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

沈阳市高校工会建设的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2-19 共502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五章 沈阳市高校工会建设的对策

  如何建立完善的高校工会建设体系,是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也是本文的宗旨所在。笔者通过理性剖析沈阳市高校工会建设现存问题,汲取国内外教育工会、高校工会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以下合理对策,以期为完善沈阳市高校工会建设提出可参考的价值,同样也适用于全国各高校工会工作。

  一、提升高校工会的认知度

  (一)强化宣传,扩大影响力

  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个当代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对新形势下各级工会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作了全面部署[27].沈阳市高校工会应认真做好宣传工作,以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学习为契机,转变高校领导、行政部门和广大教职工对工会的认识,提高高校工会的认知度。一要制定系统的培训方案,通过举办报告会、培训班等形式,组织广大教职工和工会干部认真学习领会精神,扩大影响力;二要工会干部带头宣讲,以实际行动带动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学习,并在基层单位选拔培养宣讲员,还可以开展多样活动:如经验交流会、知识竞赛、征文活动等形式迅速营造学习的良好氛围[28].

  (二)协调管理,提升凝聚力

  做好沈阳市高校工会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正确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即工会与党政、行政关系;工会与群众关系。

  第一,工会与党政、行政关系。目前,依据《高等教育法》,我国高等院校普遍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校长作为学校法人代表,对学校工作负全面责任,而高校工会作为党委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更要大力支持工会工作,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因此,高校党委应将工会工作列入党委的工作计划,要有班子成员兼任工会主要负责人,才能把党委的决策更好地执行在工会系统中,同时高校工会应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的大局,坚定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也能把教职工的呼声直接反映到领导班子会上,从而提高沈阳市高校工会的"软实力".

  第二,工会与群众关系。习总书记指出,工会要积极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努力把工作做到所有职工群众中去,使工会工作更贴近基层、贴近职工群众,更呼和职工群众意愿。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辽宁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沈阳市高校用工形式发生改变,出现了人事代理、非全日制用工(如外聘兼职教师)、临时工、劳务外包(如食堂工作人员)等多种用工形式。高校工会应积极扩大会员覆盖范围,让更多职工纳入到工会的保护,增强凝聚力[29].

  (三)民主参与,发挥感召力

  按照全总工会的要求,沈阳市高校工会的组织要不断吸纳各种劳工形式的会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群体就是学生。鼓励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将对高等院校的民主管理迈上新的步伐。高校工会要将学生纳入工会组织,鼓励他们学习工会法律法规,提高高校工会的认知度,既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与锻炼民主意识,又能对大学生融入社会尽快成长大有好处。通过教代会、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给予他们在学校管理决策上的发言权。通过参与学校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让他们有主人翁的自豪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培养出有正确人生观、良好责任意识、开放思维方式的新一代大学生。

  二、完善工会内部组织构架

  (一)实现扁平化管理模式

  实行管理扁平化能够实现各项工作的自助管理,这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沈阳市高校工会的组织结构层级设置复杂,一切事物的决定权利和制度的制定都是集中在上级组织。由于学校的发展主要分布在各院系,只有减少组织层级的设置,根据各二级院系的特点选择权利逐步下放,使工会结构趋于扁平化或网络化,逐步发展二级、三级教代会工会、二级"职工之家"的建设。这样才更加有利于广大教职工之间相互交流,只有这样的工会组织结构才能够及时反映和努力解决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的热点问题。

  (二)组建规范化二级分会

  在高校中,二级学院分工会是工会工作的基础。要加强基层工会的建设,应从完善工会的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实施基层分会目标责任考核和激励制度,改进评优的方式方法,做好先进基层分会、优秀工会干部和工会工作积极分子的评选表彰工作。要注重培育和提高自主开展工作的能力,开展创建"和谐之家"、"学习之家"、"温暖之家"、"活力之家"的"五小之家"活动,以"小家"建设促进"大家"建设,进一步推动基层分会建设的制度化、民主化、群众化。适当下拨经费作为基层分会自助经费,以鼓励其组织灵活多样的工会活动,增强二级分工会的凝聚力,促进二级学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

  (一)完善教代会机制

  落实《大学章程》,坚持每年召开教代会,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加大教代会对学校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的源头参与力度,更多地关注并回应与教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热点问题[30]

  努力建立健全教代会闭会期间的联席会议制度,不断提高教代会代表们的民主意识、参政意识和工作水平[31].重点做好二级教代会建设,加强对二级教代会工作的培训、指导、协调和监督,把二级教代会建设纳入工会考核体系,并建立相应约束监督机制,督促检查二级教代会各项制度得到真正落实[32].

  (二)加强教代会提案工作

  做好有关提案征集、审理、反馈的各阶段工作,扩大提案知晓率、参与率,努力提高提案的质量,体现提案的影响力和实际作用。建立并逐步完善提案征集、审理、反馈激励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提案工作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天承办单位的监督力度,做到教职工的提案早汇报、早落实、早完成,让教职工关心的问题能够得到迅速和满意的答复。落实提案工作的激励机制,做好年度提案总结表彰工作。

  (三)推进校务公开

  进一步深化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内容、拓展校务公开的形式,切实发挥好教代会专门委员会、工会委员会的作用,在不断规范、完善学校层面工作的基础上,推动各基层单位深入、扎实开展各项政务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33].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创新,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不断丰富教职工民主管理的内涵、方法和形式,使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再上新的台阶[34].

