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

运用灵活化的教学方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11 共320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五)运用灵活化的教学方法

  1、用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是历史学习和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就是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坚持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既要看到其对历史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又要看到其存在的局限性。如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产生了哪些影响?积极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能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有利于各民族交往和融合。消极影响:政治上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在政治和思想等方面钳制人民;经济上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成为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文化上极端专制的统治政策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空谈务虚,阻碍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外交上闭关锁国隔绝了中外联系和交流,逐渐拉大与西方差距。可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又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呈现一些历史问题,锻炼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2、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就是在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把它们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研究历史,就得钻到史书所写的历史时代中去,当一次古人,要摆脱自我,抹掉岁月的积尘,跨越时代的鸿沟,在冥冥中与古人交心".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放到所处的时代进行分析,使学生客观全面的认识历史,增强思维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如对斯大林体制的评价,要放在斯大林体制形成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分析。20世纪初,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苏联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长期的封建专制思想导致个人专断和迷信盛行;斯大林的个人因素也起到了某种作用。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国家得以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37年 ,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所以,斯大林体制是时代的产物,在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有它产生的必然性,也确实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不能因为后来它的日趋僵化就全盘否定,应该放在它所处的历史背景下辩证的分析。

  "作为意识形态的历史,对同一件事或人物,不同时代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这种看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态:第一时态是同时代人的看法,可称为共时态思维;第二时态是后来人的看法,可称之谓昔时态思维;第三时态是现代人的看法,可称之谓即时态思维。"如我们在学习《商鞅变法》时,不免要对商鞅这个历史人物作出评价。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说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班固认为,商鞅是周王朝末年的一大"凶人". 王安石曰: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与管仲、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和张居正同列。可见,历史上对商鞅褒贬不一,那么我们如何评价商鞅呢?我们应该把商鞅放在他所处的时代中去辩证的评价,得出客观的结论,不可以偏概全。商鞅变法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同时也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不仅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应该肯定他对历史发展所作的贡献,但他实行的严刑峻法、文化高压政策以及对伦理道德的蔑视对后世产生了消极影响。我们在评价商鞅时,不能以他个人的品质或命运作为评判的标准,而要以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为判断的标准,对历史人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3、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比较是人认识事物不可缺少的思维活动。

  它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极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事物之间的异同,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比较包括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将不同时期类似的相关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纵向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加深理解,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如在复习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这一内容时,可以按照魏晋南北朝、隋唐、宋代、明清的朝代顺序,从时代背景、代表人物及作品、作品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各个朝代时代背景、代表人物及作品、作品艺术特色的记忆,也使学生加深了对"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原理的认识,提升了自己的思维水平。

  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纵向比较的能力,还要培养横向比较的能力。

  横向比较是指对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事物的既定形态进行比较,即引导学生把某一历史事件与其同时期相似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加深认识和理解,锻炼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如鸦片战争前夕中西方的对比,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对比,通过比较认识到,在鸦片战争前夕中西方已产生巨大的差距,中国是落后的封建国家,而英国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鸦片战争的结局自在预料之中,也看清了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农业文明抵挡不了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通过横向比较,认识到同一时期东西方的差距,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纵向比较,能显示出历史发展的轨迹,横向比较能显示出历史发展的丰富多彩。通过纵横比较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的可用性、清晰性和稳定性。

  4、从不同的史观角度全方位地看待历史问题

  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我们研究和探讨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不同的史观即代表观察历史问题的不同立场、态度和角度。目前比较常用的史观有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生态史观等。现代化(近代化)史观强调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呈现的近代化特征;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文明史观则侧重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革命史观强调革命、阶级斗争的作用;社会史观强调社会中普通大众的生活以及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往往以社会的视角分析历史问题;唯物史观又称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生态史观则侧重从地理和生态的角度审视历史问题。对同一问题的认识,用不同的史观进行分析,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认识就不同。

  如运用不同的史观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从整体史观看,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从文明史观看,促进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从近代化史观看,从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推动了全球近代化的历程;从社会史观看,带来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从生态史观看,对自然环境和资源造成了破坏,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用史观分析历史问题在各地市的高考题中有不同的体现,也成为高考的一大热点。如2014年山东高考文综历史题的第39题第(4)小题: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就是考查的史观问题。从"欧洲中心论"出发,得出的结论是欧洲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其它地区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微不足道。而以全球史观为视角,我们则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地区、各民族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世界发展是世界各地区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启示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对同一问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审视,全面的、多视角的、多元化的进行分析,加深理解,拓宽视野,注重创新,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与深刻性。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