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

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原则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0-22 共529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三)重要原则

  1.开发模式要坚持个性化和学程化相结合原则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是作为无可替代的独立个性存在的,并通过自我的独特和唯一角度来反映社会。生命个性的唯一性,不可重复性,独立性和不可取代性,是人类共同的生命特征,也是个体的独特特征。而教育是直面生命的事业。面对具体的有着鲜活生命的人,教育应遵循生命个体的特征,尊重其差异性和独特性。构建符合个体生命发展需要的教育。只有适合个体生命差异的教育才真正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这是教育的本质。人人都是个性之人,创新型人才也一定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点,基于此笔者认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以尊重学生个性原则构建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要改变过去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统一教材等大一统格局,扭转千人一面、标准件生产的状况,废除死气沉沉、压抑人性的条条框框,改变高度统一、高度标准化的教育模式,要构建以尊重学生差异为前提,以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和自主选择为手段,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优势发展、个性发展为目的的个性化教育模式才是符合教育本真、符合教育宗旨,符合个性教育理念要求的新型教育模式。这就要求校本课程开发也必须坚持个性化开发模式,它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坚持在开发主体上强调以教师个性培育学生个性,即首先要尊重教师的个性,鼓励他们探索和构建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教育魅力;其次要尊重教师的首创精神,鼓励他们利用自身的个性优势、发展优势和资源优势去开发有个性的学程,并形成具有个性魅力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百花争艳。二是坚持在价值选择上强调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不仅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更包括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为核心的个性化开发宗旨,积极培育学生良好的个性品格、思维、技能,努力为学生能够真正实现个性自主发展、创新发展奠定个性素质基础。三是坚持在课程资源整合实施上强化校本课程开发的针对性、多样性、实效性,要考虑针对什么人和怎样的培养目标来开发,要考虑开发的成果能否满足不同个性发展追求的人的自由选择,要考虑无论课程内容选择还是课程设计实施能否满足和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目标的高效能发展诉求。

  当前,普通高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从学历教育来说,90%以上都是本科生、研究生,都具有一定的科研经历,掌握了一定的科研方法和技能,可以说从知识储备、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及创造技能上来讲具备了课程校本化、生本化的基本开发能力。但无论是城乡之间还是学校之间,乃至教师之间,在课程资源的拥有上和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上还是存在差异的,这在客观上决定了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把校本课程开发等同于让老师重新编写教材。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还要实现全面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在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上还要坚持学程化开发原则。学程化开发就是基于“学”的课程设计,即学程设计,它是在教师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后,并提出课程实施的主导性设计框架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并选择和调整课程实施活动的设计与规划,从而使课程实施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要,更能有效地体现差异,促进个体发展[33].学程化开发要求把关注学生的已知、需求、动机、兴趣、逻辑和学习风格、学习规律作为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在关注学生差异化个性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围绕课程标准确立解决问题的方向、解决方法纲要和建立多元化的课程教学的概念性框架,在此基础上编写学程纲要,从认知、情感、理解力、技能、思维、方法等方面科学研究分析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确立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程教学单元的编制,做到据预期学习结果组织为教学单元、围绕教学重心组织教学单元、确定教学单元的题目[34],设计一个良好的互动课程的学习过程,包括基本理论概念、实施过程方法和评价三部分,通过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自由鉴赏、个性探究、讨论交流、切身体验来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思维的有效训练和包括实践技能、科研方法和创造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的裂变式发展提升。学程开发能有效实现课程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有效实现课程标准的统一性与课程资源的多样性的有机统一,有效实现对教材基本内容和学科前沿领域乃至相关的跨学科领域知识系统学习的高效整合,客观上既能减少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源于政府主导的课程开发压力,又能充分满足教师和学校的课程开发自主权的实现,有利于发挥国家、地方、学校、教师、学生乃至社区六方面的课程开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之,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必须要坚持个性化和学程化相结合原则。

  2.开发流程要坚持科学化和规范化相结合原则

  普通高中不是培养现实的专家、大家,而是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基础性核心性的创新素质。惟有如此才能还原、激发教育者本真的教育责任和培养塑造具有生命本真的精神主体,从而成就一个完整的人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在开发流程上坚持科学化和规范化相结合原则。

  所谓校本课程开发流程的科学化,是指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改进和完善开发课程设计以及监控课程开发过程角度看,这类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建立在对师资队伍课程开发能力的科学分析、科学把握学情和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和学程设计理论,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校本课程的宏观设计、中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三个层次。宏观设计:主要解决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根本目的、主要任务、课程方案和课程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中观设计:主要解决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学程纲要、学程计划以及选择用于分解和表述该标准的材料或方法;微观设计:主要解决校本课程实施领域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根据各种因素对中观设计所提出的课程标准、学程纲要、学程计划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和与学科相关的各领域存在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进行整合兴开发,通过师生创造性劳动来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层面上的学程设计,旨在实现课程标准性、学生发展性和教学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

