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

民生新闻本体的构建--加强核心竞争力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20 共950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 提升栏目内部质量打造品牌

  第一节 新闻本体的构建---加强核心竞争力

  十年间,随着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数量的不断增加,众多媒体将创新的方向放在了形式上,比如“方言播报”、“曲艺形式”等。这些创新思路对于异质化生存来说固然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形式模仿的门槛低,一种独特的创新形式一旦形成、播出后,效仿者立马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无论同省频道还是省外频道,效仿难度小、门槛低造就了它的非不可替代性。内容独家才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关注度。打造不可替代的品牌,始终要重视“新闻本体”这个核心力量。“加强核心竞争力”在打造电视民新闻栏目品牌的过程中,应始终占据首要位置。分析各省市的品牌栏目,可以将“核心竞争力”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时效性的选题

  作为新闻价值的重要属性之一,时效性强调的是事件发生的时间离现在时间越近越好。满足新闻的时效性需要做到“三个第一时间”,即:第一时间获知新闻线索,第一时间采编新闻事件,第一时间播出新闻。技术的普及为时效性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但要完全做到“三个第一时间”仍有一定难度。

  新闻线索是提示新闻的信号。新闻线索虽不一定能最终构成新闻,但她作为导火索,对于发现和掌握新闻动向有重要作用。第一时间获知新闻线索方法有很多。“新闻热线电话是较为直接的一种,热线作为媒介与受众、市场直接沟通的平台,其存在的意义远远大于普通的物力资源,与新闻信息资源、新闻受众资源等紧紧相连。”

  各栏目组都开通有独立的新闻热线,有些热线电话的号码还利用特殊数字,以便观众记忆。有数字谐音型“1890--一拨就灵”,还有“1111”“8888”等连号形式。这不仅使得观众能在发现新闻线索时及时想到联系该栏目,还是建立栏目独特性的办法之一。山西科教频道的《都市 110》栏目的热线电话“8300110”号码清晰易记,与栏目名称相符合,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成为山西老百姓遇事时首选的热线。“该节目日均线索量在 400 条左右,带动收视率也节节攀升,最高点已突破了 6%,年平均收视率也已经超过了 3%,排名稳居山西广播电视台地面频道新闻类栏目第一。”该栏目已成为家喻户晓的龙头栏目。

  建立遍布全省的联络点和发展固定的通讯员是尽快获取新闻线索的另一重要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快速的涉及到全省各市的咨询,还可以节省费用和资源。

  山东电视台生活频道的《生活帮》栏目就在遍布全省的多个城市有联络员和通讯员,并在青岛市和日照市建有固定的记者站。通过不同城市的联络员和记者收集济南市以外的资讯,不仅节省了栏目组的资源,还可以有效的保证栏目内容的时效性和丰富性。

  SNG 技术使得采编新闻与播出新闻可以同步进行。不仅使得新闻的时效性达到了极致,还可以将新闻事件的发生与播出时差降到最低。SNG(Satellite NewsGathering)是指卫星新闻采集,是实现新闻现场直播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可以多角度全方位体现新闻现场。自 1997 年央视引进第一台 SNG 直播设备至现阶段该设备已经在全国范围广泛运用,尤其是在各类新闻栏目中。现阶段各民生新闻栏目都或多或少的将栏目的部分板块采用 SNG 技术进行现场直播。除此之外,记者还可以通过 3G 手机技术,或者网络平台互动的方式第一时间将现场传回电视台。

  2013 年 4 月 20 日 8 时 2 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 7.0 级地震。当天下午,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拉呱》栏目报道了与此地震相关的新闻内容共计 13分 51 秒。其中前 6 分 30 秒的时间先报道了地震发生的情况,并播放了地震发生当天在成都出差的该栏目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灾区途中利用手机拍摄的视频,主持人小么哥随后连线了赶往灾区的栏目制片人,在连线过程中向观众交代了雅安市周边高速公路的通车情况以及附近灾民的情况。随后的 7 分 21 秒,栏目制作了一段实验短片,为观众展示了地震来时,究竟躲在哪里最安全。地震当天栏目的反应机制体现了《拉呱》栏目对时效性的注重。通过播出 3G 手机拍摄视频、与记者连线等手法让观众直观了解了震区当地情况,赢得了观众的满意和信任。

  二、深度报道,关注“大民生”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受众需要通过新闻来了解信息。但只是铺天盖地的资讯并不能完全消除受众在认知上“不确定性”的心理。对于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历史背景的了解和对于最新的资讯的需求同等重要。要想兼得新闻的深度与时效性需要合理的处理新闻选题。深度报道可以是基于最新事实的延伸性调查报道,也可以是社会长期的难点、焦点、疑点。

  电视民生新闻的深度报道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新闻的横向宽度。一是新闻的纵向深度。

  1、所谓横向宽度,指的是对“民生”概念理解的加宽。从“小民生”跨越到“大民生”.一些民生新闻栏目淡化了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为了追求收视率,过度的呈现快餐式报道,缺乏理性思考和对社会影响的关注。“小民生”仅仅反映的是个别民众的生活情况与状态,而“大民生”是站在广大公众普遍的生活状态的出发点来选题。“‘大民生’的新闻内涵主要体现在将有关政策、措施、办法的平民化解读和以平民的角度报道时政新闻,让时政新闻变‘软',让民生新闻反映普通百姓的心声。”

