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探析绪论(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9-07 共652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法。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计算简便,是我国在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时的常用方法,也是《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手册》 中规定的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方法,依据现状居民点用地与确定的人均居民点建设用地整理标准匡算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15].许多地方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多由此方法计算而来。罗士军等人运用该方法测算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认为如果通过一定的整理措施可分别将人均用地逐步降到国家规定上限[16].但这个方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把部分生产用地也包括进去,同时也忽视了家庭结构变化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影响,最终导致测算出的潜力结果可能偏大。因此,如何对该方法修正使其测算结果更加贴近实际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兴趣。李宪文等利用区域坡耕地与园地、林地、草地比例的乘积作为修正系数,订正了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的潜力测算结果,修正后的结果可能会更接近实际[17].

  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主要是根据户均居民点用地现状与户均居民点用地标准的差值匡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18].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以农户数量恒定为前提,计算方法也比较简便,比按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测算更符合农民生活实际。但由于没有考虑农户数量变化对整理潜力的影响,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主要是对现状潜力的一个测算,其测算结果对潜力转换限制因素的考虑较少,因此一般也有一定程度的偏大。

  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法是依据对测算区域内典型样点的农村居民点内部闲置土地面积调查,得到农村居民点内部的闲置土地面积,计算土地闲置率,进而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闲置宅基地抽样调查法计算过程简单,但忽略了村庄内非闲置宅基地的其他用地类型的整理潜力和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因而潜力值偏小[19].贾玫通过对吉林省典型样点调查统计,计算出研究的村庄内 6%的闲置土地和未利用土地可通过土地整理加以利用[20].但上述几种方法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测算仍不够精确和合理。宋伟等吸收了人均、户均及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法三种潜力测算方法中的优点,并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主要组成,设计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的新方法[21].测算结果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可以应用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及农村居民点规划。但如果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内部结构特征仍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可能会导致整理潜力测算结果偏离实际。

  随着整治目标多元化发展,农村居民点整治效益评价研究由单一的建设用地指标评价向多目标性的社会公平、环境公义、经济可行等转变。从农村居民点整治研究历程可以看出,我国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从自我完善转向城乡一体协调设计,从追求指标控制转向兼顾农民权益保护,从单一模式转向多元化发展,从经济效益转向综合统筹。

  综上,国外学者基于土地产权体制、战略定位和理念方面研究农村居民点整治较多,而国内学者基于中国国情及农村居民点整治现状进行理论分析和政策探讨、潜力分析和模式构建,尤其以潜力分析研究居多,针对具体地区问题剖析及其解决策略以及制度性建设阐述很少。本文立足东营实际,在分析农村居民点整治现状、潜力基础上,对农村居民点整治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它们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完善和优化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管理机制、资金筹措、公共参与、模式选取、实施策略等多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保证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可持续推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1.3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目的

  本文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综合运用土地整治相关理论,深入调研现阶段东营市现状土地、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在分析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居民点整治可行性及其实施效益,梳理和摸清目前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模式、资金筹措、公众参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以维护土地产权主体权益为出发点,从政府职能转变、多元化整治模式构建、融资渠道社会化、鼓励公共参与等方面提出策略建议,结合权益保障和均衡发展的探索,确保实现农民权益的长期维护,为推进东营市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全面优化和提升农村居民点整治效益提供参考。

  1.3.2 研究内容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目前国内外农村居民点研究概况,深入探讨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研究进展,梳理目前国内外有关土地整治及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理论和知识体系,为深入开展本论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东营市农村居民点整治现状分析分析东营市土地利用现状,建设用地现状以及居民点建设用地现状及其结构特征,研究目前东营市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中存在的问题。

  (3)东营市农村居民点整治存在问题结合目前东营市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实际,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梳理分析目前农村居民点整治中政策和制度落实、规划和建设标准、实施质量、实施效益、公众参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4)东营市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分析采用不同方法,对比计算和分析中长期内东营市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确定优化适宜方法,明确整治潜力大小;分析居民点整治可行性,探讨居民点整治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5)东营市农村居民点整治策略研究基于东营市农村居民点现状、潜力及问题的深入剖析,以建立农民权益保护机制为出发点,从制度建设、规划编制与实施、多元化整治模式构建、资金筹措与管理模式创新、整治模式多元化应用、股份运营和长效利益驱动机制建立、土地合理估价及挂钩指标有偿调剂等方面开展深入探讨,研究提出东营市农村居民点整治策略体系。

  1.3.3 研究方法

  (1)文献阅读法。借助互联网、图书馆、资料室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论文、专着、文件、政策、法律法规等资料,归纳总结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相关材料,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东营市农村居民点整治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管理建议。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就是通过对东营市农村居民点整治现状、存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定量分析收集各方面数据,采用定量分析测算方法,对东营市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进行科学量化分析,为东营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提供依据。

  (3)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农村居民点整治相关概念以及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和归纳基础上,对东营市农村居民点整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适当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优化建议和措施,将农村居民点整治的理论研究运用于实践。

  1.3.4 研究技术路线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见图 1-1.【1】

  
  1.3.5 可能的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1)可能的创新点应用国内外先进研究理论和方法,结合东营市实际,深入剖析农村居民点整治存在问题。结合目标控制和实地发展需求,科学开展整治潜力测算分析。从政府职能、管理模式及机制等方面探索农村居民点整治的优化措施,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管理模式、多元化整治模式、资金筹措模式及效益保障模式,设计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东营市农村居民点整治管理策略,促进农村居民点整治从追求指标控制转向兼顾农民权益保护,从单一模式转向多元化发展,从经济效益转向综合统筹等多目标的实现。
  
  (2)论文存在的不足该论文研究成果在指导东营市农村居民点整治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建设用地的需求矛盾变化,其中的制度建设、管理模式和策略设计等还需结合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进行优化升级,避免制度和政策的滞后性。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管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