  所谓校本课程开发流程的规范性,是指校本课程开发既包括自下而上的包括教育资源调研、课程目标确立、课程方案制定、课程标准构建在内的课程开发决策评估流程,也包括自上而下的学程计划制定、撰写学程纲要、进行学程设计、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等在内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评价流程。其开发一般由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五个环节组成。一是环境分析,这一环节一般安排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起步阶段。各个学校的内外环境以及软硬件设施乃至学生的素质等各方面情况都有所不同,校本课程是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乃至个体的,因而有必要先在这些方面做详细的分析调查;二是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目标通常包括四个层次: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决定课程性质,开发者需要在学生中首先做详细的调查,同时也要征求所在学校老师的意见,毕竟他们熟悉这个群体,而且有很多教学经验可以分享,这样就可以制定出一个具体、层次清晰、针对性强的课程目标;三是课程组织,课程组织就是确定和选择校本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内容及呈现方式。课程组织的成果通常包括教学大纲、学程纲要、相关领域教育资源、相关教材与辅助材料以及经济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等。课程组织要针对特殊的学生群体和个人、特殊的教学目标和特殊的教育场所,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差异化发展诉求;四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包括校本课程的原型评价、课程试验、传播、采纳和推广的过程以及学程设计实施中教与学的方法和过程;五是课程评价,一般来说,课程评价包括两方面的评价:一是学生发展性评价,二是课程本身的实践价值评价。课程评价所获得的信息可以成为下一轮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基础和学程设计调整完善的依据。

  3.开发设计要坚持系统化和实践化相结合原则

  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以及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已经基本形成,应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实践技能和创造个性的培养提到首要的位置。如何才能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学习,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必要的课程资源支持?如何才能保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相对高的目标定位、思维含量、操作效能?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思维、学会研究、学会应用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设计要坚持系统化和实践化相结合原则。

  所谓校本课程开发设计的系统化,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设计的系统化。从宏观设计来说,学校必须认识到:虽然大学是培养高端人才的集聚地,但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形成的,普通高中应当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系统的高度来整合人力资源、课程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快学校内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和创新教育体系建设。不仅在政策导向、经费投入、舆论营造、公共资源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而且在理念、课程、师资等方面要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基,还应在物质环境、人际环境、校风与学风、管理制度、联动机制等诸多方面建设上加大力度,以创设联合育人机制和生态化的人才培养环境。 从中观设计来看就是要构建适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课程方案,从课程体系结构来说它在纵向上自下而上应包括基础类课程(如生活技能、劳动技能、通识教育、学校文化教育课程、体育、艺术等)、核心课程(如人际交往、语言、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教育、思维训练等)、拓展性课程(如学科前沿、综合技术、社会实践、品格教育等)和创造性课程(如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创意设计课程、项目研发课程、任务主题驱动课程等);它在横向上应包括通识类课程、学科类课程、实践类课程、科技体验类课程和创新教育类课程。从微观设计来看,作为学程设计,它既包括对课程概念的逻辑化、知识结构的体系化、问题探究的层次化和实践应用的渐进化,也包括对国家地方规定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整合优化、拓展与科学调整,这是适应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快速增长,旨在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内容,在充分考量教材内容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学程的系统优化设计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终身发展。

  所谓校本课程开发设计的实践化,包括三个层面的要求,一是学校课程方案、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的确立要来自于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科学调查分析,更要服务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教学实践;二是校本课程实施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即实践性要强,要把体验式教育、实验教学模式和具体应用实践作为课程实施的主渠道;三是在学程设计上要基于社会实践的发展成果和发展需要来整合课程资源,把实现情境化、具体化、实证化的探究型学习作为革新学习方式的主渠道,为实现知识的概念化、条件化、结构化、策略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提取和应用知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知识的概念化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能借助于书面文字的表达在头脑中真正建立起科学的概念,达到真正的深刻理解。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格式塔心理学家韦特海默就批评传统教育鼓励学生采用死记硬背语句、生搬硬套例题的方式去学习,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潜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往往是在课堂上或书本上学习,在这种条件下学习抽象的概念或原理时,如果学生自己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举例说明”,并且举例新颖恰当,学生就能够在实际体验的基础上较好地掌握了抽象的知识。在理解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之后,如果能够进一步设想这些抽象的知识能够用到哪些实际情况中去,就能起到促进知识概念化的积极作用。

  (2)知识的条件化是指学生不仅会运用所学知识,而且知道所学知识在什么情况下有用。学生平时学到的知识有时会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因此学到的知识就变成了僵死的知识。僵死的知识只能在一个有限的背景中才能提取出来,如仅在与当初知识获得条件相似的背景中才能加以应用,这样的学习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没有任何作用。为了提高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可提取性和可应用性,在学习知识时有必要同时考虑这些知识在课堂之外的背景中的应用条件,特别是在与学习所学知识的背景迥然不同的条件下使用,它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知识的结构化是指将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整理,使之条理化,做到纲举目张。当知识以一种层次网络的方式或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排列时就可以大大提高知识检索效率。运用大容量的知识组块进行思维,有助于问题解决在短时记忆容量范围内进行思维操作,同时,运用大容量的知识单元进行思考时,从一个单元跳到另一个单元,思维的跨度就大,跳跃性就强,创造性也就越高。

  (4)知识的策略化是指学习学科知识时,运用关于学习策略和思维策略的有关知识指引自己的学习。学生要掌握关于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性知识,并运用这些策略监控自己的学习和思维的进程。学生在学习时必须掌握发散性思维策略、批判性思维策略、求异性思维策略、探索性思维策略以及创造性想象策略等多种思维策略。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教育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