  普通老百姓对政治关注不足,然而许多时事政策和百姓的民生息息相关。电视民生栏目应该以小见大,将较为枯燥的国家方针政策用体现民生视角的新办法解读给受众,并有见地的作出公平、公正的报道,使受众从与生活相关的事件中感悟国家政策。不仅能为百姓和政府搭建起一个公平对话的平台,还能提升栏目的公信力,对树立品牌起到有效的作用。

  湖北广播电视总台电视经济频道《经视直播》栏目在 2010 年提出了“大民生”定位战略,并在此后 2011 年的两会期间推出了《经视直播》特别板块“两会涛声”,对政策广泛关注并做出权威解读,将党的主张与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密切关注与民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和焦点,最终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两会期间的民生新闻报道是将“大民生”问题与受众关注点结合的重要时期。特殊时期重点关注和日常时期的随时关注,都是栏目发展“大民生”理念要做到的。

  “大民生”是众多民生新闻栏目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然而有时候通过栏目组的一己之力很难做到完满,因为大量的政府国家政策,一一解读并公正分析需要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同时会损耗政策的时效性。面对这种情况,民生新闻栏目组可以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获得他们的帮助与支持,通过与多个职能部门的合作,不仅第一时间获得新政策的一手资料,市民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与相关负责部门连线解答。这样可以既具有时效性,又具有权威性,将“大民生”问题真正落实到实处。

  2、除了“大民生”关注视点的横向宽度的拓展,纵向的报道深度也是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深度报道的另一个方面。“大民生”是选题的理念,而纵向深度是报道的方式问题,是一条新闻内容挖掘深度的问题。

  图 2-1 中所展示的是对于一个新闻事件,如何形成纵向的深度报道。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个事件都存在多元化的前因后果,只停留在表面的播报而不透过现象看本质会让观众有一种“不肯定”的心理感受,不能从新闻中得到想要的东西。

  例如在山东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帮》栏目在 2013 年 4 月的一期节目中报道了一则“新房莫名被水泡,墙皮脱落长蘑菇”的新闻,记者在受损新房中采访了当事人有关情况,并拍摄了被泡房屋墙面、地板的画面,直观的将新闻事件展示在观众眼前,可是随后的报道中只是通过房主电话连线了开发商工程部工作人员,缺乏对造成该事件原因的调查以及对多方当事人的采访与咨询,也没有跟进此事件后期的发展,自然也没有对该事件处理结果的报道。

  这里需要指出一点的是,并不是要求所有的事件都要在新闻中调查出来龙去脉,毕竟对于日播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而言,没有足够的时间允许这样做。但是对于这种特殊事件--能够给其他虽未遭遇此情况的市民起到提醒作用的事件而言,有必要下功夫调查,调查的目的不是为了猎奇和吸引观众眼球,而是通过调查找到问题和漏洞的原因,发出预警,促进社会改良,避免相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若能达到这种效果,受众自然会长期关注该栏目,在观看新闻的同时,收获了预警知识。

  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的《新闻 007》栏目已经形成了以深度报道为宗旨的方针,以“调查、提问、追踪”为定位,在做到“实事”的客观报道基础上,还要挖掘事件背后的本质,并分析事件形成的原因、发展情况及造成的影响。《新闻 007》栏目从 2006 年创办以来一直秉承正义、善良、勇敢、智慧的四大特征,以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的方针,把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深入调查研究,揭露事件不为常人所知的真相,剖析热点事件的成因和背景,作出媒体独立的判断,向公众解读信息、发出预警。不仅多条报道获得好评还赢得了高收视率,创下 2009 年的电视新闻专题栏目的最高纪录。

  三、代表“民声”,为民服务

  从整个社会的层面上,相对于政治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等自上而下的硬新闻而言,民生新闻更像是它们的反馈,反应了底层人民对国家方针政策的意见和态度。所以,表达底层人民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意见和态度应成为电视民生新闻的重心和主体。这也是百姓信任民生新闻、依赖民生新闻的关键所在,前文中的时效性和深度性的“大民生”都必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换言之,倘若民生新闻的内容不能代表、反映“民声”,其余一切本体的构建都是缺乏灵魂的。

  民声充当了基层向高层的交流渠道,是社会的通气管和减压阀,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构建起了传递话语的桥梁,不仅有利于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还可以实现新闻媒体的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和报道新闻时,要有低姿态和基层观念,这是整个传播过程的视角和价值观的问题,它决定了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走向和气质。总之,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应该关注民声,聆听民声,报道民声,反馈民声,用民声构建起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最坚实最稳定的品牌内核。

  以铁岭广播电视台《民声 110》栏目为例,从栏目名称就可以看出,它是以反映民情民意民生为宗旨的一档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栏目坚持从客观公正的视角出发,报道与民相关的问题,并且敢于与邪恶势力对抗,不畏险阻。曾有一期栏目,为了调查与当地村民相关的无良商家的假冒除草剂,记者们深入厂家、供销地点采访调查实情,却遭到商家暴力阻挠。面对抢机器、人身攻击,记者们没有退缩,借助公安民警的力量把真实的情况调查清楚。最终商家对于不法行为向该市受灾农户给予了赔偿。农民的心声得到解决,合法权利受到了保护,这使得百姓更加信任栏目,更加愿意借栏目表达意见。

  但值得注意的是,代表“民声”不等于有意倾斜,客观真实是前提,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拍摄民声、代表民声所不能及才是真正的不偏颇的为民服务。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艺术硕士论文