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征分析--以吉林省为例
4.1 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现状
2012 年,吉林省共有农村就业人口 573.9 万,其中 50 岁以上农村就业人口占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总数的 29.5%,高出 10%的老龄化指标近 20 个百分点,说明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相当于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就业人口中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年龄超过 50 岁;40 岁以上农村就业人口占吉林省农村总就业人口总数的 57.5%,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平均年龄为 38.84 岁(如表4-1),在城镇化影响下留守农村的就业人口主要以老龄就业人口为主,适龄农村就业人口仅有不足 180 万人,占总就业人口总数百分比不到 40%,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
4.1.1 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整体空间分布情况
按照吉林省城镇化发展情况、地理情况及区位产业发展情况,将吉林省分为以四平市、松原市、白城市及其下属行政单位的西部地区;以白山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通化市及其下属行政单位的东部地区和以长春市、吉林市、辽源市及其下属行政单位的中部地区。其中,东部农村就业人口 89.45 万,中部农村就业人口 273.5 万,西部农村就业人口 210.9 万,与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关系密切。
4.1.1.1 吉林省西部情况
吉林省西部地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村就业人口占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总量的 36.7%,地区青年农村就业人口转移数量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在现有趋势下未来吉林省西部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与吉林省总体相比相对和缓。其中,梨树县、通榆县、公主岭市、长岭县作为吉林省粮食重要产区,农村就业人口数量较多,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为完善,包括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贸易、饲料加工等在内的农业产业链条较长,吸引了地区农村就业人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
4.1.1.2 吉林省中部情况
吉林省中部地区对吉林省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长春市、吉林市 GDP 总量占全省 GDP 总量的 34.9%,农村就业人口占全省总数的 47.7%,对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影响。
相对于吉林省西部,吉林省中部各产业发展相对平衡,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农业所占地区经济总量比重逐年下降,地区城镇化速度发展较快,农村青年就业人口转移速度较快,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吉林市、长春市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始凸现;东辽县、榆树县、永吉县、东风县、农安县、蛟河市农业所占比重较高,农村就业人口数量较多,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进一步加剧中部地区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
4.1.1.3 吉林省东部情况
相对于吉林省西部、中部,除了城镇化进程对吉林省东部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的引致作用,对外劳务发展进一步促进东部青年农村就业人口转移,地区农业就业人口数量不断下降,仅占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总数的 15.6%,地区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其中,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表现最为明显,地区青年农村就业人口转移,使得地区农村就业人口数量、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其中仅 50 岁以上农村就业人口就占地区农村总就业人口总数的 38%,40 岁以上农村就业人口总数达到 62%,明显高过吉林省其他地区,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严重。
可见,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普遍较为严重,在城镇化引致作用和地区产业结构共同作用下,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存在地区差异,其中西部地区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和缓,东部地区最为严重。
4.1.2 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在全国农业产区中所处位置
结合全国主要农产区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数据看,2012 年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程度与中国其他 12 个农业主产区相比处于中间位置,如表 4-5.
从全国农业主产区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整体情况上看,中国农村就业人口均超过 50 岁以上农村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 10%的老龄化指标,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其中以四川、湖北最为严重,指标均超过 35%,40 岁以上农村就业人口占地区农村就业人口总数的 50%以上,意味着平均每两个农村就业人口就有一个中老年劳动者。如果按照每 10 亩土地必须一个农村就业人口推算,中国 18 亿亩耕地必要 1.8 亿农村就业人口,而 2013 年全国农业主产区农村就业人口规模在 1.79 亿人,实际已经非常接近从事农业生产必要劳动力 1.8 亿。而且,在全国农业主产区整体 1.79 亿农村就业人口中,50 岁以上老龄农村就业人口有至少 5000 万人,近 9000 万人年龄在 40 岁以上。
从各省情况上看,浙江、江苏等省城镇化进程发展较快、水平较高,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严重,四川、河北、江西、湖北自身人口相对较多、自然增长率相对保持较高值,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相比全国水平相对和缓。但是,与全国相比,吉林省 20-34 岁人口比重相对较低,仅相当于全国农业省份平均水平,因此未来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将进一步恶化;同时,与中国其他农业省份相比,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总体数量较少位于全国农业省份最后一名,仅为河南省的 20%,山东省的 25%,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存在差距。加之吉林省相对地广人稀的地域特征对农村就业人口数量、质量需求较高,因此单纯从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指标位于全国农业主产区较低位置,就简单判断吉林省与中国其他主要农业产区相比农村就业人口问题相对和缓,必将陷入“数字的暴政16”.
