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

幼儿园科学教育概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22 共524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一部分 幼儿园科学教育与幼儿学习品质概述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概述

  (一)科学教育与幼儿园科学教育

  要详细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首先要知道科学和科学教育是什么。科学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不能用定义去诠释,一方面它所涵盖的内容很广,范畴非常广泛;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名词,它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涵义、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不去追究和深挖科学在每一个领域内的具体内涵,暂且从一个侧面出发,对它的本质特征加以描述和揭示。

  首先,科学是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这样形容科学。其中,规律是人们在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发现并总结出来的、世间万物之间存在着的某种必然的或是千丝万缕的联系,遵从即得利,违背即是弊。经过时间和现实的检验,这种联系就是人们的准确判断,即能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体现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结论是人们在某一领域内,就某一问题经过反复的实验,证明世界上早已存在而没有人发现的事实或是发现从未有过的事物,不论哪一种情况,它们都是客观的,我们要做的是发现,而不是创造。这些规律或结论总结起来就形成了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其次,科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探究的重心在于过程,科学知识的诞生需要一个生产的过程。既然是生产,那么它相对于静态的知识体系来说,就是一种动态的活动。人们经过发现、求知、探索、研究、论证,从问题开始到结论得出,从结论又引发新的问题,这样一层一层深入、一步一步实践,循环往复。所以,“科学永远在路上”,任何知识都是过程的产物,并在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也就是说,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科学知识并非一成不变、一如既往地正确,以前认为正确的可能会被新的研究所推翻和否定。科学就是在“颠覆”中不断地修正不足、推陈出新。

  最后,科学是对待事物的态度。从广义上理解,科学是对知识体系、探究过程的基本看法,是对世界万事万物所持有的基本态度。这样,就会涉及到基本看法和基本态度是什么的问题。从科学是知识体系和动态活动这两方面来考虑,它是与迷信和盲从相对立的。想要得到系统而全面的科学知识体系,必须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持有严谨认真、客观公正、勤奋努力、善于合作、敢于创新、勇于负责的态度,要有高度的独立、坚持、果断的意志品质。同时,只有对周围环境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才能有所成就。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科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和价值追求。

  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第一个系统阐述了其科学教育思想,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认为人类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知识的指导,几何学、力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已经广泛地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与工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从中可以看出,最早的科学教育强调知识系统和生产力因素。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科学教育在重视知识的同时也强调方法,并且进入 20 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科技产业及其产品不断涌现,科学教育的内涵开始变得丰富,外延也不断扩大。

  以我们现代化的眼光来定义科学教育的话,它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现代社会得以发展进步的基础,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的教育,是提高民族和国家科学素质的教育。从科学的内涵来看,科学教育又是向人们系统传授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建立正确的知识观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竞争已然成为竞争的主流和关键,而科学技术的竞争核心就在科学教育。它不仅要求生产者掌握较高的科学技术和较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作为社会中的普通一员,也需要具备相当的科学素养。这样,科学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就丰满起来了:在教育目标上以科学素养为中心,科学素养不仅包含对现代科技知识的掌握,而且涉及到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能力和行为习惯等;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了解生活中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在学习过程上强调实践性,即通过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来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29].

  科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知识渊博的科学家和成人紧紧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好奇心和探索能力最强的幼儿这个群体。幼儿是可以学习科学的,他们通过提问无数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通过自己不同于成人的特有的方式来接触科学、理解神秘而深奥的科学道理。对幼儿而言,他们日常生活中和周围环境里经常接触的、感兴趣的、看似浅显和天经地义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就是幼儿科学的内容;幼儿出于好奇而对周围事物观察、触摸、摆弄、操作,这个探索的过程就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方法;在探索的基础上感知事物的基本性质、知晓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获取有关事物的感性经验,这是幼儿学习科学的目的。总结起来,幼儿的科学是一种经验性的、描述性的、具体的科学知识,是幼儿自我建构的过程,是幼儿对世界的独特、主观、感性的理解。如果说幼儿的科学是幼儿自我进行的较随意的个人活动,那么,幼儿园科学教育就是一个比较系统、完善的教育活动。

  幼儿园科学教育一个较大的优势就是幼儿园教师能够对幼儿的科学活动提供针对性、具体性的指导建议,使零散、随意的活动变得系统化和整合化。从出生到进入幼儿园这段时间里,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感知以及成人有意无意的影响,积累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活经验,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学习奠定了有利的基础。由于幼儿年龄的限制,幼儿园科学教育所牵涉的内容都是幼儿通过各种感官能够直接感受到的、客观存在的东西。幼儿身心发展各方面还不完善,处于人生中的初始阶段,但又是最关键的阶段,因而幼儿园科学教育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整个科学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和重要一环,是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萌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好奇心,积累科学经验,掌握一些初步的技能,为以后的科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0].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价值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幼儿园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不在于能使幼儿掌握多么高深的科学知识,也不是强调幼儿能够学会娴熟的技能技巧,而在于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1.萌发幼儿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幼儿更好地探究世界

