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坚持思维课堂的课堂教学策略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思维。”人的思维是开发潜力最大,也是最值得开发的领域,真正的教育是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并在此过程中深刻领会一种思想,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是其高级形态,而创新思维是创造性发展的核心。学校是青少年成长成才过程中最系统、规范的学习场所,课堂教学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应坚持思维课堂的课堂教学策略,藉此可以有效实现新课改从“三维目标”到有效课堂“四维目标”的跨越。传统的课堂教学侧重知识与技能,不注重方法和思维。而思维课堂,则是以发展学生思维为核心,逐步训练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1)打造思维课堂首先要掌握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
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言,离不开逻辑思维、抽象思维、逆向思维、聚合思维这些基础思维训练,而且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后的高中生也基本具有了这些基础性思维能力,但也离不开各种学科思维,而对于创新型人才成长来说其核心思维是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迁移性思维、反思性思维,它们共同促进创造性思维、创造个性乃至创造力的生成与发展,学生却往往接触不到甚至接触的很少,这就需要教师首先掌握这些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比如:①发散性思维训练,国际上已有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思维导图训练方法;国内也有孟照彬教授提出的“思维向度训练”方法[39],它可以起到引领学生围绕一个中心依据不同的思考角度不断展开联想,不断扩张思维向度打开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的时空间,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有效地阐述和研究视角;②批判性思维,指通过主动思考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论据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思维认知过程。批判性思维训练往往渗透在任何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重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梳理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梳理排序和做出思维判断。一般来说,首先依据相关性排序,是直接还是间接,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要搞清楚;其次依据重要性进行排序;再次依据重要性加可行性进行排序,如此过程,人的思维向度不断扩张,对问题的正反面、优缺点、表象与本质、适宜的策略与方法等都会有非常清晰的判断和认知,更为后期解决问题找到了最佳切入点,并利于形成详细的现实性和理想性解决方案。总之,批判性思维是评价、探索和发展活动中最基本、最富有创造力的思维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处理信息能力、理性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学习习惯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③迁移性思维训练,不仅要求在同质不同事物间进行迁移思考,而且要在不同领域、不同类别、不同本质的事物间进行迁移思考,甚至要求围绕同一中心通过功能转换度来强化迁移思维训练,旨在促进创造性思维得以实现。
(2)打造思维课堂还要创设民主氛围、变革学习方式
人的思维活动反映人对事物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目的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存在规律。表象和概念是思维活动的基础。概念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进入知识思维状态。而要对这些知识因素进行分析加工,构成思路,则需要思维空间。学习兴趣、学习气氛等对促进思维也有积极效应。课改要求教师对教学的设计、资源的整合、内容的取舍、手段的选择、过程的组织都要有创造性、综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创建启迪学生内部动因的“激活”机制,知识的广度上供给可资选择、判断、归纳的有效信息量,在知识的建构与深化上,供给可资分析、综合、推理的思维信息量。创设课堂内外民主开放的气氛情境,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和探究交流时间,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入主动的理性思维状态,提高思维品质含量。
通过孟照彬教授的研究发现,在教育领域国内外广泛存在的学习方式有 50 余种,而且发现把两三种学习方式组合到一起训练学生效果特别好,为此孟教授在大量实践验证的基础上确立了 12 组基本学习方式组合,通过推行专门的学习方式训练课,使得整个高效课堂的有效教育具备了坚实的基础,更为教学方式的变革找到了方向和实现途径。笔者非常赞同孟教授的学习方式训练,同时认为在当前打造思维课堂的教学策略上应当重点推行自主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分类合作学习和实践体验式学习方式。比如,①采取自主研究性学习,由于课题的选择权在学生手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研究的思维、时空间都是自由的,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生成与发展,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策略、研究方法和实践技能;②采取探究式分类合作学习,不但强调问题情境创设的层级梯度、任务的合理选定与方案的科学制定、项目的相关性评估与可行方案的确立以及项目研究或运营中过程性管理与评价,且更强调教师如何基于学生多元智能优势特点帮助学生建立分类合作的学习小组,而不是错误的按照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简单的划分学习小组,更不是没有任何教学策略指导和科学依据的纯主观划分合作小组,当然也不是学生自己任意的自由组合。惟有如此,才能激发不同智能优势的学生采取比较自信的思维优势对同一信息进行差异化理解和加工创造,也才能激发不同的学生个体在团队中真正的互动交流和积极参与,这种分类合作学习才能够让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分享到创造的喜悦和学习的自信;③采取实践体验式学习,无论是杜威的“在生活中学习”,还是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的“课外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都在提醒我们,人类的任何文化成果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回归到社会实践中去,打造思维课堂更应采取实践体验式学习,这不仅包括引导学生在一般性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的感悟与运用体验,也包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思考总结与提炼升华乃至创造性的革新,更包括激发、引导学生在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综合训练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掌握系统的科研方法技能,特别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不是照本宣科或仅仅停留在演示观察层面。教学实践中,对于人文社科类学科和数学学科应当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扩大研究的视角和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在实践中学习思考、在实践中应用创造;对于自然科学类学科还应当大力倡导实验教学,在事先提供实验器材的基础上,课前请学生列举与核心概念相关的例子,并对与核心概念相关的现象质疑,尝试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判断,并通过现场活动与体验,描述感觉、细微观察、分析变量、猜想判断、实验验证。完成前置任务后回到课堂上的学生就会有很多想法,再通过课堂上小组交流、方案的展示与评价、实验展示与交流、列举变量与排除猜测等形式的学习,与同学、老师的思维碰撞就比较活跃[40],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抽象思维。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地进行课前、课中介入和在学生思维阻滞点或突变点上介入,既有利于学习能力中等或偏下的学生的普遍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反思性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真正学会透过现象找出本质性因素和规律,培养和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力。
4.坚持教学反思的课程研发策略