  四、以人为本探索维权途径

  (一)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随着改革的深入,教职工利益趋于多元化,高校工会维权工作涉及的内容也相对复杂,工会只有从源头上参与学校制度和方案的制定,才能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35].要使教职工权益最大限度的得到维护,先要弄清教职工队伍的层次和特点。目前,高校主要分为:教师、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三大类群体。教师的特点:教学主力军、学历高、压力大、弹性制、校内高薪阶层;管理人员特点:

  工作量大且复杂、坐班制、校内低收入阶层;服务人员特点:保障的主力军、灵活制、岗位不稳定、不能得到与正式教职工同等的待遇。根据各自的特点,高校工会在依法维权时,应侧重不同权益。维护教师的学习权和发展权,同时通过开展各项活动特别是培训活动来创造条件让教师在相互接触中学习;维护管理人员要关注与教师的收入差距加大问题;维护服务人员要积极探索"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有效途径,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问题。除此之外,高校工会要依法建立和完善工会源头参与机制,积极参与到学校发展、制定改革方案中,充分听取广大教职工的意见,把群众的呼声带给党政,以赢得广大教职工的信任。

  (二)建立有效的劳动人事关系

  随着高校编制制度、用人制度改革,高校劳动人事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改变。

  教职工作为个体在学校劳动关系和利益分配上处于弱势的地位,要保护教师的利益,一方面,学校工会要建立科学、严密的评聘程序,包括从源头参与评聘、奖惩等校内法规的制定,另一方面,要通过与学校决策部门和行政职能部门的及时沟通,使信息渠道畅通,以使学校决策部门充分了解教职工的实际情况、教职工的要求得到充分有效的表达。同时,高校工会干部还要树立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协调纠纷的理念,制定符合高学历人群的政策和措施,处理各种劳动争议和纠纷[36].

  (三)加强法律援助机制建设

  工会十六大报告指出,依法建会、依法关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运用法治思想和法治方式协调劳动关系、参与各项改革,引领和依靠职工群众支持参与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对高校工会而言,做好教职工的维权工作,就是必须把维权工作逐步纳入法制的轨道。由于现实问题往往错综复杂,毕竟工会干部不是法律专家和律师,工会可设置法律咨询小组,聘请兼职法律顾问,为工会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提供帮助,也同时为教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

  五、加强高校工会自身建设

  (一)坚持以人文本,实施有效的激励措施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一理论被称为需求层次理论[37].高校工会在履行职能时,应根据高校教职工群体的特征和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借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榜样激励。高校工会要选树典型,积极开展"三育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活动,选拔的教职工应起到引领和激励的作用,使当选者和其他教职工同样受到奖励。

  二是情感激励。高校工会要深入基层、走进教职工,做教职工的知心人,要尊重、信任、关心教职工,通过情感与沟通交流,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让教职工获得情感的满足,营造和谐愉悦的工作氛围,满足教职工的归属感。

  三是绩效激励。制定科学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是基础,公开、公正、公平的绩效过程是关键,教职工通过工作业绩及综合素质的表现,来所得报酬并得到认可。

  (二)打造"三型"工会,提升工作效能

  一是建设"学习型"工会。美国学者彼得﹒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包括"自我超越、系统思考、改善心智模式、共同愿景以及团队学习"五方面内容,高校工会应以"五项修炼"模式为全新理念,首先要强化工会干部的学习。制定行之有效地学习计划,要从现状出发,建立一支"讲政治、懂法规、善维护"的学习型工会干部。其次要抓好知识型教职工队伍建设,要积极与教务处、科研处联合,引导教职工立足岗位,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大赛,要发挥品牌示范引领作用,要将高校工会工作融入学校中心工作之中,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学校的健康活力。

  二是建设"服务型"工会。各级工会干部都要树立职工利益至上、职工利益无小事的理念,踏踏实实工作,切实做到、做实"职工有困难找工会"的"服务性"工会制度,努力促进职工群众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建设服务型工会,其宗旨是提高服务能力,加强自身建设。高校工会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要构建服务体系。要加强工会的规范化建设,努力构建"救助、服务、维权"的工作格局,实现工会帮扶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深化工会服务职工的特色品牌项目,如送温暖、金秋助学等,并扩大服务覆盖面。二要提升服务能力。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积极开展技术练兵、岗位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要深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积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做职工的知情人、代言人和贴心人[38].

  三是建设"创新型"工会。建设创新型工会是新形势下高校工会能够蓬勃发展发展的强大动力。高校工会要有所作为,必须在创新机制上下功夫:一要创新以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的工会工作评价机制;二要创新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保障职工依法行使知情、参与、监督等民主管理权利的民主管理机制;三要创新以深入基层和群众之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调查研究机制;四要创新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定的民主参与机制;五要创新以建设和谐校园为中心的服务工作机制;六要吧创新工会理论作为体制创新的先导[39].

  (三)推行会员评家制度,深化教工之家建设

  会员评家是推进教工之家建设的有效机制,是工会与会员群众密切联系的客观需要。会员满意度是衡量高校工会工作和建设教工之家成效的根本标准。把"建家就是建校"的理念融入工会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以"双述双评"为载体,以三项制度建设为核心,开展工会会员评家活动,有利于坚持完善会员大会制度,有利于创新教工之家建设工作机制,有利于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有利于查找经验与不足,从而推进高校工会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通过开展会员评家,既能增进会员对工会工作的了解,又能拉近工会与会员的距离;通过开展会员评家,会员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40].高校工会要抓住会员评家的契机,将建家工作纳入到工会工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推动高校工会工作的开展。总之,只有不断提高广大会员参与高校工会建设,才能有效提升高校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把工会真正建成"和谐之家"、"民主之家"、"学习之家".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管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