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

衢州市健美操运动发展现状调查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27 共322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6 结论
  
  6.1衢州市是浙江着名的“健美操之乡”,健美操队现有27支,其中市队5支,区队16支其他6支;从基层学校健美操队到专业健美操训练基地,是衢州市健美操运动发展的路径;形成市域联赛、自由邀请赛为一体的竞技赛事体制;已形成政府管理、协会管理、市场管理为一体的健美操运动管理体制;形成普通学校、专业学校、体训队为一体的培训管理体制。

  6.2衢州市各健美操运动队训练计划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规律,多数运动队将训练计划分为“准备期、竞赛期、过渡期”三个阶段,提高健美操运动员的专业技能、战术技能、心理素质等多种能力,推进其竞技水平的全面发展,呈“形成一提高一保持”的发展规律。

  6.3衢州市健美操训练,准备期是一般训练阶段,一般为14小时/周,约2小时/天,以增强运动员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专项准备阶段训练时间增加至18小时/周。比赛期,赛前准备阶段约21小时/周;从比赛阶段开始,训练时间迅速较少,以观摩、调整、分析、保持为主要策略;过渡期,训练时间下降至10小时/周,其训练时间的总量低于一般训练阶段。

  6.4衢州市健美操运动员的年龄分布,以少年运动员为主,主要年龄段集中在11-15岁,而16-20岁运动员是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以高中及以下学生为主。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等等级较高的运动员比较少,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为主,呈现金字塔型状。

  6.5健美操运动员的参训动机主要以取得成绩、增强身体素质、扩大社交层面等。

  对“学训矛盾”,有一半以上运动员认为参加健美操运动对文化课学习有严重和有较大影响。

  6.6衢州市健美操训练队的经费来源是多元化,以协会资助为主,以政府拨款和演出收益为辅助,以社会捐助为补充。一般年度运作经费在30-40万之间。

  6.7衢州市健美操教练员年龄结构呈年轻化,30-40岁为主要力量,学历以大专为主,执教年限6-W年为主,有近一半教练员对自已的工作满意度,绝大部分教练员参加过培训,最多的每年参加2次培训。

  6.8影响衢州市健美操运动发展的因素有领导重视、物质保障;发展对策为加强训练的科学性,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加强健美操教练员队伍发展;优化健美操运动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金瑞。筒论竞技健美操运动中的素质训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1-2.
  [2]刘红,詹晓梅,袁文丽。竞技健美操跳跃类难度动作C477运动学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3,(10): 57-62.
  [3]燕鹏,赵少波。竞技健美操训练中表象训练的应用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1): 1-5.
  [4]李睿珂,刘胜美。从难度动作的变化展望中国竞技健美操的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2012,(5): 111-125.
  [5]李芳。竞技健美操主要特征的解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3,(2):31-32.
  [6]陈文浩,肖诗磊。从新周期规则的变化看竞技健美操发展趋势[J].湖北体育科技,2013,⑵:101-102.
  [7]纪晓摘。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中牵伸训练的理论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3,(1):51-52.
  [8]谭吟月,毕秋芸我国竞技健美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2,(4): 11-17.
  [9]许鑫荣,陶花,李月红,史登文。竞技健美操国际评分规则的演变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2,(6): 33-35.
  [10]郄晨微。竞技健美操服装的色彩设计分析[J].纺织科技进展,2013,(1):13-18.
  [11]邱珍艳,詹晓梅。竞技健美操男子单人项目C828难度动作协调性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3,(2): 53-55.
  [12]李丽,宓钟琪,毕诗永。第十一届世界竞技健美操锦标赛难度动作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3,(6): 7-9.
  [13]赵红。2013-2016年国际竞技健美操新规则特点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4): 1-2.
  [14]时倩。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下肢专项力量特点与训练方法[J].湖北体育科技,2011,(1): 29-31.
  [15]岳晓燕。中国竞技健美操的竞技实力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79-82.
  [16]赵静。运用电教手段优化竞技健美操专业教学[J]?价值工程,2011,(10):41-53.
  [17]孙绍宁。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培养和提高[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87-91.
  [18]杨浩鹏。论如何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竞技能力[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6): 157-161.
  [19]马英,张琳。竞技健美操训练对大学生运动体适能影响的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5): 103-107.
  [20]龚文平。竞技健美操运动的核心力量训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79-83.
  [21]滕延峰。对大学生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训练方法的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 57-62.
  [22]邓伟艳。论民族音乐在我国竞技健美操中的地位和作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9-34.
  [23]邱伟华。高中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祜原因与预防[J].职业时空,2012,(1):61-65.
  [24]陈祥慧,潘凤英。从新规则的实施窥探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力量训练[J].科技视界,2012,(15): 49-52.
  [25]王晓微。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6): 31-32.
  [26]宋敏敏,林玉川,黄霞。福建省高校竞技健美操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剖析福建省第14届大学生运动会竞技健美操比赛[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3-4.
  [27]彭亮。竞技健美操剪式变身跳转360度动作运动学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101-102.
  [28]杨玲。国际健美操2009版规则变化特点及竞技性展望[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4): 17-19.
  [29]刘雪兴,黄文英,席毅林,肖娜。竞技健美操赛前模拟比赛心率变化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9,(4): 31-42.
  [30]黄艳红.湖南省高校竞技健美操队运行机制的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09,(5):5-7.
  [31]曾庆涛,王海潮。竞技健美操对观众塑造自我美的因素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0): 77-79.
  [32]汪玲玲。竞技健美操的专项竞技能力特征[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2):34-42.
  [33]刘锋,毛治和,杨锋。竞技健美操对提高不同专业大学生动觉时间估计准确性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0): 51-52.
  [34]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的决定教体艺[2006]6 号:11-13.
  [35]马元,赵志华。阳光体育让学生快乐起来[J]??福建教育(小学版)。2008,(8):1-3.
  [36]季浏。走进新课程丛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11,: 11-13.
  [37]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与问题的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2010-2011:90-92.
  [38]钟建华。对基础教育“公退民进”现象的社会学思考[J].教育探索,2008,(4):11-17.
  [39]卢杰?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的问题与对策[J].体育教学,2012,⑴:1-5.
  [40]崔俊杰王爱丰赵大杰。对学校推进“阳光体育解读及其实施举措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 10-15.
  [41]白凤瑞彭延春郑柏香。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与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9,(2): 95-97.
  [42]毛剑杨。阳光体育与学生体育权利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2-5.
  [43]季浏。走进新课程丛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11-13.
  [44]李振敦阳光体育,让校园活起来[J].中国学校体育,2007,7:34-43.
  [45]陈晓鹏。开展阳光体育要把握的几个关键词[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1:1-3.
  [46]杨明。在健美操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落实能力的培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5) : 13-19.
  [47]黄宽柔。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5) : 5-7.
  [48]曾庆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能力网络系统设计[J].体育科学,2000(11):11-13.
  [49]徐振芳,李秀莲,对我院体育系学生教育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 (1): 94-101.
  [50]程在宽对竞技健美操体能的概念及构成因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4:72-73.
  [51]李之文。体能概念探讨[J].解放军体育学院报,2001:11-15.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