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农村留守少年的生存现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1-22 共731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 农村留守少年的生存现状
  
  2.1 农村留守青少年概况
  
  2.1.1 人口规模
  
  根据《中国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 万,占农村儿童 37.7%,占全国儿童 21.88%.与 2005 年全国 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 242 万。农村留守子女数量超过六千万,总体规模扩大。
  
  2.1.2 监护类型
  
  2012 年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课题组,从 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抽取了 126 万人口样本量,开展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根据调查显示,46.74%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在这些孩子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 32.67%;有 10.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值得注意的是,单独居住的留守儿童占所有留守儿童的 3.37%(段成荣 2013:37-49)。见表 2-1,我国近 1/3 农村留守儿童与祖父母一起居住,有 3.37%的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隔代监护成为留守儿童家庭主要的监护方式。
  
  2.2 农村留守少年的生存现状
  
  在我国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还将继续,而伴随这种流动的背后却是留守少年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环境的剧烈变动和变化。处于这种变化中的留守少年,与非留守少年相比,生存环境堪忧。正如《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一书中所描述的,这个群体身处物质极度贫乏的生活环境中自力更生,在父母外出打工后由于隔代监管或者独自生活的现状表现出了渴望父母关爱、孤独感强烈、故作坚强又自卑脆弱的心理特征。虽然大多数留守少年身处艰难环境中依然乐观积极,坚强勇敢的承担起了一个家的重量。但是由于家庭结构的缺陷、健康和安全难以得到保证等隐患,一部分人很小就沾染了不良的社会习气,严重者会出现性格扭曲及行为偏差,甚至成为让人难以置信的一系列恶性事件的主谋者或被害人。这也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留守少年问题的另一个原因。因此,了解他们的真实生存环境及发展状况,对我们更好地解决留守少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2.1 社会化不健全
  
  与非留守少年相比,由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的影响,留守少年表现出了社会化不健全的特征。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最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家庭环境中,个体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了解到父母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并且习得了各种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由于个体出生后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尚未发展健全,个体早期的生活必须依赖父母的抚养。在此过程中,父母就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他们通过言传身教,直接或间接地对子女进行社会化指导,教之以各种道德规范,而子女通过模仿学习,将各种道德规范内化并通过实际行动来实践这些规范,从而满足父母和社会的要求。由此,社会道德规范就在家庭环境中,实现了代际传递。
  
  我国留守少年的最根本特征是与父母分隔两地,家庭结构不完整。我国留守少年的父母在他们年幼时便外出打工,错过了他们身心发展最关键的成长期,未能完成应尽的教养义务。留守少年长期处于思念自己父母的状态下,极度渴望亲情的抚慰与关怀。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学业、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也面临许多问题和烦恼,他们需要向父母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少年的父母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多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很难与子女沟通思想,倾听孩子的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亲情与爱。长此以往,留守少年就会对父母感到陌生,甚至遗忘父母的面貌,认为有没有父母都无所谓,变得家庭亲情淡漠。亲情的缺失使得多数留守少年难以获得情感支持,又因为父母与其他监管人疏于教导,迫使留守少年社会化程度较低,影响其心理健全发展。在与人相处中,他们往往易产生焦虑、紧张、沉默消极、缺乏自信等情绪,他们不愿意与家中长辈、老师多交流,刻意“自我边缘化”,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面对突发事件,一些留守少年易产生恐慌与不安,没有能力应对与处理。长期处于感情饥渴、孤立无援的环境中,也使得很多农村留守少年心理发展畸形,不知人情冷暖,认为有没有亲情无所谓。当受到外界的不良诱惑时,极低的自我控制导致了他们极易做出越轨甚至于犯罪行为。
  
  父母角色的缺失或弱化导致留守少年易出现社会适应性障碍,被迫需要从其他途径获得支持。因此,同辈群体、大众传媒成为了留守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父母的监督与管束,使得他们一般喜欢与那些父母也外出务工、自由度大的留守同辈群体交往,而不喜欢与那些父母在家的同龄人接触和交往,因此,同辈群体对留守少年的影响显着。但是,同辈群体对留守少年的影响具有双面性,一方面,留守少年会内化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符合与之交往的同辈群体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由于留守少年在交友方面缺乏正确的引导,因而在社会交往上就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即时性和冲动性的特点,所以也很容易流入一些社会不良群体中去,沉迷于低俗大众传媒文化和游戏之中,从而形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如乱花钱而不能勤俭节约、喜欢打架斗殴、不能认真学习等。本文所举例的蓝田县留守少年毛星、白城抢劫杀人一案中得到了证明。
  
