作"和"交头接耳"这三项上,大多集中于"行为不适类"和"行为不足类".但同时也能够看出,由于教师和学生所处的角度不同,两者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方式的理解也有所差异,比如,教师认为学生"发言不积极(T2)"频数稍高一些,而学生认为"担心被老师提问(T3)"频数稍高一些;教师认为学生"打骂同学(T15)"频数稍高一些,而学生认为"打骂同学(T15)"的频数很低;教师认为学生"顶撞老师(T16)"的频数也比学生认为的高一些,而教师认为学生"吃零食(T11)"的频数又比学生认为的低一些。具体说明如下:

  4.1.1 行为不适类

  "行为不适类"课堂问题行为是目前小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中最多的一类,学生问卷中占 60.7%,教师问卷中占 55.8%.这类行为中,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均被列为前十位的具体表现按其频数高低依次为:做小动作、交头接耳、偷着画画、打瞌睡、吃零食。下面以"做小动作"为例加以分析:

  做小动作这种问题行为方式普遍存在于小学生身上,一会儿玩玩铅笔,一会儿玩玩橡皮,一会儿又挠挠头发,等等。根据谢夫林等人(shiffr2n&5chneidr,1977)提出的关于注意分配的理论--双加工理论,笔者认为小学生在课堂上做小动作的行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动化加工的做小动作行为,这种行为基本不需占用大脑的加工资源,个体可以将注意更多地集中于其他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之上,比如正常听课、思考等,因此这种做小动作的行为基本不影响个体正常学习任务,教师可以不用关注;另一种是受意识控制的做小动作行为,这种行为因占用大脑的加工资源,直接影响到个体听讲、思考等正常学习任务,出现这种行为通常是个体对当时的学习任务缺乏兴趣,或因各种障碍无法进入学习状态,只好将个体的注意力转嫁到其他事情上。教师在能够辨析清楚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待这两种做小动作的行为。

  4.1.2 行为不足类

  "行为不足类"课堂问题行为出现的频数比"行为不适类"少一些,学生问卷中占30.2%,教师问卷中占 33.2%,但在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建构、主动学习的今天,这类行为的存在已严重影响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样不容忽视。这类行为中,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中频数均比较高的表现为:走神、不发言、很担心被老师提问,其中走神行为在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中均被列为前十位。下面以"走神"为例加以分析:

  走神这种问题行为方式普遍存在于小学生身上。小学生连续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时间却通常不超过 25 分钟,因此要一节课始终保持 40 分钟的注意力,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的。小学生上课走神,有时他们自己是不知道的,或是因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太长了,或是因为想起了某件事情,或是被周围环境中的一个事物(如教室里的一只小飞虫,或窗外飞舞的花蝴蝶等)所吸引。双加工理论研究表明,人在集中注意于某个对象时,常常伴随有特定的生理变化和表情动作。以耳朵、眼睛为例,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下列几种:

  【1】

  经验丰富的老师往往根据小学生的这些外部表现判断他是不是走神了。小学生课堂上偶尔走神是正常的,但经常走神就要引起讲课教师和小学生自身的重视了,否则会直接影响到正常的学习效果。

  4.1.3 行为过度类

  "行为过度类"课堂问题行为是三类行为中出现频数最低的一类,但由于这类问题总体负面影响较大,隐患较严重,同样应该引起高度关注。这类行为中,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均被列为前十位的具体表现按其频数高低依次为:擅离座位扰乱他人、吵嚷起哄,教师问卷还将打骂同学行为列进了问题行为的前十位,另外像顶撞老师、无故迟到旷课、自残等极端行为,都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情节非常恶劣,即使只出现一次,也同样应该引起重视。下面以"打骂同学"为例加以分析:

  出现打骂同学这种行为方式的小学生,通常在生活中就存在着打骂他人的不良行为或习惯。当同学之间产生矛盾,或别人有意或无意中给自身造成某些不舒服的感觉或行为时,他会不由自主地用骂对方甚至动手打对方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不满;严重时甚至出现无缘无故打骂他人的现象。出现这种行为,对建设和谐友爱的班集体负面影响极大,直接冲击到正常的上课秩序,甚至影响到全班同学的处事方式,以及同学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和谐关系,程度严重时会涉及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本文"1.1 课题的提出"中谈到的安徽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两位同学就因为在课堂上发生打斗行为,最后导致一名学生死亡。因此这种问题行为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4.2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特点

  通过表 3.4~表 3.10 以及访谈结果可以看出,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4.2.1 普遍性

  课堂问题行为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班级中几乎找不出一名从不存在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即使是优秀的学生和班级干部也不例外。