4.2 城镇化进程中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特征分析
4.2.1 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结构变动极为明显
在生育政策和城镇化双重作用下,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速度极快,农村就业人口结构变动明显。如图 4-1 分别选取 2010 年和 2006 年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年龄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两年农村就业人口年龄分布可以明确城镇化进程中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对吉林省就业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选取 2006 年指标意义在于 2006 年开始,吉林省在政策影响和经济推动下,城镇化速度较以往明显提高)。
如图 4-1 所示,2006 年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年龄分布大体符合标准正态分布,年龄中位数约为 33 岁落在 31-40 岁区间内。对比 2006 年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年龄分布图,2010 年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明显偏向老年,人口结构出现老龄化,年龄中位数明显偏向年老一段,农村就业人口年龄结构出现明显变化:31-40岁青壮年农村就业人口比重从 2006 年的 26.27%下降到 2010 年的 20.90%,51-60岁的中老年农村就业人口比重从 2006 年的 18.15%上升到 2010 年的 21.20%,说明城镇化进程转移了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同时农村就业人口呈现老龄化态势,41 岁以上的人口成为农村就业人口的主要部分,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结构变动极为明显。
4.2.2 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速度极快
从 2003 年吉林省进入老龄化社会开始,吉林省人口老龄化速度加速发展。通过对 2000 年至 2010 年吉林省 10 年人口数据进行分析明显发现,吉林省全省老龄就业人口比重年均增长率达到 4.09%,速度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 9.301 倍;城市就业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速度为6.7%,是城市就业人口年均增长速度的2.67倍;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速度为 1.54%17,虽然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速度小于全省及城市人口老龄化数值,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和恶化趋势,但是实际上农村人口年均减少 1.47%,因此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速度实际高过统计数据,而且将加速发展。其中,之所以选择 2010 年数据,原因在于 2008 年开始吉林省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人口变动情况较为明显,容易得出相应对比分析的阶段性数据,并可以与 2012 年后数据进行实际比较。所以,吉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发展,农村老龄化将进一步恶化,以此趋势发展,预计到 2020 年,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超过 15%,成为中国老龄化问题重灾区之一。
如图 4-2,从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趋势上看,虽然城市就业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尤其在 2006 至 2008 年一度达到 10%,但是随着吉林省城镇化发展,大量农村适龄劳动力转移,实际降低了城市就业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反农村地区虽然老龄化速度相对较低,但是老龄化增速实际值高于城市,这也解释了图一吉林省城市就业人口呈“倒 U 型”的原因。从长期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老龄化速度将回归上升趋势,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上升趋势将进一步明显。
而且随着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青年劳动力不断转移,使得农村地区老年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适龄农村劳动力缺失逐步成为现耕地撂荒等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就业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吉林省农业发展面临的巨大难题。
4.2.3 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未富先老”
发达国家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通常伴随经济高度发达、生育和家庭观念变化出现,国家社会保障水平、物质保障水平均较高,城乡基本实现一体化,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就业人口老龄化作为国家发展普遍问题,城市和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基本一致,这一路径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通常相当漫长,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如法国用了 115 年,瑞士用了 85 年,英国用了 80年,美国用了 60 年。而吉林省区别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就业人口老龄化路径,是通过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限制地区人口出生率,同时地区经济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使得人口寿命延长从而导致人口结构快速发生变化,在经济相对欠发达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吉林省从 1981 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到 200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只用了 22 年。例如,日本 1970 年进入老龄社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 2 000 美元18.而吉林省于 2003 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 1190.57 美元(当年价格),农村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更低,农村就业人口人均收入水平只有约 2500 元人民币,“未富先老”成为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显着特征。
此外,吉林省社会保障体系尚在建设中,覆盖率较低,保障费用较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尚在讨论中。而且,吉林省就业人口老龄化水平迅速,使得吉林省就业人口社会保障尤其是农村就业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更为艰难。现行的就业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受到经济发展、法律要求和国家稳定的限制需要相对年轻的就业人口结构负担社会老人社会保险所需要的资金和费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近期出现的社会保险透支情况足以说明这一点。吉林省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率先面临就业人口老龄化的严重冲击,使得地区社会保险“空帐率”上升、风险进一步提高,需要财政进行大量资金补充,才能基本维持现状,使得吉林省建设社会保险体系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险体系更为艰难,就业人口老龄化尤其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峻。
4.2.4 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对吉林省影响较大
吉林省相对独特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等因素使得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甚至可以说独特性本身便是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之一。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在地区国民经济中扮演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图 4-3,吉林省农业占地区 GDP 比重虽然随着地区经济发展不断下降,但是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始终是吉林省重要发展的产业;此外,吉林省农业在中国地位相当稳固增幅迅速,而且其农业 GDP 构成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2011 年吉林省粮食产量占全国 5.56%,2012 年吉林省粮食总产达到 668.6 亿斤,比上年增加 34.4 亿斤,接近全国增量的 10%19,总产位居全国第五位,总产单产再创历史新高。
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吉林省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土地经营相对分散,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主要体现在土地规模经营程度低、农业机械程度化较低。2008 年底吉林省耕地面积为 5534.6 千公顷,占中国总耕地面积的 4.55%位居全国第八位,然而吉林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千瓦时只有 2355.04 万千瓦时,仅占全国总农业机械动力千瓦时的2.41%位居全国第十八位20,去除北京、上海、天津等非主要农业产区,吉林省农业机械动力在全国主要农业省份中排名几乎垫底,大中型拖拉机数及其配套农具、小型拖拉机、农用机泵等多项数据在排除均小于或略高于全国平均数据,说明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规模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对农村劳动力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考虑到吉林省农业在中国的地位和其对劳动力的依赖性,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将不仅对吉林省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对中国农业安全尤其是粮食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