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论文写作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论文写作 > 本科论文写作 >

科学研究的目标、类型与特征

来源:管理类学术论文写作概论 作者:靳娟
发布于:2020-07-09 共2007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管理类学术论文写作概论》(全书介绍)
1.1 科学研究的目标、类型与特征
1.2 学术论文的概念、类别和特点
1.3 毕业论文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1.4 当前高校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1 科学研究的过程
2.2 理论的内涵与类型
2.3 中层理论的构成要素
2.4 理论与研究之间的关系
3.1 学术论文课题、论题和题目概念辨析
3.2 论文选题的重要性
3.3 学术论文选题的原则
3.4 论文选题的主要途径(六种选题方法)
4.1 论文文献的概念和分类
4.2 文献研究法的一般过程
4.3 文献综述的写作格式与注意事项
4.4 访谈法的概念和类型
4.5 访谈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4.6 访谈法的实施技巧和方法
4.7 资料分析中的编码与Nvivo软件介绍
4.8 问卷调查法的概述
4.9 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两种方法)
4.10 调查问卷设计的步骤与结构介绍
4.11 案例研究法的概念与定位
4.12 案例研究法的类型与优缺点
4.13 案例研究法的规范化步骤
5.1 论文撰写过程中收集材料的重要性
5.2 毕业论文材料收集的原则
5.3 检索资料的途径和方法
5.4 外文检索工具与中文数据库的介绍
5.5 材料整理的流程与方法
5.6 EndNote的优缺点与功能概述
6.1 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和结构
6.2 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和写作技巧
7.1 论文学位开题报告包含的内容(附论文写作流程)
7.2 学位论文提纲的作用与编写方法
7.3 论文初稿的写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7.4 学位论文修改技巧与注意事项
8.1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的特点与目的
8.2 毕业论文答辩前的准备
8.3 毕业论文答辩的程序及提问方式
8.4 毕业论文的答辩技巧

展开更多

  一、科学研究的目标

  科学研究是指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在混沌的世界里探索未知的现象(如全球气候变暖、传染病、转基因食品等),揭示客观规律,创造新理论、新技术,开辟知识新应用领域的智力性劳动.科学研究的目标是追求真理,对未知现象寻求理解、解释并且能够做出预测;这样,通过政策决策,知识就能被用于控制或改变这些现象,显着地改善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此外,知识本身还会进一步剔除野蛮和无知,改变我们个人与社会看待整个世界的眼光和方法,从根本上使我们的存在变得更广大、更美好.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关心人类本身必须始终成为一切技术努力的目标,要关心如何组织人的劳动和商品分配,从而我们的科学思维对于人类是福祉而非诅咒."

  二、科学研究的基本类型

  (一)根据科学研究的任务划分

  根据研究工作的任务,科学研究通常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对新理论、新原理的探讨,目的在于发现新的科学领域,为新的技术发明和创造提供理论前提.

  2.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的理论应用于特定的目标的研究,它是基础研究的继续,目的在于为基础研究的成果开辟具体的应用途径,使之转化为实用技术.

  3.开发研究

  开发研究又称发展研究,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究,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心环节.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是整个科学研究系统中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它们在一个国家、一个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体系中应协调一致地发展.

  (二)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划分

  按照研究工作的目的,科学研究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探索性研究

  这类研究是对研究对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并为日后周密而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

  2.描述性研究

  这类研究是正确描述某些总体或某种现象的特征或全貌的研究,其任务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并描述主要规律和特征.

  3.解释性研究

  此类研究旨在探索某种假设与条件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

  (三)根据科学研究的性质划分

  按照研究工作的性质,科学研究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定性研究

  从研究的逻辑上看,定性研究是基于描述性的研究,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情景中归纳出一般的结论.定性研究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与理解.

  定性研究是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进行定性研究,要依据一定的理论与经验,直接抓住事物特征的主要方面,将同质性在数量上的差异暂时略去.

  2.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通过搜集用数量表示的资料或信息,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检验和分析,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研究结论.它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化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由于其目的是对事物及其运动的量的属性做出回答,故称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与演绎过程更为接近,即它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景中.定量研究侧重于且更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三、科学研究的特征

  科学研究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活动,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客观性

  所谓客观性,是指科学研究所使用的一切方法和程序均不受个人主观判断或其他无关因素的影响.这种客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学研究对象的客观性.科学研究的对象来源于客观世界,来源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现实,是客观现实的需要.其次,科学研究的过程要求严格的客观性.科学研究是研究事实和事实的意义,用事实说明问题,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且要用事实来检验研究者的观点是否为客观真理,是否真正找出了规律性的东西.最后,科学研究结论的客观性.科学研究的结论是经得起检验的,是能反映一定客观规律的结论,而非主观臆断和胡乱猜想.

  (二)系统性

  科学研究通常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系统的方法通常是以一个明确的问题开始,直到结论的获得为止.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任何科学研究都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科研,首先要掌握前人的科研成果,正如牛顿曾说过的:"我看得比别人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次,科学研究必须注重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系统的研究活动.它是按一系列规定好的步骤进行的一种科学探索,是规范化的行为方式,而不是随意、盲目、偶然性的活动.

  (三)创造性

  创造性是科学研究最本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科研的任务是探索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某些未知领域,发现新规律,创造新成果,从而加深或扩大我们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其次,科学研究需创造出新的、更加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方法上的革新、突破很重要,科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发现的方法,新方法的发现与创造往往能开拓研究的新领域,深化研究进程,从而获得新的研究成果.最后,科学研究是极艰巨的创造性劳动.研究者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要有勇气和毅力攻坚克难,持之以恒,才能在方法上有所突破创新,才能获得新的发现,把我们对未知领域的认识不断向前推进.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原文出处:靳娟.管理类学术论文写作概论[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7.7-1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本科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