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体制优化论文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3-05 共624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1 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随着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农产品市场逐步完善,为工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性保障。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愈益突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安全与幸福。然而,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苏丹红、多宝鱼、致病福寿螺、致癌大闸蟹、三聚氰胺奶粉、毒虹豆、“健美猪”和最近的“毒羊肉”、“毒大米”等事件一幕幕让人触目惊心。据《小康》杂志联合清华大学2011年初公布的“中国食品安全信心”调查结果表明,94.5%的人认为食品安全存在问题,67.9%的人因此感到没有安全感,食品尤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国人的最大不安。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频发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连续颁布了多项相关法律法规,经过多年的积极尝试,目前我国农产品的标准、检测、认证体系的框架也已初步形成。但从实践效果来看,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迫切需要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作为指导进行完善。而从理论研究来看,现有研究更多地从农产品质量的表面来探讨如何提高质量保障安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全面性认识不足,对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其他各个方面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考虑不足,缺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系统分析。正是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基于复杂性系统理论从系统的视角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复杂性进行深刻理论解析的基础上,揭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借鉴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先进建设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理论上有利于促进公共管理理论、复杂性系统理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理论的交叉创新,弥补现有相关研究在方法论上的不足;而且在实践上能够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从而保障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对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本文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主要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聚焦于交易费用和不完全契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影响。Upon Sinllair(1906)被公认为是食品安全问题研究的先驱,在其着作《TheJungle》中 Upon Sinllair 通过系统批判芝加哥肉类从生产到消费的不安全因素,总结归纳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机制和渠道,具有启示性意义。King(1908)在《四千年农民》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有机食品的概念,并以中国的农业发展史为例阐述了粪肥、河泥等有机肥料的使用对传统农业带来的种种好处。微生物学家 Howard(1915)则利用生物学方法验证了 King(1908)的结论,使用有机肥料有利于创造农作物喜欢的真菌土壤环境,能够帮助农作物更好地吸收土壤中存在的有机营养物质,而与之相反,化肥的使用则会抑制土壤中真菌的活性。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土壤学家 Albrecht 首次提出了生态食品的定义,认为生态食品不仅具有“经济生命力和伦理或审美方面的易接受性”,而且更为突出的是生态食品是“在生态上能够自我维持的、有利于环境健康”的“农业绿色食品”。在其引导下,Elkington等人出版了《绿色消费指南》一书,掀起了人们追逐绿色食品和消费的热潮。美国经济学家 David 运用对比的研究方法,从消费者行为的视角,探讨了消费者对于一般农产品和优质农产品的在意愿和价格方面的反映,得出了在能够明确辨别优质农产品的条件下,消费者原因付出更多的价格去获取优质农产品,而不愿意消费价格较便宜的一般农产品。英国经济学家 Marsden 等(1999)则在上述消费者消费偏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这种消费者消费偏好对于农产品供给所产生的影响,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复杂的过程和体系,应该包括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整个供给链的安全保障,而消费者消费偏好和契约关系是影响供给链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倡导消费者使用绿色、安全的食品。Klein 等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质量保证和价格贴水模型,深入探讨了无政府行为状态下市场自发力量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模型分析指出,无政府状态下,农产品供给企业提供质量安全农产品的唯一条件是:生产高质量农产品时可以获取更高的收入,而且若生产低质量农产品,这种高收入将被永久取消。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条件实质上取决于三个过程:消费者的消费偏好、生产者的生产意愿以及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博弈。在无政府的状态下,仅仅依靠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对称仍然无法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必须要有政府这一监管者的两种作为:首先是进行信息化建设,确保农产品市场的价格透明,其次要提出对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奖励和惩罚措施,这样才能在理论上证明农产品质量安全可存在性这一命题。自此之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研究从契约转向政府监管和信息不对称。在政府监管方面,Holleran 等(1999)认为市场机制下食品安全管理政策效能的高低关键取决于合适的信息制度。在信息不对称方面,一项开创性研究是按照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掌握相对程度,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分为不对称不完全信息和对称不完全信息,以此为基础,将农产品分为搜寻品、经验品和信用品。

  通过比对分析后,Grossman 和 Stiglitz 指出农产品市场上信息的重要性,认为是维系农产品市场信誉机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

  1.2.2 国内研究现状

  与国外研究侧重于理论分析相比,国内相关研究则更具实用性,主要关注农产品的安全消费、制度经验借鉴、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等方面。

  在安全消费方面,王志刚(2003)设计问卷调查了天津市居民对于食品安全的认知情况和居民食品消费决定的相关数据,通过对两者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程度正在逐年上升,且消费者绿色、安全食品的消费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更为重要的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程度与消费者绿色、安全食品的消费行为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心和认知,以及消费理念和行为都在发生着转变。周洁红和姜励卿(2004)综合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因子分析方法,以橙汁饮品为例,实证分析了消费者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消费理念和农产品质量选择的可能影响。张蓓、黄志平、文晓巍(2013)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从个人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产品因素和购买意愿六个维度,构建了无公害猪肉购买行为研究模型。通过对广州市“壹号土猪肉”购买行为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成员对消费者购买无公害猪肉的认同程度,消费者对无公害猪肉的信任程度,消费者对无公害猪肉的购买意愿和支付意愿是影响消费者对购买无公害猪肉购买行为的最显着因素;亲朋好友对消费者购买无公害猪肉的认同程度,消费者对无公害猪肉的了解程度和消费者对无公害猪肉色泽的认可程度是影响消费者对购买无公害猪肉购买行为的较显着因素;性别和文化程度是比较显着的人口统计学影响因素。