  4.2.2 差异性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受性别、年龄、是否当班级干部、性格、能力、习惯等差异性的影响较大,同时,任课教师的性别、年龄、是否当班主任、任教什么学科、教育理念、教学水平等差异性,同样影响着学生发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频数及程度。比如,访谈中明显感到语文、数学等所谓的主科教师上课时学生发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频数明显低于英语、音美、体育、活动等所谓的副科教师上课时发生问题行为的频数。

  4.2.3 阶段性

  小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是有阶段性的,比如多数学生上课初期问题行为较少,一节课的后半段或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时出现问题行为较多;学生观看精彩课件、研究有趣问题时问题行为较少,自主学习、练习巩固时问题行为较多;上午的课时学生出现的问题行为少于下午的课时。不同问题行为表现出现的时机也不仅相同,比如走神通常发生在一节课的中间环节,而吃零食等通常发生在一节课的最后环节。

  4.3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

  从表 3.8 中可以看出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是多元的,下面从四个方面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进行分析:

  4.3.1 学生因素

  (1)年龄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12 岁以下儿童连续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时间通常不超过 25 分钟。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通常就在 6~12 岁左右。处于这个时期的小学生,他们情感发展不够稳定,坚持性、自制力、忍耐力、自我控制能力等均比较弱,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也比较差,通常情况下很难靠自身自觉的行动来完成某项任务,因此要完成某项任务经常需要借助来自外部的力量。同时,随着他们生理和心理的不断发展,他们要求独立的欲望却日益强烈,开始出现抵制成人和纪律等的约束,即通常所说的逆反期行为。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这些特点使得小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课堂问题行为,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同时,由于小学生处在逆反期阶段,需要教师对待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能够坚持合适的态度和恰当的处理方式,否则往往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2)性别

  男女性别差异,既有生理方面的差异,也有心理方面的差异。小学阶段的学生,随着生理差异的变化,心理差异也日益明显。性差心理学研究表明,由于小学阶段男生身体发育明显优于女生,身体活动能力也明显强于女生,因此,男生在活动的力量和速度方面明显大于女生,更容易发生身体攻击性行为;男生不善于用成熟的思维替代冲动行为,自控力方面,男生明显不如女生;男生多定向于物,更喜欢探究,女生多定向于人,更喜欢交往。这些差异导致了小学阶段男生发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频数与程度明显高于女生,发生在男生身上的问题行为以"行为不适类"较多,女生则出现"行为不足类"问题较多,同时对于"行为过度类"的问题行为,男生也明显多于女生。

  (3)性格

  人的性格通常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是个性心理特征中最重要的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所处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从出生就开始对周围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进行有意无意的模仿,加上成人的教育,到小学阶段已经潜移默化地产生了自己的性格,不同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性格差异。比如有的学生活泼开朗,有的文静内向;有的善于自控,有的就任性冲动;有的做事认真细致,有的粗心马虎;有的比较自律,有的就偏放纵;有的做事充满自信,有的就比较自卑;有的勤劳,有的懒惰等。小学生性格上的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各不相同,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频数和程度差异性也较大。通常善于自控、比较自律、做事认真扎实的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频数和程度明显低于任性冲动、偏放纵、做事粗心马虎的学生;性格活泼开朗,比较自信的学生发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以"行为不适类"为主,而性格文静内向、比较自卑的学生通常以"行为不足类"为主。另外,任性冲动、偏放纵的学生发生"行为过度类"问题行为的频数和程度偏高于其他学生。

  (4)能力

  有人说,孩子就像花的种子,有不同的花期。有的花,花期短,很快就会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但最迟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也许有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那是因为他长大了就是一棵参天大树。笔者很赞同这个观点,这个观点也符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对于小学生来说,不同学生的语言能力、先前知识、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各不相同,在课堂上的表现自然也有差异,于是就产生了有的学生成绩优、能力强,而有的学生成绩不好,能力也弱,不同能力的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频数、类型、程度也不同,最明显的体现是能力强的学生发言积极,能力弱的学生发言不积极,不喜欢被老师提问,也不喜欢参与小组合作等活动。

  (5)习惯
  
  习惯通常指长期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所处的家庭、幼儿园等成长环境各不相同,接受的养成教育程度各不相同,行为方式和习惯也参差不齐,差异较大。生活方面,有的小学生有着良好的就餐、作息、卫生、劳动等习惯;学习方面,有的小学生能主动学习,按时学习,善于思考,广泛阅读;行为方面,有的小学生从小懂得关爱他人,善于交往,自我管理能力强。而有的小学生或生活习惯较差,或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或行为习惯不尽人意,甚至出现多个方面习惯都不理想的情况。这些习惯养成不理想的小学生往往也是班上存在课堂问题行为频数较多或程度较严重的学生。