  案例:2013 年一月某日,家住陕西省蓝田县某镇的白城(化名)偶遇邻村伙伴毛星(化名)后,预谋从白城家偷钱去西安玩乐但因白城家里有人未得逞,于是心生歹意,将目标转移到白城同村的独居老汉白某身上,里应外合将老汉困于自家中,用极其残暴的手段将老汉杀害,洗劫了老汉家中 500 元现金及一些日常用品后,销毁现场离开。在将这笔钱消费一空后,两人前往临潼打工,直至警方将其逮捕。
  
  白城,1999 年出生,家住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前卫镇某村,是镇上某初中二年级学生。幼时父母离异,母亲远嫁山西,自此音讯全无。父亲再婚后便外出打工,又再育有一子,常年不在家。白城自小跟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由父亲提供三人的生活费。由于常年无人看管,他个性冲动好打架,讲究吃穿,很小就养成了偷偷摸摸的坏习惯,且常年沉迷于网络,不喜学习,为上网经常逃学甚至彻夜不归家。白城平时只在自己的小团体内活动,为了有钱上网、吃吃喝喝,经常伙同小团体内部成员共同偷盗。
  
  毛星,1997 年出生,初中辍学。毛星出生于甘肃,母亲改嫁后跟随母亲来到了陕西省蓝田县。由于母亲重组家庭后常年外出打工,毛星不能适用新的家庭,母亲外出打工后将其送往位于蓝田县前卫镇某村的舅舅家借住。舅舅靠种地维生,生活贫苦,毛的母亲开始新生活后无暇顾及与前夫的儿子,也很少往弟弟家寄毛星的生活费。家庭环境巨变又生存在经济窘迫、缺乏关爱的环境中,毛星形成了冷漠自私、沉默寡言的性格。虽然寄住在舅舅家,但他与舅舅一家也相处得很不融洽,舅母十分嫌弃他,因此他常年借宿在不同的同学家中,靠吃百家饭生活。没有衣服穿就穿同学不要的破衣服裹身。他厌恶学习、上学时经常逃课在网吧虚度光阴,是老师眼里嗤之以鼻的差生;他只与固定的小团伙成员来往,坑蒙拐骗偷于他而言是家常便饭。
  
  白城与毛星共同的特点是:没有完整的家庭生活环境,缺失父母情感的倾注,以家庭为最主要载体对他们情感归属、爱护与教育严重不足,被遗弃感、自卑感使得他们距离主流的社会规范与道德价值观越来越远,最终走向了对抗社会规范,坑蒙拐骗的小团伙,在这里寻找自信与被认同。从此案可见,留守少年家庭情感抚慰与道德教育的缺失,造成了他们社会化的严重缺陷,大大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并顺利融入社会群体进程,却为他们走向歧路,从事违法犯罪行为埋下了伏笔。
  
  2.2.2 教育问题
  
  留守少年与非留守少年在教育方面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学习动机、学习过程的监督、学习环境方面。读书与生存哪个是主角,是困扰每个农村留守少年的难题。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了城市的经济,也使得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为城市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随着城乡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在家乡务农的收入已经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迫于生计选择外出城市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留下子女代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人抚养。虽然留守少年父母外出打工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补贴了家庭费用,但是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水平与城市工人相比,差距依然很大。父母外出打工的费用,大多数只能维持留守少年最基本的温饱,大多数留守少年都面临着家庭生活水平低,物质条件差的窘迫生存现状。
  
  全国妇联 2013 年针对我国留守儿童的调查数据很直观的反映了我国留守儿童受教育现状。调查显示,46.74%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在这些孩子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 32.67%,有 10.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值得注意的是,单独居住的留守儿童占所有留守儿童的 3.37%,虽然这个比例不大,但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由此对应的单独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 205.7 万(全国妇联课题组2013:30-34)。隔代照顾有很多弊端。尤其是部分中西部地区,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大多由于年龄较大且受教育程度较低,留守儿童没有无忧无虑的学习环境,他们不仅要帮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跳水劈柴、喂猪做饭,大一点的还要帮助照顾家中年幼的弟弟妹妹,用年幼单薄的双肩艰难地挑起家庭的重担,因此独自生活的留守少年,生存环境可想而知会更加恶劣。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同时由于留守少年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本身文化程度不高,对子女的期望普遍偏低,他们认为自己没上几天学照样可以挣钱,孩子早日同自己一样外出打工挣钱改变贫穷现状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很多留守少年在接受完义务教育以后,就同自己的父母一样,外出打工。在对孩子教育的投入和回报的比较中,父母追求的往往是短期效益,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较低,这就潜移默化地助长了留守少年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观念。造成很多留守少年早早辍学。
  