笔者认为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应当以学程这种课程形态出现,但学程开发设计不仅受到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层次、理论水平的局限,而且受到学科课程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更受到学习者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学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学程开发设计尽管有相对稳定的内容、形式、策略、途径和方法等,但它总体上来说始终是一种动态的持续开发过程。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坚持教学反思的课程研发策略。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和完善学程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反思类型包括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方法包括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但笔者认为,由于受到自身素质、观察视角、知识与经验、专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个体反思的内容、层面及程度一般来说都比较低。为此,在教师个人反思的基础上,还应积极引入集体反思,它能有效弥补教师个人反思的不足,集思广益,利用集体的智慧,在思维、思想、方法的交流和碰撞中相互启迪,打破思维定势、突破思维局限,培养良好思维模式,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共同激活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让学程开发设计与实施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唯有如此,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效能才能不断提升、落到实处。
(五)关键途径
1.坚持自主开发
坚持自主开发,首要的就是要相信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其次要相信普通高中教师都有课程开发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处于普通高中阶段的部分学生在自创拓展性、活动类课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要积极构建和完善有利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和制度,千方百计的为广大师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搭建有益的平台,倡导和鼓励本校师生依靠自身的优势自主开发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校本课程,并在开发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师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及自信心。再次,要倡导和鼓励学校依靠自身力量加速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实践,长期以来,在对待国家课程上广大教师不敢越雷池一步,常常是“用死教材把学生教死”,不敢创造性地实施。最常见的是,教师只会按照教材编排顺序、教材难度按部就班地教,而不能根据学生情况,融会贯通地教,或合理调整章节,或合理调整难度。这导致活的学生去适应死的教材,直接压抑了学生的发展,摧残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学校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优势,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国家课程进行二度开发,在教材内容的调整、教学组织方式的改变、知识内容的拓展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组合和“再加工”.
2.坚持联合开发
坚持联合开发,是指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要树立开放性思想,要善于通过校内外不同个体、组织单位间相互支持相互合作来实现联合开发校本课程,它有利于弥补个体自身、学校自身的资源和开发能力的局限性,更好地满足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需求,进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一方面,学校内部教师间、师生间可以开放合作甚至可以进行跨学科合作开发,这有利于更好地优化校内资源,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学校之间、学校与社区间也可以进行相互开放式合作开发,如优势高中和一般高中的联合、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联合,这样做既有利于各类不同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化配置,又有利于提升各类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互惠互利,而且在联合开发的过程中培养和促进了各自专业人员的研究开发水平和能力,无疑这也是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丰富和拓展了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资源,特别是校外实践基地、科研基地的建立,以及普通高中和高校联合培养模式的发展更是对联合开发的有力印证。
3.坚持借智开发
坚持借智开发,是指学校在组织开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校本课程中,确实因为主客观因素无法依靠自身力量来实现时,可以采取引入现成智慧成果的方式来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它既包括委托国内科研院所、专业教育机构、课程专家帮助学校进行课程开发,也包括直接引入国外创新教育课程,甚至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施中外远程教育合作培养的模式。
总之,在当下中国,随着国民经济总体实力的不断壮大,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强,普通高中在办学硬件和软件上不断得到优化与发展,只要是能够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课程观念、人才观念和教学观念,遵循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在校本课程开发上广开思路、广搭平台,坚持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和借智开发的有机结合,就一定会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征程上迈出坚实的步伐、结出累累的硕果。
4MOOC用户学习情况调查分析对MOOC平台和课程分析之后,笔者还对课程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从用户的基本情况、课程参与情况、课程参与程度和课程学习体验角度编制问卷,借助问卷星平台随机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33份,数据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4.1MOOC用户基...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展望5.1研究结论信息技术学科促进了其他各个学科的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具有信息素养的公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
第一章教育网络舆情及应对概述近年来,教育网络舆情爆发频率较高,纷繁复杂的突发事件将部分学校卷入到安全和声誉的危机之中。古语云: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也意味着,人的语言和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组成的传播世界对公众了解事实真相起到了决定性...
三、体验式主题班会的目标与设计(一)设计目标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是主题班会出发点和归宿,它统领着整个主题班会,是主题班会的灵魂。德育活动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中学生德育来讲尤为...
第五章结语食品安全问题关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作为特殊群体的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关乎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今年来发生的一些中小生生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事故也给人们...
第2章过度教育概念释义及相关概念辨析2.1核心概念释义2.1.1度的哲学含义。哲学意义上,度,是标志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幅度.?度也是被规定保持自己的质的量的范围,度本身是一种量,并且是一种限量。度作为限量...
2.4中文歌曲文化意象的阐释歌词语言的符号学特性的表现之一为语符能指与所指的非对称关系,即语符的能指可能对应多个在某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所指[1].文化意象是在歌词语言中提取出来的,物象和寓意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一个物象可以传达...
第三部分当前教师指导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的研究是针对实践问题展开的研究,以发现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己任,因此,本章将在呈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澄清幼儿园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分析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人们已经明确意识到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记。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自身显着的特...
第三部分《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问题与思考一、《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制订及实施过程中的亮点(一)提升了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纵览山东省某高中关于《山东省XX中学学生基础素养评价实施方案》的制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