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相关因素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分析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可以使幼儿广泛地接触周围环境,充分地认识生活中的事物,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经验,掌握较正确的方法技能,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锻炼能力、训练语言,既有启蒙性又体现科学性,既有广泛性又兼具代表性,是一项整体性、整合性、综合性很强的活动。其中所涉及到的教材课程理念、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内容、活动过程及活动评价,都对幼儿学习品质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如果把握得准确、运用得合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会更加顺利和完善。下面我们来逐一看各种因素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
(一)课程理念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
新版《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是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在《纲要》和《指南》精神的指引下,在 2008 第 1 版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探索、实践、研究而进行的修订和补充,不论是教师教学用书还是学生学习资源都更加符合时代的变革和创新的要求,更加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开放性。其中所坚持的课程理念即关注生活、敬重文化、倡导行动、鼓励表现、力求整合起到了统领和支配其他因素的作用,从而使幼儿园课程和教学有了立场和方向指导。教材编写中体现的这五种课程理念对幼儿学习品质存在一定影响:
1.关注生活
幼儿园的一切课程和活动都来源于幼儿生活,而最终又回归到幼儿生活中去,为幼儿更好地生活和发展服务。属于幼儿自己的生活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熟悉的、生动有趣的生活,他们才愿意投入感情、真情去认真感知、体验、感悟和反思,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够有效萌发好奇心和兴趣、愿意积极主动地配合参与、认真努力地思考行动,有了这一系列的行为做支撑,幼儿才有可能更好地表现出对任务的坚持性,激发出创新创造的潜能并经常对所学知识和所做活动进行有益的评价反思。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要取材于生活,并且还要引导幼儿以真实的、生活化的方式去学习和实践。因此,关注幼儿的生活、了解幼儿的生活需要、把握幼儿的生活规律、感受幼儿的生活趣味、明了幼儿的生活见解,对于幼儿园课程设计来说是必要的、基础性的工作[50],对于幼儿学习品质的激发和培养也是有较大的积极作用的,关注幼儿生活与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2.敬重文化
不同的民族、地区或个体对文化的理解和定义不同,既可以把它理解成静态的知识体系,也可以理解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通常包括文字、语言、地域、音乐、文学、绘画、戏剧、习俗、生活方式等,客观地说就是社会价值系统的总和。人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同化社会价值系统的过程。幼儿园的课程编制和活动实施需要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关注民族文化、挖掘地方文化、吸收积极向上的民间文化[51],使幼儿感受、体验、传递、敬重并创新文化。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的探究行为、操作行为、表达行为,还有幼儿与教师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游戏等都是幼儿表现自己独特文化的窗口和途径。也就是说,幼儿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操作对象的好奇与兴趣、主动性、坚持力、创造力和自我反思都可以看成是幼儿感受文化、热爱文化、敬重文化的表现,但可能由于幼儿年龄或认知的限制,他们还不能很准确地理解文化与自己所做活动之间的关系。幼儿学习品质是幼儿独有文化的表现形式,要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敬重文化。
3.倡导行动
幼儿的思维从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性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都需要具体的行为做支撑,凭空想象对幼儿来说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行动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纲要》中关于科学教育目标的表述,更加注重幼儿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而端坐静听、抑制行动都不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只有让幼儿多做事、多行动,在“做中学”,才能还原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真实面目。倡导行动的理念就是引导幼儿做事,做适宜的事、做有一定挑战性的事、做能引发幼儿更大做事热情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及活动设计就是给幼儿提供做事的情境,就是给幼儿安排做事的材料,就是考虑各种能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学习的策略[52].行动本身是开放的,在行动中,幼儿对任务的兴趣会越做越强烈,积极主动性因为喜欢而更加明显,抗干扰能力、创新创造力和自我评价能力随任务的不断深入而更加出众。幼儿学习品质需要在具体的任务和行动中慢慢激发和培养。所以,倡导行动有利于拓展、深化幼儿学习品质,为幼儿的全面发展铺平道路。
4.鼓励表现
表现是个体把内在的、主观的情感、想象、理想、幻想等直接表达出来,包括口头表达、身态动作表达、表情传递、手工表达、绘画表达、歌唱表达等形式。表现其实也是一种行动,也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它更多意义上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这与探究、操作这种直接的外在行动还是有区别的。正是由于表现是一个内部思维外化的过程,所以它不仅能使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感受得到梳理,还能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促进各种表现技能的发展。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鼓励幼儿不同形式的、大胆的表现,加深幼儿对知识技能的认识和理解,充实情感、释放情绪、追求理想,发展语言能力、动手能力、表演能力等。表现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种特殊的学习过程尤其能够调动幼儿的好奇心与兴趣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幼儿园课程和活动设计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表现机会,鼓励幼儿创造性的表现,从小培养幼儿热爱创造、独立创造的品质与能力。我们可以这样说,鼓励幼儿勇于表现、大胆表现是调动幼儿好奇与兴趣、激发和培养幼儿创造与发明品质的催化剂。
5.力求整合
整合是将原本零散的东西以某种特定的或适合的方式进行重新整理组合,建立有效链接以形成有价值的整体。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乃至幼儿园所有的活动都应该坚持以整合的理念引领全局。虽然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分门别类的,看似是“割裂”开的,但是在幼儿的意识当中,他们的行动是综合的,不会区分它是科学的、社会的、艺术的还是其他方面的,所以他们所接收的知识经验也都是整体的、整合的、相互联系的,而不是有分有别、彼此割裂开的。陈鹤琴先生当年提出的“五指活动”、“整个教学法”以及今天幼儿园广泛采用的主题课程都是幼儿园课程、教学、活动综合化的典范,能够促进幼儿不同领域经验的关联和迁移。