  本文中的毛某,10 岁左右被送往老家,交由舅舅照顾,舅舅一家有儿有女生活本已不易,对毛某很不上心疏于管教,据其曾经的朋友透露,毛某生活十分窘迫,没有钱吃饭穿衣,靠吃百家饭、辗转睡于不同的同学家生存。常常整个冬天穿着别人剩下的满是破洞的单衣过日。与追求学业相比,活下去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长期在被忽视的夹缝中生存,他的学业成绩很糟,后因没有钱交学费,初中就辍学混迹于社会。
  
  因为农村留守少年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自我自制能力比较差,他们的父母亲在外务工后,他们大多被交由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由于老人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加之还有近一半委托监护人同时监护几个孩子,老人监护往往主要是照料孩子的生活,在对留守少年的抚养中,比起教,更多仅是养,无暇监督学业,留守孩子在学习中遇到问题需要帮助时,由于他们个人文化水平的局限性,也无法为其提供学业上的帮助。因此留守少年容易出现学业成绩不佳、逃学辍学现象。
  
  我国农村地区学校与城市相比,教学环境落后很多。学校由于受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因素制约,不能很好地开展教学工作,绝大部分的农村教师自身素质一般,加上教学任务重,工资待遇低,他们的关注焦点依然是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成绩与学校升学率,留守少年由于特殊的生长环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学校易被其他同学排挤,因此容易情绪暴躁,课业成绩也容易受到影响,而学校及老师缺乏对留守少年特殊的关心与照顾,相反爱给其贴标签,认为他们很多就是问题学生是差生,对于他们平日出现的问题选择漠视,而是把精力放在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农村学校很少有针对留守少年而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生活需求与情感需求。长此以往,留守少年就会变的自暴自弃,厌学、逃学、辍学现象严重。上文中提到的白城,为上网经常逃学甚至彻夜不回家,将网吧当成家,学业成绩十分不理想;而毛星更是在初中就辍学,两人皆教育表现不优,他们的受教育状况即是我国留守少年教育水准的体现。
  
  2.2.3 心理困境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少年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留守少年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家庭结构的不完整、与隔代监护、甚至无人监护的生活环境,使得留守少年相对非留守而言,存在着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性格内向、自卑心理严重、孤独感强烈、容易怨恨父母。
  
  留守少年在很小时就被迫与父母分隔两地,父母关爱严重缺失,爷爷奶奶等其他亲戚对留守少年的看护,大多仅止于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疏于跟他们进行情感的沟通与交流。亲情的缺失使得多数留守少年难以获得情感支持,情感缺失严重,孤独感强烈,影响其心理健全发展。
  
  留守少年的父母出于生计进城务工,因此与非留守家庭相比,留守少年的家境一般都较差,这使得留守少年在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同时,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缺乏依靠,部分留守子女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遭人欺负”、“被人恶意中伤”等对很多留守子女来说,是从小习惯的家常便饭,甚至还有人被恐吓、抢劫钱财、殴打,这使得很多留守子女渐渐养成了不合群、自闭的个性,自卑、自暴自弃、丧失信心、恐惧等不良心理也因此慢慢滋生。
  