  4.3.2 学校因素

  (1)教育理念

  缺乏"教孩子一时,想孩子一生"的教育理念,笔者认为这是影响小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最核心的因素。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听到一线教师这样对小学生说,"这节课凡是发过言的同学课下都可以到老师这里领取一枚奖牌。""难道你不知道课堂上未经允许不准乱发言吗?""这是规定,必须遵守!"等等。这些现象可谓比比皆然,身在其中,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似乎均习以为常,甚至因得心应手而有几分得意。同时,从向教师和学生了解自身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认识的调查结果也不难看出,不论是小学生还是教师,认识基本都停留在前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害怕不好好听课会被批评或受到惩罚,第二个阶段:想得到老师或家长的某种奖励,第三个阶段:想让老师或家长高兴,第四个阶段:课堂有规定,必须严格遵守),许多教育工作者自身从来没有意识到要帮助学生努力达到道德认知发展的第五阶段(认为不能影响老师和其他同学上课和第六阶段(从心里觉得就应该好好上课,好好学习)。

  扪心自问,难道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让受教育者知道好好表现是为了不挨批、不挨罚吗?从受教育者的感受来说,"获得奖赏"比"害怕挨批"要舒服一些,但如果将来一旦没有了奖赏(其实是"贿赂"),受教育者还会"卖力"吗?为了取悦父母或老师而学习,孩子们还会有属于自己的思维吗?一个按成人的期望选择专业和道路的人,将来会对自身从事的工作投入多大的热情?教育工作者让受教育者"乖乖听话",这似乎很不错,但倘若大家都一味地"遵规守则",人们还会见到"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吗?"太阳中心说"还能产生吗?可以想象,当受教育者某个时刻处于无规则或错误规则的情境下,他是不是将束手无策啊?……这么一想,真的感到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依然关注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教育方式,并没有真正树立起"教孩子一时,想孩子一生"的教育理念,或者说没有真正贯彻落实"教孩子一时,想孩子一生"的教育责任,长此以往,是令人后怕的!笔者认为,这也是当前小学生存在课堂问题行为较多,且有日趋严重倾向的根本问题。

  (2)教育水平

  教育水平广义上讲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这里仅指与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关系最密切的三个方面;学校对养成教育的实施水平、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一所小学对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或许是抽象的,但具体到日常行为中一定是具体形象的,比如美观整洁的校园、彬彬有礼的问候、井井有条的物品、科学有序的作息,以及师生积极上进的求知、诚实守信的承诺、互帮互助的关爱等,这些表现直接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

  一所校风正的学校一定是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的,同时它又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工作在这样的学校里,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会越来越高,教育教学水平也会水涨船高。相反,如果一所学校不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校风不正,教师的师德水平也不会高,而没有高尚的师德,教育教学水平自然就大打折扣,最终生活在这里的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只能越来越严重,教学质量更无从谈起。

  4.3.3 家庭因素

  调查访谈中,通过对课堂行为良好和不同程度存在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的了解与分析,认为家庭因素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着自己!"访谈中有一名品学兼优的可爱女生这样描述自己生活的家庭环境:"我的家,白天各忙各的:爸爸潜心工作,兢兢业业,妈妈投身医疗,热情似火,我呢,背上书包,快乐学习。但只要在一起,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事:生活的感受说一说,感人的事情讲一讲,俏皮的话儿乐一乐,或感同身受,或捧腹大笑,无处不在的是彼此的体贴与牵挂。"对这名小学生来说,"包容?自由"的家风已悄无声息地驻入了她的血脉,她每天在不知不觉中快乐享受着。这样的成长环境,自然能够养育出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同时笔者也了解到班级中极少数存在课堂问题行为较多或较严重的小学生,多数家庭环境都比较糟糕:有的家庭不和睦,经常吵架,甚至夫妻离婚;有的家庭父母一方或双方脾气暴躁,教育方式简单粗野;有的家庭生活以聚会喝酒、玩牌等为主,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有的家庭父母行为不够文明,张口就说脏话,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用拳头解决;有的家庭对孩子约束过多,孩子回到家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写作业、做辅导题,孩子没有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生活在这些家庭中的孩子,耳濡目染,他们在学校里、在课堂上的表现可想而知!

  可以说,家庭因素与小学生的习惯养成密切相关,而习惯又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也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影响,其实就是家风的魅力与威力,家风在无痕中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岁月流逝,家风于无痕之中最有痕。这正应了一句俗话:"每个孩子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
  
  4.3.4 社会因素

  法国著名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通过与小学生、教师和小学生家长的交流和了解,笔者有着深刻的感触:小学生自己的朋友圈或由父母等产生的社交圈,网络、手机电视、书刊等各种传播媒体,以及小学生感受到的社会风气等,这些社会因素放射出来的能量同样冲击着小学生的认知。比如,有的学生因结交了不良朋友,导致自身的思想意识不断滑坡,行为方式不断恶化,久而久之,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可以说,对小学生来说,正能量促进了其健康向上的成长,课堂问题行为自然就少而轻;而负能量却阻碍其健康发展,课堂问题行为自然就多且日趋严重。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