在这种整合性的课程和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会相应地变得综合起来。综合的、整合性的活动较好地体现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凸显幼儿的想象与联想,对任务的反思与解释能力也更进一步提升,幼儿学习品质体现得淋漓尽致,反过来又会促进他的学习和体验。所以,力求整合的理念与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幼儿园课程理念应该在课程和活动的各要素中得以体现、传递、落实,并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实践体系中不断改进。课程理念引领幼儿教师更加科学化、生活化、创造性地指导幼儿学习品质的养成,而幼儿学习品质又能帮助幼儿更深入细致地理解课程理念,并较好地运用到活动中去。
(二)活动目标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
活动目标指明了活动开展后要达到的要求,是活动的依据,不仅对活动准备、内容、过程和评价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活动的结果。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是目标结构体系中最细化、最具体、可操作性最强的,基本上是可观察或可测量的,但又受层层目标的限制,所以在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幼儿园科学教育由原来的幼儿园常识教育演化而来,在综合考虑社会发展需要、幼儿自身发展需要和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其目标内容和侧重点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以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为主的目标变为以培养兴趣和能力为主的目标,强调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初步的科学素质,着重于幼儿科学知识的扩增、科学方法与过程的掌握、科学情感与态度的养成。在每一次具体的活动中,都要事先考虑到目标内容对幼儿在知识、方法和情感态度上可能产生的影响或变化,尤其要注意是否有利于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活动目标要转化为具体的活动、渗透在活动中,需要经历一个目标设计的过程。教师在进行目标设计环节时,遵循“目标在前,活动在后”的原则,同样也要将幼儿学习品质考虑进去。基于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的见解,我国学者张华归结了四种典型的课程目标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53].后面两种目标取向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与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起了关键作用:“生成性目标”取向不对活动细节做预先准备和规定,注重在教育情境和具体过程中的自然生成目标或在过程中体现目标,主张以过程为中心,这一内涵恰恰与学习品质的内涵是一致的;“表现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反应的多元性而非同质性,指的是每个幼儿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54],这与幼儿学习品质的某些内容是相吻合的,幼儿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具体情境中发挥主体性、自主性、主动性,其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也相应的得以突出,这种目标取向有利于调动幼儿主动性、激发幼儿创造力。
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目标时,要注意将幼儿学习品质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突出重点,兼顾多项,时刻注意在活动中突出学习品质的地位,多做一些有益于学习品质培养的活动。
第五章引入教学与效果评价以上已经说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必要性,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技工院校的德育教学中,以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增加道德文化修养,笔者结合本人工作和本校实际...
第六章对民办高校以学养学发展模式的未来展望一、民办高校以学养学模式的发展走向选择在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竞争中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高校就有可能被淘汰。我国以学养学民办高校由于起步晚、政策环境不良等原...
第三章小学生慈善教育的现状调查。3.1小学生的问卷调查。3.1.1问卷实施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无锡市两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共23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小学生慈善心现状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26份。围绕小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慈善心和对不...
第二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课程设置。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不是它自身独立的变革,而是关系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同时,便在《大教学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实施的整套措施。同样的道理,不分年级制要想成为与班级授...
随着电子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熊孩子”这一负面儿童形象得到了广泛传播,网络大众的暴力话语更是随着负面儿童形象的传播逐渐成为“熊孩子”形象的衍生品,这无疑给现代儿童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第一章导论1.1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中职德育教育职业化是指在中职德育教育中以职业化导向为根本要求,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塑造职业人格为根本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中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职业化是为了达到职业要求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
四、美国大学医学院通识教育启示在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医学教育应该是医学专业教育和医学通识教育的结合,缺少医学通识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种教育既不利于培养医学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既需要...
第二章多元化教学评价理念的内涵多元化是当代学术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个7^语。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或系统中,多种成份的共存及其相互作用。多元化意味着差异性和互补性。人们一般认为多元化是有益的。多元化经常被用来分析文化现象,因此有了多元文化这一概念。...
第四章芬兰高中不分年级制的评价机制。一、评价目标。根据芬兰普通高中学校法案的规定,学生评价旨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评估将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普通高中学校法案,629,第17(1))①实质上,学生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教师研究现状。早在1908年,国外学者就对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概念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博克汉姆曾在《教师的研究》中提出应把研究当成一种态度,而并非某一具体领域。他所持的研究观点及对教师职业的深刻剖析,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