  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使得留守少年往往易产生焦虑、紧张、沉默消极、缺乏自信等情绪,他们不愿意与家中长辈、老师多交流,刻意“自我边缘化”,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面对突发事件,一些留守少年易产生恐慌与不安,没有能力应对与处理。他们的成长经历复杂且长期处于情感缺失、教育缺失、孤独感强烈的生活环境下,周围人对他们的忽视甚至是无视使他们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无法成为一个精神上富有的人,一个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健康的自尊与向善的心灵的人。长期处于感情饥渴、孤立无援的环境中,也使得很多农村留守少年心理发展畸形,不知人情冷暖,认为有没有亲情无所谓,甚至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特征。他们社会道德感薄弱,类似法盲,当惯性自我认知合理化导致了认知的偏差时,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诱惑,极易实施不正当行为甚至一步步发展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本文中所提到的白城与毛星,他们自幼与父母分隔两地,没有完整的家庭生活环境,缺失父母情感的倾注,以家庭为最主要载体对他们情感归属、爱护与教育严重不足,被遗弃感、自卑感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学业、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也面临许多问题和烦恼,他们需要向父母倾诉,有亲人安慰,但是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亲情关怀,时间久了,两人就会对父母感到陌生,甚至遗忘父母的面貌,认为有没有父母都无所谓,变得家庭亲情淡漠。在与他人的相处中,他们不愿意与家中长辈、学校老师多交流,笔者在与两人周围的同学、老师接触中发现,他们对两人的评价皆不高,认为两人不易相处、情绪起伏大,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两人是其他人眼中另类的存在。与他们一样,许多留守少年由于社会支持薄弱,在情感上感到失落,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容易发生打架,吸烟,酗酒,赌博、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抢劫偷盗,走上犯罪的不归路,以及做一些违反道德操守的事件。
  
  2.2.4 安全问题
  
  近几年来,伴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民工涌入城镇打工经商等,诸如农村留守儿童遭受意外伤害、意外死亡,留守儿童自杀死亡乃至因违法走上犯罪道路等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容易受到溺水、触电 、车祸等意外事故的伤害,危及生命安全;二是容易成为不法分子攻击 、欺负和侵害的对象;三是自身轻视生命,采用投河、服毒等方式自杀;四是农村留守儿童行为失控,或因偷窃、伤害他人等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钟昭会和余文盛 2008)。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2014)显示:留守儿童意外伤害比例高,生命健康遭受威胁。49.2%的留守儿童在过去一年发生过意外,18.6%的少女性侵案发生在留守家庭。
  
  留守少年跟随隔代亲人生活易发生安全隐患。由于老人年事较大,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疏于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安全教导,因此大多数留守少年安全意识差,分辨是非能力差、自我保护能力差,容易受到非法者的利用以及伤害。农村家庭的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大都不止要照顾一个孩子,而他们年事已高精力有限,对留守子孙的照顾存在很多疏忽。由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监管漏洞的存在,当留守少年放学或者放假时,时常处于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容易受到溺水、触电、车祸等意外事故的伤害,危及生命安全。
  
  案例:2014 年 5 月 2 日 14 时许,广西省平乐县未满 18 岁的左某在平乐县源头镇金华村委朝阳村家中看电视时,同村的幼女左永某(6 岁)、左某某(4 岁)到其家中玩耍。左某心生歹意,将左永某抱到二楼其房间床上,左某某也跟随上到左某的房间内。左某将左永某以及左某某裤子脱掉后,进行奸淫。
  
  留守少年缺乏监管是其容易受到侵害的原因之一。“熟人社会”是农村社会的典型特征之一。我国农村社会依然保留着中国传统的乡土民情,邻里乡亲常常走动,村中各家的大门也常常处于打开的状态,这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爷爷奶奶的一时疏忽往往会造成留守少年遭受突发性伤害。很多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时,他们的子女还很年幼,这些年幼女童的性侵害案件近年来也屡有发生。农村留守幼童由于无法得到监管人的有效保护,又因为农村保守的思想观念一般家庭中没有人有意识给自己的孩子进行性教育与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常识,天真的留守女幼童往往没有防范意识,因为物质条件差,她们很容易被一些糖果等小恩小惠迷惑,遭受侵犯。
  
  留守未成年犯罪率的大幅上升也是安全隐患之一。有专家曾经推断,留守儿童犯罪率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 70%.也成为我国形式犯罪的主体。近年来,在国家的有效控制之下,我国总体的刑事犯罪率已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与之相反的是留守儿童的犯罪率的逐年上升,留守儿童犯罪突发性强、暴力程度高、严重威胁了国家的稳定和谐,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2.2.5 留守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问题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孔凡蓉 2011)。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2011 年我国城镇人口达 6.91亿,城镇化率上升到 51.27%.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形成的二元结构及由此衍生的制度、法规、政策、社会心理都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且我国留守青少年的规模庞大,因此留守青少年问题将长期存在。留守青少年问题包括心理问题、教育问题、安全问题、犯罪问题等等。其中,犯罪问题已成为“留守青少年群体”这一社会现象中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村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