  在借鉴先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经验方面的研究较多,具有代表意义的如陈劲松(2003)通过考察主要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后指出政府和科技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当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政府应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立法等方式积极引导和适当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机构,建立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而相关科技技术水平则是上述体系的基础和保障。张耀钢和李功奎(2004)在系统介绍了美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和执法体系相关情况,并综述了人类历史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历史沿革,指出经济学原则应该在相关立法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刘志英(2005)在系统分析美国农产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设置及运营特征的基础上,认为体系完善、执法机构执法能力突出、科技水平较高等因素是保障美国农产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基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也应借鉴上述经验。

  实践表明,标准化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有力保障,没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就无法衡量农产品的质量是否安全。经过多年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且操作性较强,既包括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等过程的生产经营环节标准,也包括终端农产品成品的种类标准。根据标准的行政强制性程度,上述标准可以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前者是遵照现有的法律法规必须要满足和执行的标准,必须严格遵守,具有较强的强制性。后者则是在满足强制性标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丰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政府建议或者委托某些行业协会或者标准制定机构自行制定的特色化标准,由于这些标准的前提在于满足强制性标准,因此可以自愿选择是否采用。大多数农产品选择采用推荐性标准,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于冷(2004)认为标准化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就是要获得潜在的利益和提供公平的竞争规则,最终使经济有序发展;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不仅起到“指导生产、引导消费和规范市场”的作用,同时促进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④。彭建仿(2014)认为追溯农产品供应链源头质量安全的根源,是企业与农户构建和发展互惠共生关系引致的质量协同和安全农产品供给协同。在溯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从各种农产品质量安全机制的逻辑关联角度,提出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优化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溯源机制的重要命题。然后,针对目前企农共生低水平的现实之困,提出若干关系优化导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路径安排。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方面,金发忠(2006)、张利国(2006)、邵征翌等(2006)④均认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市场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当中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先进国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方面的经验。美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这些认证按照行政强度的不同可以分为自愿性认证和强制性认证两大类。其中自愿性认证的目的在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各行业协会或组织基于美国政府的相关规定制定各自的自愿性认证标准,这些标准一般高于美国政府规定的强制性认证标准,因此更利于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业务。强制性认证属于国家规定的关于农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各环节的所必须满足的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了美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市场的有序流通。欧盟倡导在遵守基本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鼓励各国农产品部门的自我要求和自我管理,并通过频繁的沟通交流确保各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标准的统一性。

  欧盟各国的农产品优秀企业基本都具有自己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认证,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宋英杰、李中东(2013)基于5省12县373名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人员的调查,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在实证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扩散过程中政府管制关键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主要的管理因素对扩散关键阶段的影响,力求破解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政府管制活动这一传统理论分析的“黑箱”区域。结果表明,政府管制因素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扩散的多个阶段产生显着影响,其中,在技术扩散初期的突破和跟从阶段影响最为明显;影响管理者参与态度的多个变量对管制效果影响大;从政府参与技术扩散的具体管理手段来看,生产示范手段作用最为显着;就技术扩散管制的外部环境控制来看,区域特征明显,而舆论宣传并未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作为政府管制的框架性管理行为,制度的完善性和技术体系的适应性发挥显着作用。

  1.2.3 综合评述

  文献梳理不难发现,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其规避策略的理论解析和实证检验方面。国外学者主要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和不完全契约理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颇多研究,一个重要的研究特点就是注重经济模型的理论推导和计量经济检验,从而保障了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国内学者则从安全消费、借鉴各国制度经验、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等诸多方面展开了丰富的探讨,研究过程更加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往往以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作为目的。整体而言,现有研究当中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较少,而且鲜有的几篇文献大多理论基础薄弱,更多地从农产品质量的表面来探讨如何提高质量保障安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全面性认识不足,对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其他各个方面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考虑不足,缺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系统分析。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从系统的视角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复杂性进行深刻理论解析的基础上,揭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借鉴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先进建设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研究目标主要包括:

  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只有从系统视角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复杂性进行深刻理论解析的基础上,才能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主体特征和合理机制,以此构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才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揭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资料数据搜集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主体特征和合理机制,揭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这是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实基础。

  提出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先进建设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依据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如下图所示:

  论文摘要

  为达到研究的目的,本文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指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并加以鉴别及整理,形成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法属于非接触性的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料不可能全部都由自己亲身调查来获得,同时它还需要对与现有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研读,通过分析、整理获得研究所需的资料。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揭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现状,并据此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从而保障本文研究结论的前沿性和可靠性。

  二是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摸清事物的客观规律。首先,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料,并对资料进行鉴别、整理,按一定的类别的进行分类、排列。然后,对这些整理好的资料进行解释,即赋予资料以现实意义;最后通过对收集、整理的材料逐一进行比较,究其产生差异的原因。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法对比分析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情况和共同特征,从而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三是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方法。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ve Systems,CAS)理论是 Holland 等于 1994 年正式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复杂系统是由 Agent 构成,Agent 是具有自治性,能够在交互作用中,改变自身行为方式和结构以适应环境变化。CAS 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适应性造就复杂性,通过给予 Agent 简单的规则和属性仿真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现象,为理解复杂系统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界定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并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方法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结构及功能特征。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管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