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存款保险制度理论研究
2.1 存款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事实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明确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机构之前,总是存在由政府担保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1924 年捷克斯洛伐克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国存款保险制度,但在 1938 年就停止了运作。目前世界上运作最长,影响最大的存款保险制度是美国在 1933 年建立的联邦保险制度。继美国之后,几乎所有发达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地区)也纷纷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尤其在近三十年,建立速度明显增加。截至 2014 年 1 月,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 113 个,而在 1984 年仅为 84 个。其中,仅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就有 5 个国家新建了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在不同收入水平与地区有明显差异,其在高收入国家尤其普遍,采用率约为 84%,远高于低收入国家的 32%.在欧洲,几乎所有的国家(96%)采用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仅以色列和圣马力诺例外,而这一比例在非洲仅为 24%.
2.2 存款保险制度理论基础
2.2.1 银行业具有内在非稳定性
银行内在不稳定性的根源是银行业资产负债流动性的不对称,即银行贷款的流动性要比存款的差的多。原因是存款合同对存款人的法律约束并不是很严,且存款人在收益与期限上有自主选择权,而贷款合同对银行的约束要严格得多,在贷款合同期限未满之前,银行在无极为特殊的情况下不能提前收回贷款。银行资产负债流动性的不对称,易使银行产生流动性危机,引发银行挤兑,甚至面临破产倒闭。此外,银行业面临多种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借款人无力或不愿还贷款本息导致银行受损)、流动性风险(对存款人提取存款的支付能力不足)、利率或汇率风险(利率或汇率变动对银行筹资成本和资产收益的影响)等。上述风险的存在是银行业内在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2.2.2 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存款人与银行在对贷款营运质量信息的掌握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存款人很难区分有清偿力的优质银行和风险较大的银行。当银行挤兑蔓延到有清偿力的银行时,存款人会因为无法辨别优劣银行而从所有银行中大量提取存款,造成大范围的银行挤兑。
2.2.3 中央银行处理问题银行的局限性
中央银行在处理银行挤兑和倒闭时会面临两难选择,表现在若央行不向问题银行进行资金援助,则与其最后贷款人的职能相矛盾,但若央行借款给有清偿危机的银行,"额外投放的货币又会破坏原本正常的货币流通,成为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更有可能让货币流通问题雪上加霜。可见,央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虽然有防止挤兑和保护存款的作用,但与存款保险制度相比,它的作用是间接的、隐含的、非法定的、不可预知的。因此,银行体系的稳定仅仅依靠央行是不够的。
2.2.4 新制度经济学对存款保险制度的解释
1960 年科斯提出著名的科斯定理,"交易费用为零,无论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之后科斯第二定理被推出,"只要存在正的交易费用,不同的权利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科斯认为,"交易费用的存在必然导致制度的产生,而制度的运作又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美国银行业在上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萧条间经历了惨痛的挤兑和倒闭热潮,存款人损失巨大,其对银行业的信心大大扣减。金融制度交易费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由大批银行挤兑和倒闭引发的巨额社会成本,所以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有效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从而恢复社会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新制度经济学"假定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或动机,一方面,通过冒险、创新、寻找机遇来追求自身利益;另一方面,可能将自身的成本或费用转嫁他人,对他人造成伤害甚至故意损人利己,造成机会主义动机或行为的外部性负效应。"存款人在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下,会更无顾虑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对银行的了解与监督,从而纵容参保银行进行更高利润而更高风险的经营,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这就要求存款保险机构加强对参保银行的监督与管理,明确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实行风险厘定保险费率管理等,以防止投保银行过度从事高风险业务。
第一章引言2008年次贷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影子银行成为全球金融界关注的焦点;影子银行体系作为本次危机的主要诱因已被广泛接受。其实影子银行体系并不是新鲜事物,其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资产证券的开始,而本次得只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发...
1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商业银行是我国重要的融资中介,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信贷资产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与否不仅决定着自身盈利水平,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经济体系的安全与稳定。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商...
摘要银行保险发展模式最早出现在欧洲,它是一种新的金融发展模式。随着金融经济全球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全球金融市场日益成为一个自由联系且紧密相连的统一市场,银行与保险这两大金融支柱也日益融合,在业务发展上相互不断渗透,已经成为当今国际金融...
第2章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2.1村镇银行的概念2.1.1概念及特点概念: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
第3章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现状分析3.1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现状3.1.1政策辅助银行业在进行信用评估的目的在于规避信用风险,减少由于信用风险没有及时避免导致的资产损失。这种信用风险难以规避的原因在于银行和中小企业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中小...
第六章结论和建议第一节结论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和微贷理论的认真学习和总结,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从八个方面阐述了一套微型金融信贷评估方法。首先是放贷之前的市场定位、客户信用调查与评估财务信息的评估和抵押担保物的评估分析,对于这四个方面...
结语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支持中小企业服务是必然的,但目前外部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既有宏观经济形势和各种政策向好带来的机遇,又要面临大型银行抓大不放...
第3章保定市村镇银行发展和制约因素分析保定市村镇银行成立时间较短,本章以成立时间较长的A村镇银行为例,从其所处的经济、金融环境入手,运用大量的数据分析,总结该行成立以来的经营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找出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
第3章其他国家与地区民营银行分析3.1台湾民营银行的经验及教训台湾虽然与我国社会形态有所不同,但是金融业与我国具有较高的相似度,都是在政府控制下实行严格管制。研究台湾民营银行的发展,对于我国有深渊的意义。3.1.0台湾发展民营银行的背景20...
第6章引导并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事物,在我国出现之后发展快速,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点、存在的风险及今后发展趋势,都需要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对这一新兴事物采取得当的措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