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中国特色低碳经济政策建议
随着”十三五“的开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增多,从中央到地方都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如何兼顾经济发展与低碳发展一直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低碳经济因其本身的外部性,决定了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上责无旁贷,但随着多年的探索,我也发现与西方发达国际相比,我们在低碳经济政策上还有很多需要提高和完善的地方,所以中国特色低碳经济政策的建立与完善将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的一个重要现实任务。
6.1 构建低碳战略体系
6.1.1 加强组织领导
国家层面,要在”十三五“开局布局中,将低碳经济作为重要环节和可续发展中要途经,进一步明确国家部委低碳目标任务。一是在完善全国低碳发展组织领导基础上,督促地方政府建立低碳协调工作组,由地方政府牵头负责研究本地区的低碳发展蓝图并且积极协助中央编制和执行我国低碳发展的总体工作实施方案,从中央到地方到地方都要制定相应的年度计划。二是要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工作目标并且对责任的落实进行监督检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发改、经信、科技、财政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在加强部门之间协调性的基础上健全联动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从而形成促进我国低碳发展不断向前的合力。
6.1.2 完善政策体系
低碳经济的发展引领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势必是一个渐进的曲折之路,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停滞不前。纵观全球不同地区或者国家发展低碳经济之路,不难发现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将低碳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决策这一高度之上并依此制定未来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这其中必须的就是要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我们的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把国家的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结合起来考虑,在认真分析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对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协调推动,坚持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长期、健康、快速发展。
政策体系的构建涵盖了发展低碳经济方方面面的政策,既包括国内的气候应对政策,也包括国际气候合作政策。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国内政策往往是最重要的,构建一个体系是长期而复杂的,首先要在既有的经济基础上进行改良和探索,通过政府的主导推动,不断实现经济、生产、消费上的低碳化。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国际间的交流合作,通过政府、科学界和民众之间的广泛交流来提高自身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基础能力与工作水平从而实现全人类的健康安全发展。
本文认为政府在构建我国低碳政策的框架和细则的时候必须要明确重点,应该着重从以下几点来把握:
在构建低碳发展政策体系中,虽然要统一考虑,但也要主次有分。将不同类型政策的之间的关系理顺才能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充分发挥整体作用。第一要在各阶层的社会成员中树立低碳发展的理念。政府在其中必须发挥作用扮演好践行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把低碳理念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起来,营造一个绿色健康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要重点做好经济领域中的低碳经济政策安排。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制定低碳产业政策,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妥善的进行低碳化转型。三是更好的运用法律保障体系来为低碳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四是积极参与多边合作。尤其在低碳领域中的科技技术和相关的基础项目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双边或者多边的合作机制,通过不断深化彼此之间在不同领域中的低碳合作来促进我国在技术方面的长足发展。
6.1.3 加大低碳宣传引导
组织开展低碳发展理论研讨、工作交流、考察观摩等活动,既纠正政府公务人员的不当认识,也能促进低碳化理念的树立,从而更好的发挥个人的积极带动作用。定期开展低碳经济基本理论的培训课程,倡导低碳化办公理念,并与政府体制改革相融合。各级政府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展览板、报纸、新闻、互联网等多种载体进行低碳宣传。组织低碳示范点的广泛宣传,在全国新建和扩建一批低碳科学知识普及的基地,印制宣传画、宣传手册,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繁华区域的广告牌、公交移动电视频道等公众最易接触和接受的媒体进行全方位低碳宣传,倡导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市民在低碳方面的自主意识,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区环境。要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低碳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既要进行低碳化建设也要进行绿色化管理。
6.1.4 加强低碳监督
明确低碳任务考核监督办法,明确各级政府、各单位责任任务,并定期开展督查考核,确保低碳任务分解到位、责任到位。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碳排放状况报告制度,建立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碳排放等数据报送平台,将重点耗能、重点排放企业分类、分批逐步纳入,推进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数据采集、能源管理、监测、统计等方面能力建设,培育能源审计、碳排放核算核查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监督管理。
6.2 建立完善法律制度