  好奇与兴趣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形成良好科学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探究对象产生好奇、具有求知欲望,才会产生下一步的行动,才能谈得上知晓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精神、解决科学问题。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求知和探索是他们的本能,他们是一群天生的“科学家”,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萌发和拓展幼儿好奇心与求知欲的主要途径。幼儿在参与活动时,会对各种新奇的工具、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想要用双手去触摸、感知和操作,想要用眼睛观察具体的细节,想要用嘴巴尝试其中的味道,想要用耳朵去倾听微妙的声音,想要探知眼前所有新奇的事物。

  这样一来,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就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官参与、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发探寻问题的兴趣,使幼儿带着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并完成科学教育活动,使原本枯燥单一的认识活动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中逐渐形成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良好的科学情感和科学态度。

  2.教会幼儿如何获取知识经验,逐渐掌握科学的方法

  对幼儿来说,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目的不在于能学到多少科学知识,而是让幼儿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都是方法的重要性,教师传授的知识有可能会被遗忘,但是方法学会了,就是拿到了能够受用一生的法宝。美国着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将我们带到某处,而且应该让我们在前进时更为容易”,学习不是奔着知识的多少去的,而是为了掌握如何使知识更牢固、更宽泛的方法。幼儿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是一个活跃的个体,他们通过听、看、摸、闻、尝等动作与探究对象发生联系,探究事与事、物与物、事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亲身经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详细过程,获得浅显易懂的科学知识经验,不仅“知其然”,更能够“知其所以然”,这样,幼儿在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够直接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应对问题,自行获得更多的知识,成为一个真正的自主、自动的科学探索者,而不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更能逐渐掌握科学的方法,为以后的科学学习乃至其他领域的学习奠定基础。

  3.训练幼儿灵活的思维和创造力,发展智力

  思维能力是一种高级认识能力,是智力的核心,灵活的思维和奇特的创造力是幼儿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具备灵活思维和创造力的幼儿,一般思路灵活机智,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思考和分析问题,不为传统定势所束缚,在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的思维和创造力是幼儿智慧的“滑翔板”,3-6 岁是幼儿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智力的发展有赖于幼儿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则以客观事物为媒介激发和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观察、户外活动、小实验、种植与饲养活动、科学游戏等活动的开展,幼儿面对形形色色的操作材料、工具、玩具,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感知、发现、摆弄、玩耍,这是一个反复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能充分挖掘幼儿的早期科学潜能,训练幼儿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处事能力,使幼儿的智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独立性、责任感、有爱心、好交际等良好个性品质及好奇与兴趣、敢于创新创造等优秀学习品质的发展,对幼儿一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相关法规中有关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解读

  《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除数学教育)中提到: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31].其中涉及到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问题,要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幼儿爱护生活环境的积极情感;还有就是幼儿参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所使用的科学方法,即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表达,揭示出幼儿科学探究的实质就是通过这些方法来寻求问题的答案。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使我们强烈地感到: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的情感态度和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32].在内容方面,强调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应该从幼儿的身边及生活取材,为幼儿创设安全的探究氛围,接纳、鼓励并积极评价幼儿的不同探究方式和发现结果,提供丰富的、有意义的操作材料。内容的更新体现了《纲要》中新的知识观和教育观,科学领域的知识明显地具有“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的特点,体现了从注重静态知识到注重动态知识,从注重表征性知识到注重行动性知识,从注重“掌握”知识到注重“构建”知识的重大变革[33].

  指导要点方面,阐释了科学领域知识和教与学的主要特点及问题。其核心思想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注重让幼儿亲历和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并且要求科学教育应该生活化,使科学教育活动渗透于一日生活之中[34].

  值得注意的是,《纲要》中对科学知识未做出专门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知识不重要了。科学知识是幼儿科学活动探索的必然结果,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和结束后已经潜移默化地习得了。这一变化也有利于纠正传统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重知识轻实践”、“知识等同于发展”的错误观念。

  《指南》沿袭了《纲要》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核心价值追求,关注为幼儿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材料、工具和机会,关注使幼儿形成受益终身的科学学习态度和能力。在目标方面,从横向来看,分为“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三个目标,分别是情感态度、能力、知识三维目标的阐述[35];从纵向来看,按 3-4 岁、4-5 岁、5-6 岁不同年龄段由易到难具体阐释了幼儿应达到的目标。核心目标是培养幼儿探究兴趣、发展幼儿探究能力。在教育建议部分,其主要思想也与《纲要》一致,主张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科学教育,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科学教育心理环境的创设,关注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强调幼儿亲历探究过程[36].

  《指南》向我们传递了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要求:探究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核心,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理解是有效教育的前提,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才能使科学教育有序有效进行;支持是促进发展的关键,教师通过实施一系列支持性教育策略和活动,为幼儿充分的科学探究学习与发展提供可能[37].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