虽然我国目前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来保障低碳发展但却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由于我国正处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关键转型期,如果要想为低碳发展进行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饭的保障,依靠单一的几部法律或者重新修订几项规章并不能一劳永逸。我们在立法选择上,一方面既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另一方面要立足国情充分发挥我们的制度优越性从根本上建立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法律法规体系。
6.2.1 制定基本法
随着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努力发展目标,科学合理的运用法律武器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已成为共识。本文认为如果一定要有一部处于领导性的法律的话那就必须是低碳经济基本法,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法律的生命在于强制力,目前我国现行的低碳法律中鼓励居多而强制不足,例如《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些法律缺乏刚性,其效用的发挥也十分有限。所以在低碳基础法的立法时要特别避免这一误区。 因此,制定我国的”低碳经济法“应以保障落实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为目的,随后再逐步完善与之配套的政策措施。一是在低碳领域进行立法的理念必须要提现中国特色。除了要将低碳经济相关原则,还要与我国创新、绿色的发展理念相契合。二是在制度安排上要进一步的细化,除了常规领域之外还应该将碳汇、碳金融、碳税、碳交易等碳的控制度纳入必须考虑的范围之内。三是相关的激励措施必须要更加实在且更加具备可操作性。一方面要构建低碳产业扶持制度,另一方面还要对市场发展进行设计,引入竞争机制。
6.2.2 修订现行法律
我国现行的法律中,有关于低碳发展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要充分发挥法律制度的保障作用就必须要对现行的低碳法规进行重新整理和修缮。目前我国在低碳领域的法律主要集中在能源节约利用方面,而且多使用引导、倡导的表述,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强制力,损害了法律的效力影响了法律的实施。另外,现行法律的激励机制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没有市场化激励制度,也没有相关的财税优惠制度设计。一是我们的立法必须能够体现国家在低碳领域中的战略原则而且要很好的融入基本经济概念,使得法律条款既具有鲜明的低碳化的特征也要更加贴近国家发展需要。二是要并将过时落伍的条款剔除,对现有法律重新修订,使其更具可操作性。三是要从制度上引入市场机制,使政府这只有形态的手和市场这只无形态的手可以真正能够协同发挥作用,推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制约石家庄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主要原因分析1.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机构养老的推行和养老机构的发展受我国传统思想观念束缚严重。一方面,养儿防老的观念我国社会根深蒂固,绝多大数老人认为养老机构是专门给没有子女的孤寡老人设立的,而自己有儿...
第一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研究现状第一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现状早在20世纪70年代,重大事故应急系统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联合国开始在国际、地区、国家和城市层面上提高对灾害警觉和应急管理的认识,并将1990年-2000年宣布为...
摘要近年来,在激进的考核机制和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地方政府建设资金需求迅速攀升,但是地方政府财力往往无力支撑巨大的建设资金需求,融资发展的趋势越演越烈,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迅速增长。此外,由于《预算法》对地方政府举债进行了...
1绪论1.1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1.1.1选题背景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都提到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报告中也...
第2章香港公立医疗的管理体制与机制2.1香港公立医疗管理体制分析2.1.1香港公立医疗发展轨迹在香港公共医疗卫生发展的早期阶段,并没有公立性质的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医疗服务。最早的医院是于1841年由英国陆军和海军创办的陆军医院和海军医院。然而...
3.3日照市境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市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程度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对境外人员管理更加重视,相关法规制度日益健全,政府牵头的社会化联动机制和公安内部分工配合机制已经形成,合力逐渐增强。在强化境外人...
第1章导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对交通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非法营运车辆随之日益增多。本章对非法营运车辆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对研究目标、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等进行详细论述,为后面的问题和对策提供了必要...
第三章行政服务标准体系构建本章从目前行政服务标准体系构建的现状和问题出发,从构建原则、构建思路、构建载体、工作流程四个方面对行政服务标准体系的构建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突出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作用,为提升行政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提供新途径。3.1...
5优化政府职能推动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是把双刃剑,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来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并非简单的管理。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政府是重要的参与主体,政府在文化创...
第3章突发事件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突发事件的舆情管理工作较前几年已经有很大进步,但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联动问责机制的不完善,管理观念的滞后以及管理方法技巧的欠缺。这些问题亟待管理部门去解决,舆情管理面临形势依然严峻。3.1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